50個關於痛苦的真相

作者 | 周小寬

向日葵簽約諮詢師

胡慎之工作室簽約諮詢師


1

當你被命運扼住咽喉的時候,要擁有自救的能力。

2

面對悲劇,最需要做的是深刻的思考。

3

永遠不要心存僥倖。永遠不要試圖粉飾。

4

我們更應該清醒地意識到,不是不能去保持對親密關係的期待和嚮往,但是我們不能把親密關係當做全部。

5

寧願早點醒來,咬牙成長,在我和他人的真相里,有選擇地平靜地過完人生。

6

只有看到了真相,你才能基於真相做出你的選擇。

7

我們害怕被別人欺騙,可有時我們也會被自己欺騙。

8

你要生出力量,承擔自己。

9

你能否有力量走出那個原生家庭給你限定的世界,決定了你的故事的結局。

10

沒有人應該規定孩子必須要做怎樣的孩子。但父母應該做怎樣的父母,卻是可以去探討去學習的。

50個關於痛苦的真相


11

對別人的說法不再照單全收,學會覺察和思辨,而不是沉浸在我很自卑、我什麼都做不好的情緒裡,就能慢慢成長,增強人格的力量。

12

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你是選擇活在他人的控制裡,還是要為自己的人生而戰呢?

13

所有的“想要”,和絕對“不想要”都是慾望,一旦有這種慾望,就會引發我們的焦慮。

14

脆弱,就是無法接受我們會對一些事情控制不了;無法承受不好的事情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15

“我就是無法承受糟糕的結果”其實是在說——我絕對不要再去體驗那種嬰兒時期的未被接納的強烈恐慌。

16

我們總是做很多努力去擋在我們“最大的害怕”前面,焦慮也是其中一種努力,是一種本能的阻止“壞的後果”發生的心理機制。

17

要正視的一件事情是:你永遠無法消除你潛意識的真實感受和情緒,即便它已經非常久遠。你能做的只是看到它、分析它、釋放它、轉化它。

18

其實你“感覺”特別讓你恐懼的事情,並不是真的那麼可怕,你的大腦有可能讓你產生錯覺。

19

改換視角和認知,也會帶來不同的內心感受。

20

你對於焦慮的抵抗,對於這個“焦慮自我”的不接納,才是加重你焦慮的根源。

50個關於痛苦的真相


21

焦慮,或者所有讓我們不安的情緒、痛苦,都不是壞事。它提示我們:從現在開始,不要再回避內心的陰影,問題就是契機。

22

我們做出一個決定、訂立一個目標,然後將它付諸行動的能力,叫做執行力。

23

做不到,不是因為沒有執行力,而是因為你沒那麼想做

24

不執行,就是一種潛意識堅持自我的表現。

25

關於執行力的兩個要點:一、 我的目標單一,不是什麼都想要二、 我沒有畏懼,可以承受代價

26

弄清自己的真相,便是一切的答案。

27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世界,即使兩個人關係多麼親密,也不代表兩個人擁有一樣的世界。

28

大多數人的痛苦,都是因為對他人的執念。想控制改變他人而不能,於是就會很痛苦。

29

去理解他所處的現實,接納他內心的感受,我想這才是愛吧。

30

想控制結果和關係的人,當然會累。

50個關於痛苦的真相


31

讓他活在自己的價值觀裡,是對他人的尊重。

32

如果一定要達到自己的目的,讓對方認同並執行“你的正確”,那就和愛無關。僅僅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界限的擠壓而已。

33

我們還往往慣性地把親密關係損壞的罪過,全部丟給當時沒有聽自己的做出妥協和改變的對方。

34

共情是走進他的內心,去接納和體驗他的感受。

35

共情是站在他的位置,用他的心和他的眼來看這個世界,而不是站在他的位置上,但仍然用你的喜好去思考。

36

你對他人的不同的接納,就是對自己的放過。

37

你的故事也永遠無法在別人身上覆制,讓他人活在他人的價值觀裡,正是你的強大。

38

一個人不懂得攻擊別人,沒有發洩負面情緒的渠道,因而“好人”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將攻擊轉向自己。

39

人的本能裡就有攻擊性。

40

一個人的本能裡有和愛一樣多的恨。

50個關於痛苦的真相


41

那些一貫的“好人”,要學會去合理表達不滿、拒絕、不認同、憤怒、攻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2

因為內心深處畏懼關係的破碎,害怕別人覺得自己不好,所以必須壓抑自己去維持關係。

43

一個孩子通過和媽媽的這種愛和回應愛的鏈接,建立孩子和世界的關係,這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有著意義。

44

如果,我被媽媽看見和愛的前提是,我要放下我自己,放下我自己的想法,忽視它,壓抑它,那麼漸漸為了追逐這種愛,我就會喪失我自己。

45

“成為更好的自己,就能被愛了嗎?”在那一刻,當你看到你在為誰而活,為什麼去努力,你一定會有所不同。

46

因為我們必須和我們自己作戰,讓慣性的阻擋的力量撤退,讓那個原來不被待見的自我,出來。

47

我們必須打破舊的模式,建立新的體系。這個過程往往是痛苦和不適的。

48

生命是我們自己的,我們都有責任去找回那部分沒有被接納的自己。

49

在抑鬱面前,我們看到自己的感受是如此重要,甚至重要到了生死攸關的程度。

50

自我實現的本能深處,就是每個人對自己的愛。

——the end——

50個關於痛苦的真相

作者 | 周小寬,心理諮詢師、寫作者。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點特別,一個溫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