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化療的副作用越大效果越好,這是真的嗎?

yangbaiqiang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化療藥物確實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同一病人同一化療方案由於身體狀況,體重,個人藥物代謝能力,綜合病情等不同,採用的劑量也不一樣,產生的副作用也不一樣。

對於有些化療藥物例如甲氨蝶呤等,副作用比較大,主要是劑量引起的,並且和療效並無太大關係。這種藥物需要監測服藥後的血藥濃度,及時調整劑量,達到最合適的劑量以及最小的副作用。

對於伊立替康等藥物是要監測副作用的,需要監提前檢測下UGT1A1,如果出現*28等突變需要調整劑量或更換方案,否則同樣劑量,突變者會導致嚴重副作用,嚴重者會引起死亡。

化療藥物的使用,一方面建立在標準方案基礎上,另一方面醫生會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給出綜合治療方案。而評估是否有效,醫生會根據影像學,生理生化指標,副作用等綜合指標來評估。


醫問毅答


當初化療的時候,我的反應比較小,只是我也倆三天頭暈的樣子,看見旁邊一個連飯也吃不下,我想是不是療效不好?或是用的量小啊?為了這個問題,我還特意問了醫生!醫生笑著說:“副作用小還不好?一定要吐得死去活來嗎?每個人的化療藥💊是不同的,副作用也不同,有的對腸道傷害大,有的會骨髓抑制,每個人的體質也不同,對副作用反應當然不同!還有人化療結束去旅遊的呢!”

後來我問了問病友,確實如此,很多人化療會掉頭髮,有些人就不掉頭髮,有人骨髓抑制很嚴重,白細胞掉到零點幾,可有人強大總在六點以上,所以不要想太多!如果副反應不大,那應該慶幸,現在醫學也發達了;如果副反應大,那一定要堅強,熬過去就是藍天!加油😊


kitty1380


化療反應越大,化療效果就越好嗎?

這也是臨床上常見的問題,同樣乳腺癌的化療方案,EC方案(表柔比星+環磷酰胺),有些患者吐的起不來床,有些患者沒有任何反應。

所以有患者問:楊醫生,我打這個“紅藥水”沒有反應,是不是沒有用啊?

那麼,化療副作用與療效成正比嗎?

這是一個誤區:化療的噁心、嘔吐、脫髮、骨髓抑制等反應與化療的效果沒有直接的關係,並不是說反應越大化療效果就越好。


什麼是化療?

所謂的化療,就是指通過應用化學藥物,殺滅腫瘤細胞,預防復發,延長患者的生存,達到治癒的目的。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由於腫瘤細胞連接比較鬆散,可能會隨著血液、淋巴結至身體其他部位,化療就是要殺滅這些處於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細胞。

化療為什麼有副作用?

這與其機制相關,腫瘤細胞的特點就是增殖快,不收機體的程序性凋亡控制,從而形成腫瘤。化療藥物的機制是殺滅處於增殖期,尤其增值快的細胞。往往是不分敵我,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正常的增殖比較旺盛的組織細胞,如:白細胞,毛囊細胞,胃腸道黏膜細胞等,這些組織細胞的損傷就造成了化療過程中最常見到的副作用:白細胞下降、脫髮、噁心嘔吐等等。

切實低化療副作用的措施:

1.首先是正確面對化療的副作用。在工作中,有很多患者說:楊醫生,我一進醫院就腿軟,開始噁心。這說明心理的重要性,不要給自己暗示,要堅定可以完成化療療程的信心。更要明白,化療的目的,是為了殺滅可能殘存的癌細胞,現在受的痛苦,都是以後健康生活的勳章!

2.用科學的方法減輕化療反應。

噁心嘔吐是最常見最難忍受的副作用,目前,越來越多的方法可以無吐化療,化療期間合理飲食和止吐藥物5HT3等的使用,能明顯減輕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脫髮:對於女性朋友來說,一頭秀髮逐漸脫落,確實令人難以接受。其實化療結束以後,頭髮很快會重新生長,髮質、髮色更好。化療藥物輸注期間使用冰帽、止血帶髮箍、溫和洗髮液等等方法,也可以減緩脫髮的發生。

口腔潰瘍:這個發生率也不低。化療期間本來就要加強營養,口腔潰瘍讓進食很痛苦,推薦一個短平快的方法:生理鹽水250ml+慶大黴素注射液1支+地塞米松注射液1支+利多卡因注射液1支,配成溶液漱口,一天兩次,效果很好。



正確的面對化療,科學合理的減輕化療反應措施,能夠幫助患者更好的完成化療,邁向新生。


乳腺科楊醫生


你好,作為一名醫生,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化療是指利用口服或者靜脈注射的藥物來殺滅腫瘤細胞。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都會有毒副作用的,只不過有輕有重。化療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或多或少的會對正常的組織和細胞產生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化療是一定有副反應的。根據不良反應的程度,可以分為一二三四級,越往後不良反應越嚴重。

化療的副作用越大,治療效果越好,這是真的嗎?

這不是真的,化療藥的副作用與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劑型,給藥方式,給藥劑量都有關係,也與患者的個人體質有關係。目前的醫學研究,並沒有發現,化療副作用越大,效果越好,化療副作用與療效不能劃等號。

相反的,臨床醫生在想盡各種辦法,來降低化療藥物的副作用。包括改變藥物劑型和劑量,優化藥物給藥方式等等。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現在化療藥的毒副作用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家不要談癌色變,也不要妖魔化化療,很多化療都可以在門診輸液,不需要住院,因為毒副作用並不大,輸完液就可以回家啦。


普外科曾醫生


我們知道,化療藥物一般都是毒性比較大的一類藥物。化療是指化療藥物殺死或殺傷增長較快的惡性細胞。但化療藥物區分別正常細胞與惡性細胞的能力不強,對正常細胞也有毒害,會引起明顯不良反應。



化療藥物中,有些藥物如氮芥,環磷酰胺,阿黴素(多柔比星)等隨著藥物劑量的增加,療效也會提高,而且還有可能再一定程度上克服惡性細胞的耐藥性。當然,化療藥物的劑量加大,不良反應也就增加,從這個觀點看,似乎不良反應越大,化療效果越好有一定道理。這主要與化療藥物產生療效的機制與引起不良反應的機制基本相同有關。但是,很多藥物的不良反應與療效並不完全相關,因此,這些藥物的不良反應的大小與療效無相關性。如博來黴素,長春新鹼,平陽黴素,優福啶(尿嘧啶),喃氟啶(替加氟)等藥物,當超出一定劑量範圍後,療效並不增加。毒性反應則明顯增加。



此外,隨著化療的輔助用藥的進步,藥物副作用所帶來的問題得以儘可能地解決。例如,在化療期間介入中醫藥的輔助,可以幫助病人順利的把化療療程進行下去,此外還可減輕化療帶來的副作用。


化療藥物引起的外周血白細胞減少,也可通過在應用化療藥物後加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如吉粒芬、惠爾血(非格司亭)等,白細胞降低並不明顯,而且還能允許化療藥物的劑量增加,使療效提高,又如大劑量順鉑化療由於使用了樞復寧(昂丹司瓊)這一類止吐藥物,嘔吐的副作用並不強烈,而療效得到了提高,因此化療的不良反應越大療效越好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這應根據具體藥物、具體化療方法、是否合併應用輔助用藥等而定。



原則上應該是通過化療過得最大療效,儘可能把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降至最低點。對具體應用的化療藥物,病人可以與有經驗的主治醫生探討。


化療會對造血細胞、免疫細胞、胃腸道細胞,甚至對肝臟、腎臟產生損傷,由此引起嚴重的毒副作用,所以在化療期間患者的飲食是很關鍵的,化療期間按不同症狀提供飲食,中醫認為,化療作為一種強烈的攻邪手段作用於人體,會造成體內氣血受損臟腑功能失調,出現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要想治療癌症,關鍵問題就在於如何改變“癌狀態”,改變癌細胞賴以生存的內環境。中醫藥對放、化療的增效減毒作用,在控制化療後骨髓抑制、解決消化系統反應、防治周圍神經毒性、減輕放射性炎症等,均取得確切的療效。


針對化療中常見的主要不良反應,要對應採取不同的飲食:


1、如果有消化反應



病人常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等脾胃症狀。宜:易消化食物。主食以流汁或半流汁為主,比如,五穀粥、麵條等。同時,可增加健脾開胃的食品,如:山楂、白扁豆、蘿蔔、香菇、陳皮等。忌:生冷油膩。別給病人吃生冷瓜果,像西瓜、香蕉、梨、黃瓜、茄子、芹菜等,會加重腹瀉症狀。另外肥膩的食物不易消化,也不適合吃。


2、如果頭暈乏力等症狀



化療的過程中,病人的白細胞和血小板會下降,出現頭昏,倦怠乏力,心慌氣短,脫髮等全身衰弱、氣血不足表現。宜:富含鐵質食物。富含鐵質的食物可以供給身體足夠造血原料。選擇如豬肝、瘦肉、魚、菠菜、金針菜、桂圓等。


3、如果有“燥”反應:



化療中出現發熱,口渴多飲、口腔炎、口腔潰瘍、大便乾結、尿黃、舌紅、無苔等熱毒傷陰,津液耗損表現。忌:辛辣及煎、炒,炸類食品,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高維生素食品。


溫馨提示:化療期間,病人出現口乾、咽痛、吞嚥困難等,可用半流質飲食,如稀飯、紅棗粥、麵包、麵條等,配以營養豐富的肉、魚、蛋、豆類、蔬菜,一天可用1~2次點心,如牛奶衝雞蛋、菠菜肉末面片、藕粉、白木耳湯、麵條、蔬菜等。


青島棘海生物科技


不是真的。這其實是一個誤區,以為副反應越多,效果越好。(0702)

實際上化療副反應的大小與化療效果沒有直接關係。這可以通過臨床實際的例子來證實。很多患者化療沒有明顯的不適,只是稍有噁心,化療後腫瘤縮小很明顯,效果很好。但是也有的患者副反應嚴重,嘔吐、腹瀉,2-3度的骨髓抑制,但是化療效果並不明顯。


化療效果主要是看腫瘤縮小的情況。主要是術前的化療是檢測化療效果最好的時候,就是腫瘤還在,通過化療前後腫瘤大小的變化、影像學檢查強化的表現或者PET/CT值的變化可以反映出化療的效果如何。但是,根治術後的化療效果就很難評價,只能通過化療過程或者化療後患者是否有復發或轉移的現象,或者復發的時間長短來簡接評價化療的效果。

化療的副反應主要是各類化學藥物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對人體正常細胞的損傷。損傷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化療的副反應類型和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化療藥物對骨髓造血細胞的損傷,會導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貧血的發生;對消化道黏膜細胞的損傷,會導致消化道反應,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等;對生髮細胞的損傷,導致脫髮;某些化療藥甚至直接作用大腦的催吐中樞,產生比較強烈的致吐作用。


化療效果主要看癌細胞是否對化療藥物敏感、是否有耐藥性;而化療副反應主要看化療藥物對各敏感器官的損傷大小,這與每個人的體質有直接的關係。


同樣的部位癌症,同樣的疾病分期和年齡性別,應用同樣的化療方案和藥物劑量,但是每個人的化療效果和化療反應都不一樣。這就是腫瘤治療目前推薦個體化、精準化治療的原因,但是真正實現治療的個體化、和精準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張成海醫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追求真實、客觀,普及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和轉發,持續提供有用的醫療健康(腫瘤防治)科普。

本頭條僅做科普。門診就診(出診時間:週二上午、週三下午,出診地點: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門診)。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答案是否定的,化療效果和副反應沒有直接的關係。不是化療副反應越大,治療效果就越好,也不是化療沒有副作用,治療效果就不好,化療的副反應與藥物以及患者自身有關。

有的化療藥物本身副作用就大,而且,也不是每個患者化療期間都會有副作用,也不是每個患者產生的副作用都一樣。化療常見的副作用有噁心、嘔吐、骨髓抑制、口腔潰瘍等。有患者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有的患者會出現脫髮等,但也有患者沒有任何反應,這和患者自身的身體素質有關。

如何緩解化療副作用?

1、正確面對:臨床上,很多患者,沒有化療,就開始噁心,這其實是種很不好地心理暗示,需要知道,化療是救命的,是治病的,要積極勇敢面對化療,不要過度恐懼,也不要給予過多不好的心理暗示。

癌症患者可以補充禾存有機硒。硒能減輕化療藥物的副反應,增加藥物耐受性。硒作為治療癌症的佐劑,可減輕順鉑(DDP)對腎的毒性,而不影響其抗癌活性。臨床研究也表明,硒製劑可預防和減輕順鉑的腎毒性,可使血尿:一微球蛋白下降50%以上,並可減輕化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程度及由此引起的需輸血量及GM -CSF量。

2、合理使用藥物緩解:現代技術的發展,已經有了藥物緩解。化療期間合理飲食和合理使用止吐藥物,可明顯減輕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3、口腔潰瘍:口腔潰瘍是化療常見症狀,每天使用生理鹽水漱口,可以減輕疼痛。

其他化療副反應如白細胞下降可通過升白藥、升白針或者飲食等提升,面對化療,理性對待,不要過度恐懼。化療雖然是雙刃劍,但它治療癌症的作用到目前為止也是無可取代的。


腫瘤科李主任


化療指的是用化學藥物進行治療,癌症患者在確診之後,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治療來達到康復,比如放療、化療、以及手術。 很多人認為癌症患者在化療的治療過程,如果出現的副作用越大,說明癌細胞被殺死的越多。又因為化療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過程當中也有可能會殺死正常細胞,所以出現一些副作用是正常的現象。

那麼到底是不是癌症患者在做化療之後出現副作用越大效果越好呢?

不敢苟同,因為人在不管吃什麼藥的時候,長期的服用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這些副作用是由藥物引起的,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而就算化療的藥物對癌細胞以及正常細胞沒有殺傷力,但是人在長期吃這麼一種藥物的時候對身體也會有一定的損傷。

同時化療藥物對人體產生副作用的程度也跟患者的個人體質有關,有些人出現的副作用比較強而有些人卻很輕,這並不能說明副作用輕的會比副作用中的療效更差。

當然,醫療水平在不斷的發展,臨床上出現的這些副作用正在一步一步的努力克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使人引起恐慌的癌症也會變得並不可怕。


KK健康


並非如此。

化療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通過使用化學治療藥物殺滅癌細胞達到治療目的。化療是目前治療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和手術、放療一起並稱癌症的三大治療手段。手術和放療屬於局部治療,而化療是一種全身治療的手段。

化療通常在多數腫瘤的治療方面一定的療效,但效果有限。

說起化療,很多人馬上就想到脫髮、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化療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以上說了,化療是一種全身治療的手段,無論採用什麼途徑給藥(口服、靜脈和體腔給藥等),化療藥物都會隨著血液循環遍佈全身的絕大部分器官和組織。正因為如此,對一些有全身播撒傾向的腫瘤及已經轉移的中晚期腫瘤,化療才成為主要治療手段。

換句話說,化療造成的不良反應,也很有可能是健康的機體組織所產生的,癌變組織卻沒產生反應,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所以,不良反應不能映射療效。

再者,早期化療藥物的確是毒性很大,但是近些年新的化療藥物的研發以及預防治療化療相關副反應藥物包括控制噁心嘔吐、白細胞下降等藥物的廣泛使用,化療引起的副反應絕大多數可預測以及控制。既然不良反應是可以控制甚至說某些反應已可消除,那就更談不到不良反應對化療效果的映射。

綜上,化療的不良反應,不論其程度如何,與化療效果都無直接關係。


純鈞LHGR


癌症的治療依靠的是人體的免疫功能(肖伯謙整體養生實踐理論2012),脈絡品質決定康復的速率和效果,外界一切的技術和方法都是輔助人體自主機能的發揮,達到治病和康復的作用。

化療具有“毒副“作用及治療效果的不確定性,或有共識。化療反應越大,說明免疫系統反應越強烈,可能出現正反兩方面的結果:

一,由於強大的毒副作用,免疫系統奮起反擊,脈絡品質好,免疫系統功能倍增激發,超強調整,生死兌變,取得最後勝利,疾病發生逆轉或暫時緩解。

二,與第一條相反,脈絡品質較差的人體,經過體內不分你我的免疫奮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能出現更壞的結果。

所以,毒副作用反應大小,說明及衡量藥物對人體損害引起的應激反應強度及個體的免疫力水平,不能作為衡量治療效果的尺度,

參見:《癌腫心腦血管病的警示性體徵及血管修復技術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