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虞美人·听雨》: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蒋捷《虞美人·听雨》: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文|江徐


唐诗宋词当中,雨,是极其常见的一个意象。不同的文人墨客,不同的人生经历,雨被赋予不同的形态与情感。

最闲适的雨,是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最自在的雨,是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最深情的雨,是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最洒脱的雨,是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要说最悠长,也是最意味深长的的雨,应是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因为它贯穿了词人的一生。

人生的悲欢离合,世景的苍凉凋蔽,都被这场雨浸润。

蒋捷《虞美人·听雨》: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1.他是竹山先生,也是樱桃进士

蒋捷生活在南宋末年,江苏阳羡(今天的宜兴)人。宜兴盛产茶叶,多有修竹茂林,蒋捷大半生隐居在此,所以被称为竹山先生

大概生逢乱世,加上性情幽僻,关于蒋捷个人信息的历史记载不多。他的诗名胜过人名。有时候,通读一个人的作品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窥见人生轨迹的缩影。

蒋捷的词,后来编撰成集,取名为《竹山词》。对于写作者,最熟悉的事情是最入心的题材。南宋末年,战乱不断,蒋捷大部分时间都漂泊在外,所以他的文字常常抒发亡国之痛、离乡之愁,还有流年易逝之忧。

在古代,读书、出仕,是文人的唯一出路。年轻时候的蒋捷,也有过出世之心。

三十岁那年,蒋捷前往临安参加殿试。他胸有成竹,意气风发,希冀自己考取功名,谋取出路。

幸运的是,他进士及第,料想锦绣前程等着自己笔酣墨饱地去挥描。

不幸的是,他考中之后两三年,南宋就灭亡了,从此走上逃亡与隐居之路。

蒋捷《虞美人·听雨》: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丰子恺漫画《流光容易把人抛》

流亡中,船过吴江,蒋捷思念故园,满心忧伤,蒋捷写下一首《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是春雨,在杜甫眼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好雨,在陆游心中有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逸致。到了蒋捷笔下,却凝结成“一片春愁”。

因为他丧国离家,心怀郁闷,外界的春景,再旖旎,已无闲情欣赏。心底愁郁如焚,感觉要用酒,才能将它浇熄。船舷外,“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样的天气,恰是词人心情的写照。

他坐船上,船行江上,今日流水,前身明月,不知战乱何时才能平息,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回到她的身旁,像以往那样,看她调弄镶有银字的笙,房间里,形状似“心”的熏香冉冉升起……

那样的时光,真是岁月静好!可惜,它终将一去不复返……

蒋捷《虞美人·听雨》: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现实是另一番模样,流年似水,时光匆匆,春去春又来,最终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因为这一句,蒋捷被后世誉为“樱桃进士”。他不跟你讲老生常谈的大道理,也不将哲理藏于笔端,而是用素描的笔触、水粉的色调记录所见所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八个字,蕴含了太多感慨,只是欲说还休。

乍读之下,小清新,细细品之,隐隐透出青春不再、光阴消逝的无奈之慨。

蒋捷《虞美人·听雨》: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2.流亡是他的命运,诗词是他的美学

兵荒马乱的年代,荒烟蔓草的世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公元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元朝执政者为了笼络人心,选用南宋文人。也就是说,只要愿意归顺元朝,有才能的文人还是有出路的,甚至可能飞黄腾达。比如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他觐见忽必烈,受到元朝重用,官至翰林学士。后来,他的气节也因为归顺元朝而遭到后世的质疑。

蒋捷选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去走。

他不肯降服于元人,为此付出抛家弃子的代价。这是他做人的操守。

为此,蒋捷一度漂泊于吴江一带,风藏露宿中叹道:“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

秋天的早晨,星星还嵌在夜空,他却要起身赶路了:“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

阳春三月,约了朋友喝酒,痛饮达旦,乱世之中有一股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豁然:“扰扰匆匆尘土面,看歌莺舞燕逢春乐。人共物,知谁错。”

下雨的夜里,他想起去年今日,友人冒雨来访的情形:“去年深夜语,倾倒书牖,窗烛心悬小红豆。到得门时,雨正萧萧。嗟今雨此情非旧。”

作家木心因为时局影响,曾经漂泊海外,他说:“流亡是我的美学。”

对于将近一千年前的蒋捷而言,同样如此。他走在去国离家的路上,远离浮世,隐居不仕途,满心伤怀化作清雅苍郁的词作。

流亡,是他坎坷多舛的命运。

诗词,是他不离不弃的美学。

从现实角度看,他是不幸的;从文学层面看,他是幸运的。

蒋捷《虞美人·听雨》: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3.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行至暮年,蒋捷通过《虞美人·听雨》,写尽了一生的况味: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整首词,就像电影的三个蒙太奇画面,展示出三种不同的境遇,组拼起来便是成词人一生。

少年时光,无忧无虑。人在歌楼,莺歌燕舞,觥筹交错。罗帐外,红烛摇曳,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水,染有艳丽多姿的蔷薇色。窗外的雨,缥缈如梦,雨中是柳绿桃红。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即便愁,也是为赋新诗强说愁。

壮年时代,山河动荡,心内的家园随之炊烟慌乱。蒋捷时常乘着船,四处流离。下雨了,孤单单听着雨声,雨帘之外是灰色基调的山与水:“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江风秋雨中,那只落单孤飞的大雁,不是他内心的映射么?

行至晚年,蒋捷的境况并未好转,仍然羁旅途中。写下这首词作时,他正寄居僧庐。外面又下起了雨,临窗而立,回首静思,人生几何,来来去去兜兜转转,真是铁打的雨声流水的荡子啊。

如今,他已鬓发斑白,激情消退,悲离与欢合,都在世事离乱中看透。秋阴已散,秋荷已残,听雨的那份心情,已成孤寂凄清。

蒋捷《虞美人·听雨》: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冷冷的冬雨,漫长的寒夜,前程往事,最终化为一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份凄凉,写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李清照想必能够理解,写下“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温庭筠有所共鸣,写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李煜感同身受。

不论何时何地,不论何种境遇,雨声始终相伴。江湖漂泊,四海为家,相伴于心的,只有雨声。

海子说:“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这样的雨,是蒋捷的一生,也是四处漂泊、不知何以为家的荡子的一生。

你的人生,经历过哪几场悲欢离合的雨?

蒋捷《虞美人·听雨》: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