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3.0到4.0的关键之一“智能化”

根据朱森第先生在第三届先进制造业大会上提出的中国制造业强盛之路策略即“工业2.0补课——规模化生产的组织管理,工业文明的建立,机械化走向自动化;工业3.0普及——普遍深入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普遍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力水平大致相当;工业4.0示范——先进企业以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为广大制造企业示范引路,掌握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取得实现智能制造的经验。”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首先要尽快普及工业3.0,已处于工业3.0的企业进行工业4.0的探索,积累经验后进行普及和推广。


工业3.0到4.0的关键之一“智能化”


工业3.0到4.0的关键之一“智能化”

之前推送中写到的“精益化”“自动化”“创新化”都是针对还没到工业3.0的企业的补课内容。而实现了“数字化”的企业则可以成为领跑企业,有了数字化的基础,企业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智能化的实践。

就目前企业智能化的实践来看,在探索智能化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功的企业,都进行了智能硬件+智能软件+智能服务这三方面的创新。

智能硬件无非是生产上的智能硬件、仓储物流上的智能硬件和检测上的智 能硬件。从智能软件应用的角度,常见的有嵌入式智能软件、大数据软件,以及应用系统软件。这些并没有需要特殊强调的部分,所以我们将重点放在智能服务方面。

智能服务可以分为:工业大数据、云制造、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顶层构架规划五个方面。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智能制造顶层构架规划和通过工业互联网解决售后服务的问题。

智能制造顶层构架规划

过去几年中,先行智能制造实践的企业告诉我们,需要经过一下五个阶段才能实现智能制造升级转型的成功。

第一阶段:学习和扫盲。要先知道智能制造是什么、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什么问题可以为企业带来什么。

第二阶段:企业诊断。找到企业痛点,寻求解决方案即如何实践智能制造。

第三阶段:顶层规划设计。这意向非常复杂,需要复合型人才才可以解决,所以建议企业可以咨询外部的智能制造专家,由专家根据企业诊断结果设计整体架构。在这里特别提醒:企业诊断可能会导致架构与企业实际错配,所以这两个阶段需要十分严谨。

第四阶段:实施。根据规划内容进行实施。

第五阶段:总结。项目是否达到了智能制造降本增效的目的,一定要总结经验教训,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升级转型。这五个阶段缺一不可。

工业3.0到4.0的关键之一“智能化”

关于怎样通过工业互联网解决售后服务的问题,将在明天的推送中为大家详细说明。请持续关注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联盟。

——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联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