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秋天的蒲公英药用价值更高?用来泡水喝有哪些“讲究”需要注意?

小马嘚啵嘚


蒲公英,虽然是路边常见的小植物,但国医大师却把这最不起眼的蒲公英称为“济世良药”,“天然抗生素”、“正宗下火草”。

蒲公英为临床医生常用之药,应用颇为广泛,且药源充足,易于采集,炮制简单,无毒副作用,其效神奇。正如《本草新编》谓"至贱而有大功"!

春夏季节,是蒲公英比较多的时候,也是蒲公英口干最佳的时候,

而秋冬季节,很少会看到新鲜的蒲公英,很多人就将蒲公英制成了干茶,秋冬季节泡水饮用,同样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其具体作用如下:

1,利尿。蒲公英,性寒,被称为“尿床草”,具有很好的利尿效果。

2,消炎。蒲公英,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改上火嗓子疼效果显著。

3,排肝毒、降肝火。蒲公英归肝经,可排肝毒、去肝火,预防肝损伤,尤其是酒精性肝损伤。

4,防乳腺疾病。蒲公英泡喝水,对于女性的乳腺增生、乳腺炎的效果不错!

5,泻胃火。蒲公英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对于预防改善胃炎、胃溃疡等有很好的效果。

6,催奶。对产后奶水不足,可以试试。

入秋后,巧用蒲公英,清胃热

入秋后,天气转凉,人们胃口大增,加之“贴秋膘”之说,很多人,便开始“大吃大喝”起来。

一旦,饮食不节制,过辣、过辛、过烫、过油等等,易导致胃部有灼热感,出现胃疼、口干苦、牙疼,甚至会便秘。

出现这类情况,说明你胃热重,也就是胃火旺了,此时,一定要注意清胃热。

蒲公英妙方:蒲公英+白茉莉花

取干制的蒲公英叶、白茉莉花,按照4:1的比例,做成蒲公英白茉莉茶,每次取2-3g,热水冲泡,静待3-5分钟,饮用即可。

用蒲公英,搭配白茉莉花,一起泡水喝,可很好的清胃热,促消化,缓解胃痛。

蒲公英入肝、胃,二经,对食滞化热、脾胃湿热、肝郁化火及胃火炽盛等所致的胃脘痛、胀满、呕吐吞酸等皆有效。

茉莉花,主温脾胃,有化湿和中、理气解郁之效,常用于脾胃湿浊不化、少食脘闷、腹泻和下痢腹痛等症。

所以,入秋后,出现胃热的情况,可以用二者搭配泡水喝,可很好的改善。

入秋后,巧用蒲公英,防咽炎

入秋后,气候相对干燥,空气湿度不够,粉尘浓度增加,容易刺激并会诱发咽喉炎,出现咽痒、干咳等不适。

此时,可以试试蒲公英的一个搭配妙方,泡水喝,可以帮助缓解改善咽炎。

蒲公英妙方:蒲公英+三花

准备一些小茶包,取蒲公英3.3g,菊花0.3g,金银花0.3g,桂花0.1g,做成一个金桂菊茶包,每天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可反复冲泡2-3次。

蒲公英,作为“天然抗生素”的蒲公英,是治疗嗓子干疼,预防改善慢性咽炎的天然消炎药,去火消炎效果十分不错。

金银花,是治疗咽炎的一味常用药,其清热解毒作用很强,并有疏散风热之力,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型的急性咽炎。临床应用时,常与蒲公英、菊花等配合使用。

菊花,清热解毒,润喉生津,桂花,性质温和,起到中和寒性之效。这样泡水饮用,才更适合咽炎者日常作为代茶饮。

入秋后,巧用蒲公英,排肝毒

秋高气爽,气候干燥,容易使人肝火旺盛,损害肝脏健康。

而肝脏受损,首先影响其排毒解毒,导致出现粉刺、痤疮、黄褐斑等。

所以,秋季,也要注意给肝脏排排毒。

不妨试试蒲公英的一个小妙方。

蒲公英妙方:蒲公英+玫瑰花

取蒲公英根3g,玫瑰花1g,做成蒲公英玫瑰茶包,每日泡水喝,即可。

蒲公英和玫瑰花,都对肝脏健康有益,二者搭配,效果加倍。

蒲公英,入肝经,擅长排肝毒,预防肝损伤,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从而保护肝脏健康。

玫瑰花,味辛、甘,性微温,可疏肝解郁、促进血液轮回,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对于肝脏健康非常有利,并且,有一定的“淡斑”之效。

二者搭配,对于排肝毒,效果显著,还有助于改善脸部色斑、痘痘等。

入秋后,巧用蒲公英,改善口腔溃疡

秋季,很多人,会出现口腔溃疡,疼痛难忍,此时,巧用蒲公英,可很好的改善。

蒲公英妙方:咀嚼干制蒲公英

咀嚼干制的蒲公英5-10min,一部分内服,一部分留于患处,1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效果更佳。

这样,内服与外敷,双效果,可加速溃疡愈合,并减轻疼痛。

一方面,蒲公英可杀灭,诱发口腔溃疡的灭溶血性链球菌。

另一方面,蒲公英去火消炎、消肿散结作用,也利于减轻口腔溃疡部分的肿胀,减轻疼痛。

另外,蒲公英,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有助于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蒲公英叶、根,分开泡水喝最好

蒲公英是药食两用的植物,浑身是宝,叶、根皆可入药,

但养生功效也略有不同,最好分开泡水喝。

一方面,分开泡水喝,养生效果有不同。

蒲公英叶,对于消炎解毒效果优于蒲公英根,蒲公英中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是绿原酸,正常情况下的含量一般是叶>根>花,所以在抗菌消炎方面,叶片稍稍占优。

蒲公英根,对于保肝护肝方面优于蒲公英叶,蒲公英根含有更有的有效成分,蒲公英根,它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所以在保护肝脏方面,蒲公英根优于蒲公英叶!

另一方面,分开泡水,口感更好!

蒲公英的叶子和蒲公英根泡水的口干是不同的,蒲公英叶子更清新淡雅,有淡淡植物的味道,

而蒲公英根泡水更醇香,如果是炒制后的蒲公英根,还有类似大麦香味,有人说是类似咖啡的味道,所以蒲公英根泡水也被称为“中式咖啡”。


烟月不知人事改


秋天的蒲公英药用价值高,主要是因为蒲公英的作用以及成熟度。

蒲公英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人都在春天吃,味道好吃不说,春天蔬菜少,并且春天生发,容易上火,吃蒲公英可以去火…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蒲公英药用价值很高,但通常都是为了去火

我们都知道蒲公英是好东西,老一辈人讲吃东西要吃应季的食物,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这里插一句,经常吃反季食物,激素多,孩子容易早熟~

蒲公英春季主要是用来吃个新鲜以及具有轻微保养的作用,而大部分人吃蒲公英都是为了去火,春季生发,这蒲公英去火的成分都聚集在根部,叶子也花的作用要小很多。

蒲公英的根部聚集药效最强,秋季的蒲公英根最大

在我们这,很多火大的人都会把蒲公英挖出来,晒干以后用蒲公英的根泡水喝,去火效果非常强,主要是春季到秋季,药效积累三个季节,主要都积累在根部,所以秋天的蒲公英药效最强。

蒲公英的根怎么制作最好

本地炮制蒲公英的方法就是整颗挖出来以后,清洗一下直接晒干,放在水泥地上利用秋风吹干,两三天就可以制作完成。

使用的时候就是将干燥的蒲公英搓碎,直接泡水喝就好。

蒲公英泡水喝的禁忌都有什么

其实蒲公英虽然说是药食同源的植物,但对于秋季的蒲公英来说,药效很大,去火的能力很强,如果身体没有明显的上火的症状,是不适合长期饮用的。

慈善家邵逸夫每天都会吃一根人参,如果正常人有这条件吃,身体也会承受不了,容易上火。人的体质不同,如果让邵逸夫先生天天喝蒲公英茶,寒凉会加重疾病,最轻也是长期腹泻…

所以,饮用蒲公英是有时间的,最多不能超过三个月。其实也用不上三个月,蒲公英的药效很强,喝半个月基本火都能去除了。

另外,蒲公英具有非常轻微的降血压作用,高血压的人长期喝,有助于稳定血压,但低血压的人喝太久,血液降低的非常快,所以低血压的人,是不适合靠蒲公英来清热解毒的。

脾胃不好的,控制食用蒲公英

蒲公英性凉,所以有去火的功效,但脾胃不好的人,使用蒲公英过多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如果脾胃虚寒的患者使用过多的蒲公英,会导致脾虚泄泻,腹泻不止。

肠炎的症状就是腹泻,中医叫做脾胃虚寒,这类人是不能吃太多蒲公英的。

蒲公英虽然好,对身体具有保养的作用,但不能服用太多哟~

喜欢的话帮忙点个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养拉布拉多的老中医


秋天用蒲公英泡水有四大作用!

1、消炎去火

秋天比较干燥,人们也很容易着急上火,蒲公英被称为是“天然的祛火药”,也是极好的消炎小植物。

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代替抗生素,针对一些细菌,病毒都有很好的作用。

对于口干,咽干,容易上火的人,可适当的食用蒲公英泡水。

2、养护胃脏

天气转凉,人的胃口变好了,也是人们进补养生的时候。

但是秋冬时节,要注意胃脏的保护,人们大吃大喝最损伤的就是胃脏。

蒲公英,入胃经,有很好的养胃效果,对于清胃热、消胃炎,防治胃痛,杀灭幽门螺杆菌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蒲公英内含的蒲公英素被认为可以刺激消化器官,促进肝脏和胆囊分泌胆汁,可帮助肠道消化,对治疗便秘和消化不良很有用。

3、调节呼吸系统

肺脏最怕的就是干燥,秋季是养肺的最佳时间。

蒲公英,有广谱杀菌之效,是“八大金刚”之一,可消炎排毒,帮助肺部对抗炎症。

对于肺火旺,咽喉炎,出现咽痒、干咳等有不适症状的人,可适当的饮用蒲公英泡水。

4,改善乳腺疾病

《本草正义》:蒲公英“治乳痈乳疗,红肿坚块,尤为捷效”。

蒲公英是软坚散结,通乳的的小植物,既可以外敷,又可以内服。

有乳腺增生,乳腺炎,经常伴有乳房胀痛的人可适当的食用。

蒲公英虽好,三种人要谨慎使用!

1,阴寒证者不要用

蒲公英本身性寒,因此体寒的人不适合使用。

如怕冷、手脚凉、乏力,阴寒患者的身体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病程长体质差的人。

这样的人不建议食用蒲公英。

2、常有过敏反应

经常过敏的人,或是对蒲公英过敏的人要谨慎使用,

极少数人,在食用蒲公英后,可能会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等问题的出现。

3、肠胃功能弱的人

肠胃不好的人,食用蒲公英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表现。

因此平时经常腹泻,肠胃功能下降的人,在食用蒲公英的时候,最好在专业人的指导下食用。

或是可搭配一些小植物,互相协调,效果更佳。

蒲公英性寒,泡水饮用要有方!

1、发酵法

将蒲公英的根部经过红茶发酵工艺处理制成蒲公英根红茶,降低寒性,适合长期饮用。

对于体寒,胃寒的人,可在两餐之间饮用蒲公英根红茶,即可去除寒性,也是有养胃护肝的作用功效。

经常喝酒的人,可适当的饮用,可起到解酒护肝,保护胃黏膜,以茶代酒是不错的养生方法。

2、中和法

可适当的搭配一些温和之物,降低蒲公英的寒性。

可在水中加入红枣,姜片,枸杞,玫瑰等。

这样可降低寒性,同时不同的小植物之间互相作用,养生的效果更好。

3、搭配法

蒲公英+黑苦荞

用蒲公英,搭配黑苦荞,做成蒲公英黑苦荞茶,一起泡水代茶饮,可暖胃止痛,促消化,有益胃部健康。

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记载,蒲公英可治胃脘痛。据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可改善胃溃疡,杀灭幽门螺杆菌。

黑苦荞,有消积,益气力、降气宽肠健胃之效,有益胃部健康。

二者搭配,对杀菌止痛,促消化,杀幽门螺杆菌,养护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蒲公英+桑叶

蒲公英含有的蒲公英多糖,具有一定的降糖之效。

用其搭配桑叶,降糖效果加倍。

桑叶,含有生物碱,是一种糖苷酶的抑制剂,有很好的降糖之效。

现代医学证明,桑叶可以很好地调控血压、血糖、血脂、胆固醇等,并且还有抗衰老、增强耐力等等功效。

蒲公英+玉米须

蒲公英,去火消炎之效,再加上“尿床草”之称,利尿通淋,对于泌尿系统健康,十分有益。

玉米须,是一味利尿的草药,用其泡水喝,可改善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等,促进肾脏排毒。

两者搭配有补肾,利尿,调节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营养师老杨


蒲公英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说是路边毫不起眼的野草都不未过。

但事实上,蒲公英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在中医眼里,它可是“中药八大金刚”之一,药用价值很高。

蒲公英生长的季节比较长,从春天就开始发芽生长,一直进入秋季,还能看到蒲公英的身影。

许多人喜欢在春天里采摘蒲公英,鲜嫩无比,到了秋天,蒲公英的叶子和根茎都很苦涩,口感不佳,很少有人采摘了,但其实这个时候的蒲公英,药性才最好。

秋天的蒲公英,价值千金

秋季的蒲公英,虽然口感不佳,但随着时间的累积,其各种成分都到了饱和的程度,此时的蒲公英药用价值最高,用来防病治病是最好的。

蒲公英,全株可入药,秋天的蒲公英虽然已经不适合当野菜食用了,却很适合制成茶饮,无论是蒲公英叶,还是蒲公英根,只要搭配得当,养护五脏都能用。

许多生活中的常见病,都可以通过蒲公英的巧搭配,得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养心:蒲公英+尾参

蒲公英本身对心脏的作用不大,但它有降低餐后血糖,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对清除血管垃圾有益。

尾参对心脏的好处比较明显,尾参是可用于质量2-3度心力衰竭的,尾参所含的总苷有明显增强心肌收缩性能,改善心肌舒缩功能的作用。

将蒲公英和尾参茶一起泡水喝,可以强心清血,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

养肝:蒲公英根+黄苦苣根

蒲公英根的护肝作用非常好,这是因为蒲公英根的消炎杀菌效果突出,可辅助消除肝炎,是防止C型肝炎的主要天然食品。同时其含有的菊糖、葡萄糖等营养成分,还能增强身体解毒能力,加强肝部的解毒能力。

黄苦苣根也具有相当不错的护肝能力,无论是酒精性肝损伤,还是药物性肝损伤,单独饮用黄苦苣根茶都能起到不错的修复作用。

将两者按照1:1的比例混合后,一起泡水代茶饮,可在修复肝损的同时,增强肝脏功能。

养胃:蒲公英根+山刺玫

蒲公英根的杀菌消炎能力突出,其中也包括杀灭抑制胃病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

蒲公英根本身就是养护胃脏的小能手,传统中医常用其治疗胃脘胀痛。

现代研究表明,它对胃溃疡有治疗作用,能使幽门螺杆菌转阴,溃疡面愈合、疼痛停止。能明显减轻应激所致的动物胃黏膜损伤,使溃疡发生率和溃疡指数明显下降。

平时单独将蒲公英根发酵制成蒲公英根红茶,即能很好地养护胃健康。如果经常胃痛、消化不良,可以加入山刺玫,这是一种野生小玫瑰,有暖胃消食的作用。

养肺:蒲公英+桔梗

秋季肺燥咳嗽的人很多,可以用蒲公英和桔梗搭配饮用。

蒲公英擅长清热去火,可清除秋燥、滋养肺阴,同时有助于消除肺部炎症。

桔梗是止咳化痰的,桔梗性散上行,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治肺痈咳嗽胸痛。

养肾:蒲公英+金麦须

蒲公英还有个别称,叫做“尿床草”,因为它也有很好的利尿作用。

蒲公英的利尿作用可以促进肾脏代谢,减轻肾病引起的水肿问题,同时对肾脏炎症也有清除作用。

金麦须也是一种常用中药,也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单方金麦须茶也能缓解慢性肾炎,防治肾结石等。

两者搭配,可以更好地清除肾脏炎症、排出肾脏毒素,减缓肾脏病变。

蒲公英泡水喝有哪些“讲究”需要注意?

虽然秋天的蒲公英很适合泡水喝,但也有一些“讲究”,若是喝错了,反而伤身。

首先,蒲公英是偏凉性的,脾胃虚弱和体寒的人要慎用,不可一次性大量饮用。

其次,蒲公英适宜温着喝,如果放凉了,就不适宜再饮用了,否则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

最后,蒲公英虽然无毒副作用,但是有些人会对蒲公英过敏,所以如果你是第一次饮用,可以先少量喝一喝,确定不过敏再继续喝,如果过敏则不适宜喝。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