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清朝时期,统治者因为深刻认识到内阁与皇权的对立,便逐渐让军机处取代了内阁的效能,所以军机处便成了帝国的最高决策中心。由于清廷早期的帝王登基较早,所以军机处中,往往以摄政王独揽大权,多尔衮便是其中一个代表。·

可是在清朝,却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纵然是一人之下的摄政王,碰到这个世袭爵位都要礼让三分,这一爵位便是礼亲王。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清朝一共有十二个铁帽子王,但是却以礼亲王地位最为尊崇,从清初至清末,礼亲王在上朝时,都站在百官之首。甚至承袭礼亲王爵位的贵族都可不受辈分排序的限制,哪怕辈分较小的礼亲王,在其他亲王面前,仍是地位崇高。

那为何礼亲王这个爵位为何如此特殊呢?这需要从清朝初年两次波谲云诡、凶险异常的皇位争夺之战的提及,而其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人物便是代善。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代善何许人也?他原是努尔哈赤同其大福晋所生的次子,所以在讲究嫡长继承的封建社会来说,他的出生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在代善的大哥被罢免太子之位并处死以后,努尔哈赤册封了包括代善在内的四个儿子为"和硕贝勒",共同管理军国大事。可以说,此时的代善俨然成了下一任帝国继承人。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代善

出生地位极高也就罢了,代善自年少时便内佐国政,外统重兵,出将入相,战功累累。他曾因为作战勇猛被努尔哈赤封为"古英巴图鲁",随后他又灭了乌拉部,还参与了抚顺之战和萨尔浒之战等经典战役,可谓是战功累累。

他的努力和卓越才干自然被努尔哈赤看在眼里,所以他也曾被立为太子,主管后方军国大政。但是当时他的几个弟弟也十分优秀,并不安分。特别是皇太极,看见自己的兄长很有可能是下一任大汗,所以他便设计陷害,使得努尔哈赤革除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可纵然如此,代善却心胸宽广,并未因此消极应对,仍旧在战场上勇敢作战。而就算是他战功卓著也还罢了,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能战善战,十分骁勇。所以虽然他被削太子之位,但当时的金国中,他和他的后代在朝中仍是承袭大部分的要职,如果他想要登帝,也无人敢与之争锋。

但令世人都错愕的是,代善竟然在王位面前能够抵住诱惑,反而力排众议支持他的弟弟皇太极登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其实后金时期,特别是努尔哈赤死后,内忧外患极其严重。一方面,当时努尔哈赤各个儿子都是人中豪杰,所向披靡,彼此之间相互不服,纵然代善能够登上帝位,但是却不一定能彻底摆平他们;另一方面,努尔哈赤常年征战,东北民生凋敝,民变是个难以忽视的话题;再者,当时的蒙古、大明和朝鲜都在一旁虎视眈眈。代善对自己有自知之明,他的才干征战一方或许尚可,但扛下整个江山却有相当难度。

所以代善从自己的皇弟中甄选以后,选择了皇太极,并和自己的儿子们对其全力支持。所以皇太极登基后,封代善为礼亲王,对其恩隆甚重,礼遇倍加。而自皇太极登基之后,国号才真正改名为“清”。

可是自古以来,最是无情帝王家,后来皇太极却因为其威望太高,便开始打压代善,使得其在年老后远离朝政,颐养天年。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顺治帝福临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皇太极死后,代善出于国家大局考虑,顶住了皇弟多尔衮的压力,全力支持福临上位。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儿孙中却有人不支持顺治帝福临,于是他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毅然处决了自己的一个儿子和孙子。

由于代善所处年代特殊,他两次全力辅佐皇太极一脉,保证了皇权的平稳过渡,这才彻底奠定了礼亲王之爵位在后来的满清贵族中,除了皇帝外至高无上的地位。即便是后来到了雍正一朝才设立了军机处,成为帝国的权力中枢,礼亲王的在位人选依旧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而在我们中国古代,还有着许许多多有趣或传奇的故事,比如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一直靠着一支名为“神策军”的军队捍卫,延续了自己在安史之乱后长达百年的政权稳定。巧合的是,这支护佑大唐延续百年辉煌的大军,刚好是在安史之乱的前一年在边境成立的。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又比如,凭借精悍的蒙古铁骑暴力统治中国数十年的元朝,最后不是败在自己军队的无能,而是败在了一个名为“朴不花”的朝鲜太监身上。当时,朴不花和同样来自朝鲜的奇皇后联手撺掇权力,造成元朝内乱,地方出现真空。于是元朝在内耗的同时,元末义军乘势崛起,直至最终把元朝统治者打回了大漠。

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涨了见识,还在津津乐道时让我们记住了历史中的一个个典故。特别是当我们将这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时,孩子很容易就记住了一些比较大的内容点,比如在本文中,孩子很快就能记住军机处是清朝的权力核心,以及努尔哈赤创立的是后金,之后皇太极才改名为清朝,这些都是孩子未来在中学的知识点。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不过,一个故事容易讲,但如果孩子的好奇心被发掘了出来,想要了解祖国这数千年来的纷呈精彩时,作为家长的我们有时会发现事件繁多,脉络复杂,难免讲起来有些力不从心。而当我们找到能给孩子启迪的历史故事时,有时却会因为道理较为深奥,孩子们难免有些不容易理解;亦或是一时超纲,影响了孩子在课堂上真正的吸收。

对此,小编向大家推荐一套十分出彩的漫画历史丛书——《History of china,我们的历史》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这套书共11册,是由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女士主编的,用1600张彩绘图片、2000多个趣味知识点,串联起我们国家从上古到近代的历史脉络,内容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以及一本精装本的《100历史大人物》,是专门介绍对历史进程有重大贡献或影响的100位人物。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这套书在创作时,是参考了人教版的历史教材,意味着知识点紧随着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规划进行铺开和延伸,还有北师大历史学院名师进行了图文审定,确保知识内容准确、系统、权威、严谨。并采用“故事+音频”的形式,全方位地把五千年写成故事讲给孩子听!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例如,自小熟悉《三国演义》的孩子们可能却不知道真正的正史《三国志》,因为《三国志》一般要到初中孩子才会有水平去接触,但这本书在细讲三国这一阶段时,便已经能生动地告诉了孩子演义与正史的区别: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又比如,教科书告诉孩子秦朝的强大,但却因篇幅不能详细地解释为什么秦国会比六国强大?以及当时的秦国人民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有了这些生动的比较,也许对于同样生活在强大时代的现在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多少能有些更加幸福的感触。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以及在近代,我们国家遭受过哪些耻辱,例如火烧圆明园。这些生动的表达方式也能在快乐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告诉着孩子们:什么叫做国家贫弱的代价。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能在一旁借机开导,启发孩子要奋发图强,为国争光。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当然,对于一些历史上比较概念性的名词,比如诸侯,比如清朝皇帝的女儿该怎么称呼,连续剧中的“还珠格格”到底叫法对不对,都会在这套书中让孩子生动地理解: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更具性价比的是,除了纸质书可阅读之外,该丛书还附赠一套故事音频。音频的内容也不是简单通篇全读一遍书中内容,而是精选了每个朝代最著名的事件,重新撰写成故事,再进行录制的。每本书6个故事,每个故事约100秒,10本约100分钟。这是部分音频列表: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套书也不贵,原价336元,现在只需要99元就能买到,相当于每本书9块钱,比买一套玩具有时还来得便宜,性价比十分高。更关键的是,买下它,有如买下一套知识类玩物,比买玩具、买游戏机对孩子更有意义,甚至还能帮助孩子增长见识,增加课堂学分。

清朝皇亲国戚谁最有面子?碰见这位亲王,皇帝和摄政王都礼让三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