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连亏十年终盈利,唯品会转身重回百亿规模

京东物流连亏十年终盈利,唯品会转身重回百亿规模 | 一周锐评


“一周锐评”,是老虎证券投研团队与《锐问》联合出品的一档商业评论栏目。

每周,我们会就当下商业热点,给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本周锐评重点对象:#京东、#唯品会、#苹果、#美联储。


1、#京东


京东物流连亏十年终盈利,唯品会转身重回百亿规模 | 一周锐评

背景:

3月2日,京东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度财报,称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将较2019年上涨10%,亏损了10年的京东物流首季度盈利。

问题:

疫情结束之后,京东物流的盈利能够持续吗?这次京东物流实现盈利,能否证明自建物流体系的优越性?

锐评:

本季度京东实现盈利与疫情关系不大,主要是京东零售业务规模效应释放以及在下沉市场的成功所共同驱动,收入增长和利润率提高才是实现盈利的关键,所以我们认为京东年度GAAP净利润首次扭亏为盈标志着京东正迈入新的盈利期。

本次财报有两大亮点,一是下沉市场大获成功,主要体现在年活跃买家季度新增2760万,是前三季度增量之和,更是首次超过阿里的1800万新增活跃买家数,这其中有70%来自三至六线城市;

第二大亮点是疫情期间京东自营业务促进用户加速回流,社交电商“惊喜”持续贡献增量,我们看到京东全年GMV达到2.085万亿,同比增长24%,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近1/4。

不能否认,疫情对电商的冲击具有普遍性的。从供给端看,线下消费全部转移到线上后,货物储备成了各大平台面临的问题;严重依赖的物流行业因员工无法到岗导致配送困难;从需求端看,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需求大大降低,显然对以3C为主的京东影响较大。

但京东依托自建物流配送体系,已很好的对冲了自身风险,并成为新冠疫情下少数能保证用户正常下单配送的平台,物流体系的优越性在系统性风险爆发时愈加明显。公司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至少10%,这个预期比阿里、微博、百度等都更加自信。

2、#唯品会


京东物流连亏十年终盈利,唯品会转身重回百亿规模 | 一周锐评

背景:

3月5日,唯品会发布财报,2019年Q4财报大超预期,第四季度总营收为293亿元,同比上涨12.4%,净利润上涨111.4%。且唯品会在2019年的股价涨幅超150%。

长期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唯品会,终于重回百亿赛道。

问题:

唯品会为何能够华丽转身?这种上扬的态势能够维持多久?此次“强势”回归,对电商格局有何影响?

锐评:

唯品会华丽转身背后是基于基本面,而非炒作,我们认为这种上扬态势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我们认为唯品会销售额提高,主要得益于唯品会所推出的“唯品快抢”和“最后疯抢”两个深度折扣频道,净利提升,主要得益于服装行业去库存和以及唯品会放弃自建快递(品骏快递)。

展开来讲,2018年下半年以来,服装业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生产规模增长过快等因素导致整个行业库存水平不断恶化。这对唯品会而言是有利趋势。唯品会在商品销售方面的实力,以及在低价零售领域的知名度,使其在去库存周期中受益。

此外,唯品会放弃自建快递有利于降低履约成本,促进净利增长。2019年3季度选择顺丰快递后,我们看到唯品会履约成本有了显著改善,京东2019年4季度的履约费用率为6.4%,唯品会改用三方快递后, 2019年4季度的履约费用率更是降为7%。

唯品会此次回归对目前电商格局冲击不大,阿里年活跃用户在上一个季度达到7.11亿,京东为3.62亿,电商新秀拼多多还没公布4季度财报,2019年3季度它的用户就达到了5.6亿。与之相比,年度活跃用户仅有6900万的唯品会,早已被踢出了第一梯队。


3、#苹果


京东物流连亏十年终盈利,唯品会转身重回百亿规模 | 一周锐评

背景:

本周苹果股价大涨,与此相对的是,受到疫情的倾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工厂产能没有恢复,手机供应链受到挑战。斯坦顿称,2月份全球手机仅为正常水平的35%,预计4月底恢复正常。


问题:

苹果股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其上涨趋势会受到产能制约?

锐评:

苹果股价上涨逻辑背后,更多是大盘暴跌后的报复性反弹,而非产能制约下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这种上涨是没有持续性的,我们也看到股价反弹结束后在10日均线处承压。

回顾过去一年,苹果在一片质疑声中实现业绩的稳增长,并逐步向服务型企业转型,股价也由于业绩向好一举突破300美元大关,迈向历史新高。可以说苹果手机销量与股价走势高度相关:最新数据显示,2019Q4苹果手机以18%的市场份额与三星并列第一;而2019Q3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以52%的市场份额稳坐第一,远远甩开三星一个身位。

就在上月,苹果发布业绩预警,称公司将无法实现一季度的业绩目标,主要因为疫情导致的iPhone全球供给不足以及中国需求的降低,尤其是疫情对苹果产业链的冲击很大的限制了Iphone的产能,消息一出,股价应声下跌。

此次疫情对低价苹果手机和新款5G手机的影响最值得关注。首先,苹果即将在低价手机市场推出的iPhone SE2在中国的组装工厂进入最受试产阶段,但由于疫情导致组件延迟等问题,很可能推迟到第二季度量产;其次,苹果也将下一代旗舰机iPhone 12的发布时间往后推迟了一个月,原因是苹果工程师无法亲自到达富士康确定量产事宜。

可以说疫情带来的极大不确定性正冲击着苹果已取得阶段性成功的竞争策略,其股价上涨的脚步必然放缓。


4、#美联储


京东物流连亏十年终盈利,唯品会转身重回百亿规模 | 一周锐评

背景:

上周疫情蔓延引发全球资本市场下行,在巨大压力下,美联储 “救火式”降息。

问题:

美国突发非常规降息,为何美股市场不买账,全线暴跌?美股暴跌的背后,还有哪些不可抗力?

锐评:

时隔12年,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美联储再度采取非常规降息的方式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缓解疫情冲击。然而从市场冷淡的反应来看,美联储降息效果还需时间印证。

在美联储降息0.5个百分点后,目前的联邦基金利率为1%-1.25%,与08年金融危机的情形不同,目前利率水平已经不允许美联储通过持续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的空间有限。——虽然全球经济不会陷入仅在极限情况下才会出现的“流动性陷阱”(即当名义利率降低到很低,甚至接近于零时,人们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仍然不愿意去投资或消费),但事实是,货币政策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正在失效。

并且,降息通常发生在经济下行、通胀下行的紧缩周期,目前美国经济逐步复苏,通胀率接近2.5%,虽然仍未达到美联储既定的通胀目标,但如果继续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很可能发生通胀抬头、经济滞胀的情况。

美股暴跌主要是市场对此次公共卫生事件担忧升温的表现,目前疫情的范围、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都存在不确定性,对全球企业的影响无法估算。多数企业发布了下季度盈利预警,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投行也预测美国二三季度GDP可能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必然会选择撤离风险资产。

(本文作者来自老虎证券投研团队,由锐问记者程用杰整理编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