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各区市县地名的由来,让你长见识

1、锦江区:1953年成都市第一区更名东城区,1990年改现名,因有锦江流经得名;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锦工织锦濯其江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因名

2、青羊区:1990年由成都市西城区更名,因道观青羊宫(青羊肆、青羊观)得名;据《成都县志》载,相传老子曾牵青羊过此,唐乾封元年(666)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故易名

3、金牛区:1960年成都市郊区更名,以境内金牛坝得名;据《括地志》:昔秦欲伐蜀,路无由入,乃刻石牛五头,置金于后,伪言此牛能屎金,以遣蜀,蜀候贪信之,令五丁共引牛至成都,相传为蜀王置石牛的地方


成都市各区市县地名的由来,让你长见识

4、武侯区:1990年由西城区、东城区析置 ,因境内有纪念三国诸葛亮的武侯祠得名;因他生前被封武乡侯,死后谥忠武侯,故名

5、成华区:辖区地跨古成都、华阳两县,取其首字命名

6、龙泉驿区:曾为简阳县第三区、龙泉区,1960年划入成都并更名,因地处龙泉山西麓,明朝置龙泉镇巡检司,清朝设驿站,故名

7、青白江区:因青白江(清白江)得名;《明一统志》 :清白江在新繁县北,宋朝赵过此,尝曰: 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因名

成都市各区市县地名的由来,让你长见识

8、新都区:西汉置新都县,以蜀王开明曾徙都于此,取新置一都之意命名 ,2001年设区;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都系氐羌语地方之意,意为新地方;或说说秦时因于广都、咸都之外新置之都,故名

9、温江区:以江水温润为名;另说以温江(杨柳河)得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 因新开江(江安河)和杨柳江二水环绕县城,江水温润得名

10、双流区:隋仁寿元年(601)广都县避炀帝讳改名,因县在二水之间,取晋左思《蜀都赋》之“带二江之双流”命名;另说以江安河与府河汇流于二江口而得名;一说岷江与温水挟县东西而南流,故名;或说县治原在河岸中兴场附近,故名


成都市各区市县地名的由来,让你长见识

11、郫都区:2016年11月郫县改现名,以蜀王杜宇(名蒲卑)都于此,或谓以郫江(柏条河、另指都江堰内江)经过境而名,郫江亦名成都江、市桥江、中日江;因地理方位得名,《汉书·扬雄传》说:处岷山之阳曰郫;因地势得名,据《资治通鉴·音注》:郫即卑邑也,古地处岷江冲积平原,蒲草丛生,故称卑邑,合写为郫;又说因古蜀族自称蒲卑得名,意为蜀族人的地方、蒲卑人的地方或来自天上(高原)的人的地方金堂县:咸亨二年(671)由雒县、新都、金水三县析置,《元和郡县志》云:以县界连金堂山(金台山、金堂峡山),故名;另说县西有金堂山,水通巴汉,故名

12、大邑县:咸亨二年(671)析晋原县置,据《太平寰宇记》:其邑广大,遂以为名

13、蒲江县:隋仁寿元年(601)由广定县更名,以蒲江河(蒲水)为名;据《元和郡县志》:县南枕江水,因以为名, 因两岸盛产蒲草得名


成都市各区市县地名的由来,让你长见识

14、新津县:北周孝闵帝元年(557)置县,李膺《益州记》云: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县名缘此

15、都江堰市:明洪武年间灌州改县,1998年由设市,以境内都江堰水利工程命名

16、彭州市:1993年由彭县改设,境内有古天彭门,唐朝设有彭州,故名;《元和郡县志》云: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故名彭州;或谓周武王封彭人在此立国得名


成都市各区市县地名的由来,让你长见识

17、邛崃市:以邛崃山命名;汉代张骞奉使西域得高节竹植于邛山,故名;山因山多风云雨雾,首夏犹冰,初秋即雪;本自邛筰(今西昌、汉源)而来,故名;一说因邛(指邛都,今西昌)人得名;另据《华阳国志》: 邛人自蜀入,度此山甚险难,南人毒之,故名

18、崇州市:1994年由崇庆县改设,取元代地名命名;南宋淳熙四年(1177)以高宗潜藩于此升为崇庆府,以示崇庆之意,至元二十年(1283)改崇庆路为州,简称崇州


成都市各区市县地名的由来,让你长见识

19、简阳市:取简州、阳安各一字为名 ;据《元和郡县志》:因境有赖简池为名;另说因有简池和赖简山,以怀念蜀汉简雍在此为政,故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