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复辟老照片:大街小巷龙旗挂满,张勋小妾漂亮,溥仪面露恐惧


【“辫帅”张勋】1917年6月14日,“辫帅”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矛盾,借着“从中调停”的名义,率领5000名辫子军进京。谁曾想,张勋一到北京就撵走黎元洪,拥戴12岁的溥仪复辟,并通令全国各地悬挂龙旗,自己出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史称“张勋复辟”。

【张勋和幼子】当年7月1日,阴历五月十三日,张勋身穿纱袍马褂,戴上红顶花翎,率康有为、张镇芳等人进宫。在养心殿里张勋见到溥仪,他先对溥仪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向溥仪奏请复辟。12岁的溥仪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只得听从老师陈宝琛的意见。

【北京街头的辫子军】在张勋的一再请求下,溥仪按照陈宝琛的意见,“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吧!”当张勋离开紫禁城后,溥仪在陈宝琛的建议下,作出一系列复辟决策,比如封黎元洪为一等公;授张勋为政务总长兼议政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留京办事,锡封张勋为忠勇亲王等。


【讨逆军将北京城围住】张勋竟然拥立溥仪复辟,段祺瑞怒了,他立即率领“讨逆军”进京,5000辫子军很快溃不成军。“讨逆军”的战斗过程是这样的,一战攻克廊坊,再战而会师丰台,三战而兵临北京城下。7月8日,张勋命令外围辫子军全部撤到北京城内战,集中驻扎在天坛、紫禁城一带。12日凌晨,讨逆军和辫子军在天坛发生激战,结果辫子军立即投降,为期12天的复辟闹剧失败。

【北京大街小巷悬挂龙旗】当时报纸是这样报道复辟的,“北京市民有一种突回梦魇的感觉,街面到处都站立着留着长长辫子的军人,像是时空里钻出来的僵尸一样。原来是张勋的军队接管了京城的治安,对一些地点实行戒行。北京的警察挨门挨户通知:宣统爷复辟了,立即悬挂龙旗!遗老遗少们如打了回魂针一样诈尸还魂,急切地把丢在衣柜最底层的长袍马褂翻出;市面上滞销的旧式袍褂,也成了抢手货。”

【张勋年轻漂亮小妾和儿子在荷兰驻京使馆】眼看大势已去,张勋立即逃往荷兰驻京使馆。这里插一句,康有为也参与了复辟,因没有辫子遭到满清遗老嘲讽。但是,康有为却辩解道:“我亡命海外,不得不剪掉辫子。不过从辛亥国变后,我才返回祖国重新蓄辫,距今仅五年多,所以长的很短。”


【战死的辫子军】复辟失败后,北洋政府立即发布告示追捕张勋,但是1918年10月,北洋政府免除了对张勋的通缉,给出原因是“时事多艰,人才难得”。获得自由后,张勋来到天津,做起了寓公。张勋早年在开滦煤矿、济南鲁丰纱厂等企业,张勋都有大量的投资等,结果他在天津生活奢华,还养了大批食客。

【讨逆军向城内发起进攻】张勋在天津期间,生活无比奢靡。据张勋身边的卫士回忆,“张勋每到午餐时间时,厨师用扬州的手艺,掺杂江西与北京做法为他烹饪食品。燕窝、鱼翅、熊掌都是别人送的精品,与市场、街上卖的不同。”

【复辟时的溥仪】照片中的溥仪身穿龙袍,此时的溥仪依旧一脸青涩。仔细观看这张照片,会发现溥仪眼神空洞,表情僵硬麻木,甚至表现出有点恐惧,可能他还不清楚复辟究竟意味着什么。

【被俘的辫子军们】除了挥霍外,张勋也比较关心家乡,比如对江西原籍的贫苦人员给予特别照顾,还经常捐款赈灾。对于张勋的这一举动,孙中山较高评价,“张勋强求复辟,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也。”1923年9月12日,张勋在天津病逝,终年69岁。张勋死后,溥仪赐予谥号“忠武”。张勋葬礼极其盛大,当灵柩从天津运回江西奉新老家时,沿途无数人祭拜,“殡仪之奢,极一时之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