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什么不给古德里安封帅?

诸葛亮空白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德国陆军大将,著名军事家,“闪击战”的创始人,历史学家赞其“闪击战之父”。他同时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之一。

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屡屡击败敌军,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帝国之鹰”。

【为什么不给古德里安封帅?】1944年6月6日,英美等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又展开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德国岌岌可危,统治者内部危机加剧,7月20日爆发了刺杀希特勒事件。希特勒在一时无人可用的情况下,于7月22日任命古德里安为德国陆军总参谋长。但这时德军的失败已成定局,第三帝国大厦将倾,已是独木难支。

12月初,希特勒把他的大本营从东普鲁士迁移到吉逊附近的齐根堡,这样可以使他更接近西线战场,以便亲自指挥现在即将在西线方面所发动的最后攻势。为此,他进行了必要的准备,新成立了两个装甲集团军,第5装甲集团军,由曼陶菲尔将军指挥;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由迪特里希上将指挥。但在这次行动计划中,西战场总司令龙德斯泰特元帅和“B”集团军总司令莫德尔元帅,都曾经一致建议把这次行动限定在一个目标上,可是希特勒拒绝了他们的建议,而坚持要实现他那个“伟大”的理想。1944年12月16日开始正式进攻,曼陶菲尔将军的第5装甲集团军,率先对敌进攻,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自此之后德军再也没能有任何的突破了。

1944年12月25日,希特勒在事先未经古德里安知道的情况下,就直接下命令把吉勒所指挥的党卫队第4装甲军,包括武装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和维京师在内的两个党卫队装甲师,从华沙以北地区调往巴尔干以解布达佩斯之围,代号“康拉德一号”。最初阶段的行动虽很顺利,但最终因为苏军巨大的兵力优势像海绵一样吸干了德军的动能,所以武装党卫队第4装甲军并没有冲破苏军的包围,因而也没能达到最终解围的目的。
在二战后期,古德里安与希特勒因为战略战术上的分歧发生多次争吵,两人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1945年3月下旬,接近崩溃边缘的希特勒已经不能再忍受古德里安的指责,以健康疗养的名义罢免了古德里安总参谋长的军职,再次将其贬入预备役,古德里安从此彻底离开自己奋斗了大半生的装甲部队。

1945年5月10日,古德里安向美军投降,随后被关押了三年。1948年6月17日 在审判过程当中没有被指出任何战争罪行的指控。


鹦鹉小兵


元帅在德国是最尊贵的级衔,一般来说只有独立指挥过一次战局并赢得这场会战的胜利,或者是占领一个要塞,这样的将军才能有幸荣获陆军元帅的军衔。德军将领曼施坦因和隆美尔都曾经指挥部队单独攻下一个要塞(曼施坦因攻占了苏联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而隆美尔占领了北非托布鲁克要塞),所以才荣升陆军元帅。不过纳粹德国时期,元帅的晋升并没有这么苛刻,许多达不到上述标准的人也被晋升为元帅,尤其是空军总司令戈林还曾晋升为唯一的帝国元帅,元帅这一级衔的价值和尊严已经被大大降低。


古德里安一手创建了德国装甲部队,德国初期的胜利很大程度是由于德军装甲部队在战术和编制上的巨大领先。起初希特勒和古德里安的关系也是非常不错的,主要是由于希特勒对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组建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古德里安也认为相比于陆军高层中那些观念落后的老派将领,希特勒无疑是代表着开明和先进性。1940年法国战役时候,当时曼施坦因还是一个步兵军的军长,隆美尔才是一个装甲师的师长,而古德里安已经是装甲集群的司令,虽然装甲集群只是一个临时性的编制,但是比军要大,比集团军要小,相当于一个小型集团军,至少在1940年来看,古德里安是德军年轻将领中最年轻有为的,也是晋升最快的。


不过古德里安的前线指挥生涯在1941年底的莫斯科战役中终结,当时他是在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的位置上被解职的,具体原因我们不再详述。虽然古德里安的集团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失败了,可是在此之前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胜利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明斯克战线、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布良斯克战役,每场战线都大量歼灭了苏军有生力量。不过这些胜利都不能算在古德里安一人头上,这些战役都是在集团军群的级别上进行,而且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由于没有独立的后勤单位,只能依附于步兵集团军,独立指挥战役的功劳都到了各集团军司令头上。直到莫斯科战役前夕,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才升格为装甲集团军,开始其独立指挥作战的生涯,却因为莫斯科战役的失败而被解职,古德里安失去通过战功来赢得元帅军衔的机会。


直到1943年古德里安才再度被希特勒启用,不过他不再担负前线指挥官职务,而是出任装甲兵总监一职,负责德军装甲兵的组建和训练工作,在后方岗位上是很难晋升元帅的。1944年刺杀希特勒事件发生后,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为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得以再度开始军事指挥生涯,此时的东线德军已经失去了和苏军正面抗衡的实力,完全处于被动的防御态势,古德里安在这样的困境中很难取得像样的成绩。加上他这个总参谋长实际权力非常有限,希特勒经常越过陆军总司令部直接向前线的集团军群下达命令,古德里安领导的陆军总司令部实际只是一个空架子,他甚至都无法有效控制东线德军,而前线一系列的失败却都由古德里安的陆军总司令部来承担。作为纳粹德国倒数第二任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在军事上影响非常有限,通过军功来晋升元帅也就彻底无望了。而古德里安和希特勒的私人关系也非常糟糕了,希特勒之所以再度启用古德里安是离不开他的专业能力,两人经常就军事问题发生激烈的争吵,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冷淡,加上军事上失败不断,希特勒也就不再晋升任何新的元帅了。


战略论


古德里安绰号“古不帅”,尽管战功赫赫,但和我国的李广难封一样悲催。古德里安难封帅究其原因还是生不逢时。

前期被打压

尽管古德里安拥有闪电战战术之父,德国装甲兵之父的虚衔,但是在当时的人却不认为。古德里安的闪电战理论只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他吸取了英国人,富勒,李德哈特等人著作的主张和思想,将其发扬光大并且获得实践的机会。当时古德里安的理论遭到了德国高级将领的反对,对此嗤之以鼻,德军骑兵将领的反对尤为激烈,装甲部队的发展无疑会将他们淘汰。

直到希特勒上台后,古德里安才获得了出头的机会。1933年,在德国兵工署主持的近代兵器发展表演会上,当希特勒看到古德里安亲自指导的摩托化部队表演时,情不自禁地一再说道:“这就是我所希望的东西!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东西!”希特勒深知德国战略资源匮乏,经不起持久战,一切有利于速战速决的战术理论都是其迫切需要的。1934年,德国成立了装甲司令部,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为参谋长,1935年德国建立起3个装甲师,古德里安任第二装甲师师长,从此德国装甲兵得到迅速发展。而古德里安的军职也水涨船高。因此古德里安在希特勒上台前一直被打压,没有表现的机会,也就没能在二战爆发前拥有封帅的资历和履历。

错过最好时机

纳粹德国初期封帅的前提条件是要在一线建立战功的军事主将,比如集团军群或者集团军的司令。而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在法国狂飙的时候,他只是个军长,而不是主帅,一将功成万骨枯,要封帅的优先顺序从古自今都是从军职从上往下排列。

希特勒在德军攻占法国后,意气风发,各集团军或者集团军群的司令排排坐,吃果果,通通封帅。就连在后方文职机关单位的布劳希奇和凯特尔都封帅,而古德里安却没有论资排辈的机会,错过了最佳封帅时机。在法国论功行赏时,古德里安能捞到一个大将已经是最大的鼓励。

从这可以看出,希特勒封帅的一个时机是攻陷大国之时。而在二战后期,由于战争的惨烈,希特勒将其标准放宽到一场重要战役的胜利,一座要塞对战争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就是说要想封帅,必须先是集团军或者集团军群的司令独自带领德军打一场关键性战役。隆美尔在北非带着一个北非缩水的集团军,牵制了英军为首的盟军,并且攻占了托布鲁克要塞,而曼施坦因在克里米亚率领第11集团军攻占赛瓦斯托波尔要塞,获得了封帅的入场券。

而古德里安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战役中有所斩获,而且也是集团军的司令却没有封帅,原因可能是希特勒可能想攻占莫斯科后再进行封赏。而古德里安在莫斯科战役中由于抗命后撤,捅了希特勒的肺管子,不仅被解职还彻底失去了封帅的机会。希特勒拿古德里安立威,当时如果德军的所有司令都擅自撤离战线,德军在苏联寒冷的冬天就会像拿破仑一样溃败。

而在1943年保卢斯以元帅的身份投降苏联后,希特勒暴跳如雷,发誓不再册封元帅。直到二战结束也只封了两个,而之前他一口气连封28个元帅时,古德里安没搭上顺风车,后面即使没被解职,封帅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文职工作难有封帅机会

古德里安在莫斯科战役后,永远地退出了一线军事领导岗位。在1942年赋闲在家的古德里安被重新启用,但是也只是装甲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这种没有前线实质指挥权的文职。这段时间古德里安也没闲着,在库尔斯克战役的“堡垒”作战计划中和希特勒干了一架,他认为装甲作战时地形必须开阔,且战场内不能筑有强大的防御工事。而且攻势必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装甲兵去强攻具有建工防御的库尔斯克是愚蠢的。最后正如他所言德国的装甲部队遭遇重创。而在诺曼底登陆前,他认为将机动部队置放的位置与前线部队空间过大而与隆美尔发生争执。

在战争后期,古德里安与希特勒在战术战略见解上分歧愈来愈大,希特勒在某一战斗失败的责任问题同古德里安争吵起来,因此在1945年3月28日,以“古德里安的健康问题需要6个星期的病假”为由,将古德里安免职。没过多久古德里安就在5月10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被美军俘虏,彻底结束了军旅生涯。

古德里安在战争后期,其所提的建议要么不被采纳,要么采纳了也对战局的影响不大,不能从中获取军功。而且在德军的文职工作中,封帅的只有勃洛姆堡,布劳希奇,凯特尔三人。其中后两人还是纳粹军容鼎盛之时封的,而且前两人名字还是带有“冯”字的军事贵族,出身平民的古德里安也没有这个金字招牌。而同样是文职工作的哈尔德,蔡茨勒是上将,约德尔是大将,就连希特勒的好基友布格道夫也只是二级上将,古德里安自然也不能摆脱文职工作可以封帅的特例。

可以把文职工作和一线作战领导做对比,舍尔纳在1940年时只是个少将,而到了纳粹气数已尽的后期,比起其他出工不出力的德军司令,由于他带着其部队死磕苏军,尽管屡战屡败,但是其精神可嘉,希特勒果断封帅。尽管其含金量不大,也算是搭上了最后一班末班车。

综上,古德里安确实欠缺了些运气,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有些人没在合适的时机站在适当的风口,即使再有才也是怀才不遇。


梓蕤


希特勒为什么不给古德里安封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在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国家的推动下,战火蔓延到了全球,前后约有61个国家被卷入到这场战争中;这场持续六年之久的世界大战也留下了不少经典战役,同时也是将星云集的时代。尤其是德国在二战中的表现至今还让人们津津乐道,尽管德国是纳粹的始作俑者,发动战争罪无可恕,但抛开政治立场,德国三大名将还是非常令人敬佩的,将战争艺术发挥到极致!

古德里安没有被封帅的最关键一点就是古德里安不是忠于希特勒,而是忠于德意志忠于国家,也就是说无论德国总理是谁,他都会忠于他。第二就是古德里安强烈反感希特勒直接干预军事行动,引发希特勒不满,曾被希特勒撤职。虽然后来希特勒迫于形式,恢复了古德里安的职务,但也就此失去了希特勒的信任。再也没有晋升的希望了。当然自42年希特勒一下子晋封26位元帅以后也再也没有晋封元帅。因为那个时候,古德里安闲赋在家。在1943年,被希特勒晋封为元帅的保卢斯投降苏联以后,暴怒之下的希特勒再也没有给德国军官晋封元帅,就此古德里安就失去了最后一次机会。

就性格而言,古德里安执拗刚直,不会盲目服从于任何一个人,即便是这个人希特勒。可以说,古德里安。

综合来讲,古德里安的老派军人作风与先进的军事理论都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使得他与元帅无缘。不过也正是他坚守自己的军人操守,坚持自己的军事理论,才能在军事上攻无不克,在政治上拒绝与纳粹同流合污,最后才有善终。

▲:点击关注,持续更新国际资讯,你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谢谢您!



京城胡同里的陌生人


点子背,不能怨社会。古德里安就是这样一个悲催的人,他始终没能在那些关键的点上,搭上顺风车,然后就一步错过,步步错过。最后落得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古德里安是个纯粹的军人,从当时的军事思想当中,总结发展出装甲兵大集群闪电战的先进战术思想,帮助德国闪击欧洲,立下了汗马功劳。

德军进入巴黎,是一个高光时刻,希特勒大事分封,不过这时古德里安起点过低,没能封帅,封了个大将,已经算是照顾了,也不能说对不起他。元首一向对国防军里,有能力,而且名字里不带“冯”字的将领,都是极尽拉拢的。对古德里安,要不是元首慧眼识英雄,敏锐的发现他和他的闪电战理论,老古还在国防军里被老前辈们按着,永无出头之日呢。所以也不能说希特勒不给古德里安封帅,只能说时机未到,然后就永远不会来了。要是按元首的设想,对苏联的闪击里,古德里安的中央集群,顺利攻略莫斯科,希特勒大概会心满意足的带一群人,在克里姆林宫门口红场上漫步留影,并兴高采烈的给古德里安封帅。



但是不幸的是这里正是第三帝国扩张的极限,古德里安在这里,以纯军事观点,选择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违命撤退了下来,大概从这时起,后来哪怕第三帝国照样风生水起,蒸蒸日上,他也失去了封帅的资格。而历史是从这一刻起,第三帝国每况愈下,古德里安再也不会有机会了。在他之后的莫德尔,以东线救星身份封帅,到处救火,最后阿登反击战失败,在鲁尔地区的一个森林里,选择自杀身殉第三帝国。我觉得还不及跟古德里安一样,早早退出权力中心,还能躲过纽伦堡的绞刑,而后在和平岁月里,著书立说,安度晚年。古德里安没能封帅,但装甲兵之父的名号,不是戴的妥妥的吗?提到第三帝国,不认识希特勒二十八个元帅的大有人在,不认识古德里安的可不多。


李三万的三万里


古德里安是陆军战术"闪击战"的创始人,被历史学家称作"闪击战之父",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帝国之鹰"。



1935年德国建立起3个装甲师,古德里安任第二装甲师的师长。


1938年,希特勒任职古德里安为机动部队总监,统管装甲兵部队的一切组织和训练事项。


1939年,古德里安为第19军军长。这个军包括第3装甲师、第2和第20摩托化师,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波兰战败投降后,古德里安又转战西欧。1940年6月上旬,古德里安就任第2集团军司令,率领所部又得到了一连串的重大胜利,古德里安和他的坦克拖着德国陆军前进,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空前的胜利。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起侵苏战争,古德里安指挥的第2装甲集群隶属于中央集团军群,主要担负了莫斯科西南方向的突击任务。战争初期,他们节节胜利,10月,曾前进至距莫斯科仅几十公里的地方。但到了12月上旬,由于冬季来临,苏军的英勇顽强抵抗和德军的战略目标分散等各种原因,进攻莫斯科战役以失败告终。12月6日,古德里安被撤职,被编入预备役,过了一年多的闲散生活。


1943年2月,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惨败后,又重新起用古德里安,派他为装甲兵总监,让其负责装甲兵部队的发展、组织、训练。古德里安主张把自行火炮归为装甲兵,但是没有得到希特勒的同意。


希特勒不甘心失败,决定于1943年夏天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会战,古德里安直言不讳地提出反对意见。希特勒没有听取其建议,仍然一意孤行,这次会战以德军失败而告终。


1944年希特勒在一时无人可用的情况下,于7月22日任命古德里安为德国陆军总参谋长。但这时德军的失败已成定局。


1945年3月下旬,希特勒以健康疗养的名义罢免了古德里安总参谋长的军职,再次将其贬入预备役。


古德里安没有被封帅的主要原因还是源于他与希特勒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保持传统普鲁士军人,服从上级是应该的,但他认为军事自主权元首是不应该多加干预的。而希特勒是要掌控军权,不允许任何反对之声。


1945年5月10日,古德里安向美军投降,随后被关押了三年。由于他在战争期间并没有虐待战俘和屠杀平民,所以没有被列为战犯,最后被无罪释放。


这位闪击战专家,虽然没有挤进元帅的行列,但他为德国法西斯称雄一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所负盛名,并不亚于纳粹德国26位元帅中的任何一人,他的肖像至今还挂在德国装甲兵部队的军营里。


西风军事


你得去问希特勒。


用户7552790017454


新世界的KM

23分钟前 · 国际资讯领域创作者

40年时都没看上他,那这之后就更不可能了

德国后面几年屡战屡败,根本不可能给他升官

与古德里安同等地位的隆美尔/曼施坦因都封了,但唯独古德里安一直没被提升。

这其中能力占了很大程度的原因,跟出身无关

按照德国历史学家的观点是:古德里安不算是一位伟大的战术或战略大师,他当初的坦克战思想也并非跨越时代的局限性。他的身份地位大部分都靠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战后所写关于二战的回忆录所得。

而隆美尔和曼施坦因都是战术大师,他们的确有足以在西方流芳百世的丰功伟绩


半墓尘沙5738


希特勒看的是血统和家族,还有战功,隆美尔比他强多了,别在一起比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