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九變篇》:說說那些“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厲害。”的事


《孫子兵法·九變篇》:說說那些“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厲害。”的事


一部《孫子兵法》雖然歷經千百年,但是每每讀起來仍不覺過時的書,一部讓人讚歎古人智慧之精妙的精彩絕倫的著作。《孫子兵法》一共十三篇,是戰爭藝術的精華。它的戰爭藝術性體現在每當看到《孫子兵法》在實際戰爭中的應用,他就像一場既驚奇又賞心悅目的表演。讓人不由得讚歎道,“原來還可以這麼的玩弄敵人於股掌間。”《孫子兵法》雖然表面是研究行軍作戰的著作,但是卻可以擴展到任何領域。商人學習《孫子兵法》可以用它更好的領悟經營之道,職場人士學習《孫子兵法》可以讓他在複雜的職場環境裡應付自如,如魚得水。

《孫子兵法·九變篇》:說說那些“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厲害。”的事


孫子曰: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厲害。 這是《孫子兵法·九變篇》裡的一句話。為什麼說從利害兩方面出發考慮事情?因為世界是辯證的統一。就像《道德經》裡提到的美醜和善惡,難與易,曲和直,得與失以及柔弱和剛強等等。智者之慮雜於厲害的主要思想是辯證的思想方法,即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

孫子曰:故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木,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孫子特別強調要把握住規律的變化,這樣才能取得在人、事、物三個方面的有利地位。

《孫子兵法·九變篇》:說說那些“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厲害。”的事


《孫子兵法》裡講的用兵取勝的變化,幾乎到了讓人忍俊不禁地頂禮膜拜的地步。《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在孫悟空大戰二郎神一集中,他們兩個人互相變化。就看他們兩個一會把身軀變得高大無比,一會兒孫悟空變麻雀,二郎神變餓鷹,孫悟空又變大鷀老,二郎神變成大海鶴;孫悟空再變魚兒水中游,二郎神變化作魚鷹掇上一口;孫悟空又變水蛇,二郎神馬上變灰鶴等等。這些變化體現了《孫子兵法·九變篇》裡謀變化是克敵制勝的法寶的主要思想。

《孫子兵法·九變篇》:說說那些“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厲害。”的事


“ 大人虎變,小人革面,君子豹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化就是立於不敗之地的神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