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企政策”+智能化 疫情期间这家企业实现“逆增长”

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 |“暖企政策”+智能化 疫情期间这家企业实现“逆增长”

在贵州省、贵阳市、高新区出台的系列“暖企政策”支持下,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足马力两班倒、抢任务。记者3月9日获悉,该企业2月份产值达到5217万元,同比增长53.49%;预计一季度产值达到1.77亿,相比去年一季度增长了61.51%,顺利实现“逆增长”。

记者走进航宇科技生产车间,穿着蓝色工作服,佩戴着一次性口罩的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锻压机锻打着通红的锻件,成品有序地排列在生产线上……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从事先进锻压技术应用研究与工程化应用研究的专业化锻造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产品,成为亚太地区唯一具备全球六大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合格供方资质的企业,其航空发动机锻件产品主要向美国、英国、韩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出口。

今年以来,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订单和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何顺利复工复产完成订单是航宇最迫切的需求。贵阳高新区立即深入企业“手把手”指导帮助,而航宇科技也针对疫情迅速成立防疫工作小组,快速筹备防控物资,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为完成年度制定目标任务注入强大的动力支持。

从1月31日起,在做好防范措施后,航宇科技开始局部加班生产。统计显示,1月份产值达到5001万元,同比增长了66.53%。年后,为了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贵阳高新区又制作了86110实操手册,为企业量身定做复工复产指南;在省市出台一系列“暖企政策”后,贵阳高新区还额外出台了15条针对高新区企业的暖企政策。“政府给了我们鼓励和帮助,高新区还给我们解决了防护物资、产品运输等困难,为我们创造条件保障生产,让我们更有信心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刘朝辉信心十足地说:“复工复产以来,我们实行两班倒,抢任务。

目前,航宇科技365名员工全部上岗,复工率达到100%。根据目前的订单量和产能、产量,预计我们一季度完成产值达到17718万元,同比增长六成以上,有望成为贵阳高新区暖企十五条中的‘奖励者’。”“航宇科技能在疫情影响下实现‘开门红’,除了政府暖企、应对及时外,与航宇科技近年来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分不开。”刘朝辉说,2017年,航宇科技作为贵阳市首批工业转型升级试点企业,依托“大数据+智能制造”,新建一条民用航空发动机用机匣环件精密制造生产线,并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开始建设航空锻造数字化智慧工厂。生产智能化让航宇科技实现生产、质量检查、理化测试全过程数字化控制,并实现锻造工序过程数字化管控、设备运行数据信息自动采集。

目前,航宇科技关键设备的数控化率达到70%,生产效率提升55%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左右,产品质量合格率从88%提高到98.8%,研发周期也由原来的三个月缩短至一个月。“智能化的生产线不仅实现了不接触办公,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今年航宇还将继续加大智能制造方面的投入,加快推进航空锻造数字化智慧工厂项目的建设。”刘朝辉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