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好脾,痰溼不會打擾你

水是生命之源,人體各部位無一不含有水,大約佔人體總重量的70%,體內的水太多了也會成災。正常情況下,食物和水進入人體後,經過脾胃的運化,變成津液等精緻物質運化到全身。如果食物和水不能被正常吸收,大量的水分堆積在體內,就形成了中醫所說的“水溼”。

中醫認為,溼聚為水,積水成飲,飲凝成痰,水溼積聚過多變成痰飲,影響人的臟腑功能,甚至引發疾病,長久發展下去就容易轉化為痰溼體質。

照顧好脾,痰溼不會打擾你

在五臟中,脾是主管運化的,所以有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的說法。也就是說,從你出生的那一刻,所有氣血營養都離不開脾的工作,可想而知它有多重要了。

下面介紹幾種刺激脾胃的習慣,看看你佔了幾個?

照顧好脾,痰溼不會打擾你

1.過量飲食

現在的物質生活好了,大家想吃什麼就有什麼,並且沒有任何節制,每頓飯都吃的很飽很撐。像自助餐,如果不吃撐出來,都會感覺虧,但其實吃多了更虧。

脾的功能就那麼大,那麼一堆食物得需要奮戰幾個小時才能消化乾淨。這樣一來,不僅不能保證這些食物全部轉化為水谷精微,還會有相當程度的“豆腐渣工程”出現,飲食變成了痰溼;更得不償失的是,脾氣受重傷了,會在很長時間內出現疲勞、睏乏、不思飲食的情況,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叫“吃傷了”。

照顧好脾,痰溼不會打擾你

2.肝病侵犯脾胃

中醫說肝主怒,生氣的時候肝氣很旺盛。而肝有個特點,叫做“喜條達、惡抑鬱”,就是說這個火你要發出來,不能憋在心裡。要是心裡的氣話沒說出來,沒說痛快,就覺得渾身都憋屈,手脹、眼脹、胸脹。這時候,肝氣不能正常疏洩,不能條達,於是造成了肝鬱氣滯。

肝得病了有個特點,容易向脾胃轉化。因為肝屬木,脾胃屬土。在五行生剋中,木能克土。當生氣時,肝氣旺盛,就會橫逆犯胃。再加上肝鬱氣滯,氣鬱化火,就導致了胃火。

不僅如此,肝氣鬱滯也影響到了脾氣散精、胃氣降濁的工作,使得運化的水谷精微上不能輸送到全身,產生的痰溼糟粕下不能排出體外,最後停聚在身體裡,形成肥胖。

照顧好脾,痰溼不會打擾你

3.思慮過度也傷脾

中醫認為脾主思,我們的精神思維活動要依靠脾氣的健運,從後天飲食中消化吸收充足的能量,使氣血充足,以滿足精神思維活動所需。反之,過度的精神思維活動會加重脾氣的負擔,也就是“思慮傷脾”。

特別是在吃東西的時候,脾氣在不停地運化,氣血充盈在胃腸,工作量很大,如果在這個時候看電視、談判、聊天、玩遊戲,耗費了過多的精力,便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食物不能充分的運化變成了痰溼,在體內堆積。

總而言之,人的消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攝入過多,攝入無方,無法正常消化、吸收與排出,只會給自己帶來絕對過剩或相對過剩的“痰”和“溼”,漫溢於腑臟、肌理甚至肌表,最終得不償失。

照顧好脾,痰溼不會打擾你

痰溼質特徵:痰溼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溼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

常見表現: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

心理特徵: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於忍耐。

發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痺等病。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及溼重環境適應能力差。

具備以上特徵的人群基本可以確認為痰溼體質,如欲明確其他體質類型,可通過下圖通道免費進行體質識別,有任何問題,可文中留言。

照顧好脾,痰溼不會打擾你

推薦一款痰溼體質食療:

1.山藥冬瓜湯

山藥50g,冬瓜150g至鍋中慢火煲30分鐘,調味後即可飲用。功可健脾、益氣、利溼。

2.平時可以適當多吃的食物

扁豆、薏仁米、茯苓餅、蔥、蒜、海藻、海帶、文蛤、海蜇、胖頭魚、橄欖、紫菜、竹筍、冬瓜、蘿蔔、金橘、芥末等食物;白果、苡仁、山藥等藥食同源之品。

3.儘量少吃的食物

甲魚、枇杷、大棗、李子、柿子也要少吃。

本文參考文獻:

王琦、田原.《解密中國人的九種體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