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72地煞星中,有哪些人其实是有实力位列36天罡星的?

小鉡


水浒里面天罡地煞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文学形象,不同读者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何况水浒这里有一百零八个好汉,怎么想怎么判更是众说纷纭了。有的人觉得某某实力不配天罡,有人觉得某某水平远超地煞。要回答这个问题,倒不如先看看哪些人是天罡里被人质疑的。

首先看一下天罡里前二十位,为啥前二十位一起说呢,因为前面二十个的位子怎么说也很难挤掉的。

看看这些,前四位是梁山的核心领导层,是梁山最顶尖的人物。后面五到九是有四个五虎还有八骠之首。十十一也很厉害,来梁山之前就是大财主,上山以后管钱粮,地位不能撼动。后面再数八位包含了步军里最厉害的两位还有一个五虎五个八骠。第二十位戴宗跟宋江关系密切,他的神行术堪称一绝,无可替代。有人可能觉得朱仝来之前只不过一个县的兵马都头为何位子这么高,首先朱仝放过晁盖宋江两任头领,堪称他俩救命恩人,其次就是为了让朱仝上山,宋江吴用等人用计让李逵杀了朱仝心爱的小衙内,陷他于不义,宋江他们欠他的。而就武艺来说,朱仝也的确担得起八骠之名,所以排这么高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起码他占据天罡绝对是妥妥的。

前二十位位列天罡基本毫无疑义,那下面就看后面十六个了:

这些人物,比起前面二十来个,整体水平的确差了一截。首先说刘唐,刘唐这人武艺不错,这点是个优点,他很早结识晁盖,还认他做干舅舅,可以说是晁盖心腹。然而,这些并掩饰不了他脑子有点短路这一根本问题,他在天罡可以说拉低了整个天罡的智商水平。再来说李逵,李逵若论冲锋陷阵,斩杀小喽啰,绝对是一把好手,毕竟他是一个杀人可以杀上瘾的屠戮机器,但他也就仅限于此,遇到厉害的就不行了。关键一点,李逵跟好汉里的朱仝、扈三娘都是有大仇的,就算他是宋江心腹,排进天罡也有些太优待了。




下面几个人物,像史进是开篇的人物,如果只看开头还以为史进就是水浒的主角,结果并不是,不管怎么说,史进虽然后期表现不突出,但毕竟是第一个描写的梁山好汉,这个面子肯定要给的。穆弘是揭阳岭三霸之一,其他揭阳岭的几个都在天罡,自然要安排下。雷横与朱仝相当,朱仝位子那么高,他也要安排到位。再往下一股脑的水军,毕竟水泊梁山,水军还是十分重要的存在,他们位于天罡也无可厚非。后面燕青虽说是卢俊义奴仆,但是本领高强,精明强干,倒也是合情合理。杨雄石秀毕竟实力摆在那里,排进天罡也不用稀奇。

让人觉得不合理的是解珍解宝两个,说起来他俩还是顾大嫂亲戚,看看顾大嫂他们,排名何其落后,他俩不一样,居然排进了天罡。虽说打猎爬山这些本领不错,但梁山好汉又不是靠打猎为生,打猎对好汉来说基本是不存在的,就算存在也就是玩乐一样的性质,他俩排在天罡,的确是有些靠前了。


这样一看,我认为不配待在天罡的有刘唐李逵解珍解宝四个。既然这四个位子空出来了,那么地煞里面就有人可以挤上去了。

首先孙立绝对可以挤一挤,姑且不说他的武力究竟如何,就说说他的遭遇,为了救解珍解宝,顾大嫂故意骗孙立,逼他造反。回来果然他们这一拨人都是以孙立为代表,结果领军人物孙立下去了,解珍解宝居然成了天罡,孙立估计气的要骂作者了。

除了孙立,那就是朱武了。朱武在后期表现精彩,足见是个有大能的人物。本来吴用指挥时期,梁山整体战略水平是很低的,整个梁山就好像是各路野路子人们聚合。而朱武用兵布阵,不管怎么说,还是有点大将之风的。他这种人物,才华是遮不住,早晚会露出来。


还有俩名额,给谁呢,我觉得另外有一对到挺合适。一个是神火将魏定国,一个是圣水将单延珪。这两个人一个善于火战,一个善于水浸军,这在打仗中可以说是十分有用的,他俩曾经活捉关胜两部下宣赞郝思文,实力非同一般。这俩人如果职位高一点,也许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梁山一方的战斗力大大增强,毕竟水火的辅助,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利用的,利用好了,威力无匹,比解珍解宝两兄弟强。

水浒的故事虽然脱胎于《宋江三十六人赞》《大宋宣和遗事》,天罡星主要依据就是这两部作品的人物,但是并不完全一样。比较倒霉的是孙立,本来在这两部作品里都有孙立,但硬是给安排到了地煞里面。更倒霉的是晁盖,也是两部作品都在,但硬生生除名了,连一百零八单将都不是。而在《大宋宣和遗事》里还有杜迁呢,但最终排名很靠后。所以就算在早期作品里是个人物,到后面水浒成型也可以改掉,这点其实不用纠结。根据水浒情节人设来看,我觉得这八个人物排名倒是可以换一换。


一览众河小


《水浒传》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不是严格按照武艺高低来排名的,当然,三十六天罡整体武艺高于七十二地煞。

如果纯粹地按武艺排,七十二地煞里有不少人能挤进三十六天罡,比如病尉迟孙立,一丈青扈三娘。然后,宋江、吴用就被挤出来了。另外,焦挺曾经干翻李逵,好多人可以干翻武艺低微的雷横和戴宗,也有机会把他们两个挤出来。

可惜的是,三十六天罡不是纯粹按武艺排的。而是结合其职能以及某些人和宋江的亲疏关系排的。

三十六天罡,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属于首脑四巨头,宋江是大头领,卢俊义是副手,吴用是军师,公孙胜是魔法师。这四个人,七十二地煞里无人可以代替,

剩下的人,武艺高低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点,那就是索超。索超打平杨志,杨志打平鲁智深林冲,林冲打平呼延灼。所以,从关胜到索超,这个范围的人,有马军五虎上将,有步军鲁智深武松双巨头,是梁山主力大将,无论如何也挤不出。而且里面的柴进和李应是后勤总管,无可替代。只有朱仝,武艺不高,可以替代。

自第19位的索超以后,有一部分人,是功能性人物,也许武艺不够高,但是作用很关键,也挤不出去,比如情啊报总管戴宗,水军总管李俊、张顺张横兄弟和阮氏三雄,斥候杨雄石秀,探路先锋解珍解宝。

剩下可以被挤出去,有刘唐、李逵、史进、穆弘、雷横、燕青。注意,这些人里面,李逵是宋江的马仔,燕青是卢俊义的小弟。

所以,最终可以被替代的只有朱仝、刘唐、史进、穆弘、雷横等五人。

我认为,这五个人,在三十六天罡里,没什么特殊作用,应该把七十二地煞里的职能人员调进来,替换掉他们。

比如,把医生安道全提上去,把管大炮火器的凌振提上去,把兽医皇甫端提上去,把造假专家金大坚提上去,把铁匠汤隆提上去。

其实像李衮和项充,擅长小团队的团牌和飞刀攻坚,属于特种部队,也需要提到三十六天罡里,水军首领有点多,可以挤下来两个,比如张横和阮小五。

所以,如果真的要让七十二地煞的进入三十六天罡,我觉得,只有安道全、凌振、皇甫端、金大坚、汤隆、李衮和项充可能性比较大。

上面是从职能的角度考虑的,如果从武艺的角度考虑,恐怕水军头领们,解珍解宝,穆弘,朱仝,雷横,刘唐,都有可能被挤出来,

像孙立,扈三娘,黄信,焦挺,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水火二将魏定国单廷珪,都有机会进三十六天罡。


西堤君


水浒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两个不同的团体,三十六天罡的地位高于七十二地煞这是众所周知。但地位不代表能力,三十六天罡里也有充数的,七十二地煞也有能力很强的。那么就要说说哪些人可以进天罡。

一,病尉迟孙立

二,神机军师朱武

三,鼓上蚤时迁

四,轰天雷凌振

五,混世魔王樊瑞

这五人首选。但是不是真的可以进呢?就要来看条件。

地煞不可无军师,天罡已经有一个军师了,不需要再有第二个。再说朱武的那些实力都是排座次之后的事,前期没法让宋江看到他的水平,而且地煞拿掉朱武,选不出谁可当老大。所以朱武不能进。

鼓上蚤时迁,天罡武将居多,技术性人才少,而且一个戴宗就压着时迁,而且小偷是被人看不起的,所以时迁还是在地煞呆着,但是排位可以往前挪几十位。

轰天雷凌镇。冷兵器时代是不会待见热兵器的。所以凌振也进不去。

混世魔王樊瑞。一个道理,地煞不可无法师,天罡有一个法师不需要再有第二个。所以樊瑞想进也进不去。但是我觉得樊瑞可以放到黄信地煞星那个位置,当地煞老二。

上面所有的人都是施耐庵原创角色。施耐庵排天罡时注重史实。历史上哪些人是天罡就是天罡,纵使二解实力不济,但他们也是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所以以上四位原创角色纵使再出色,也进不了天罡。

而只有病尉迟孙立。这个历史天罡,小说地煞的,是唯一一个地煞可进天罡的人。那只有他一人能进,那只能踢一个人。二解是一个集体,踢不掉,而且他们野战能力很强。所以进天罡也很合适。选来选取,只有在天罡最不出色的穆弘可以和孙立对调。孙立进天罡改一个星号叫“天杰星”。穆弘进地煞孙立的位置把“地勇星”改为“地究星”。

穆弘放在地煞有很多好处。地煞什么都不缺,单缺一个地主,而他是卢柴李穆四大地主中最穷的。其次与其在天罡让人诟病不如到地煞呆着,以前八骠末的水平到地煞就是领先水平。

在次,地煞宋江的心腹少,就算是有心腹,也不足以镇住那些人。而穆弘是宋江嫡系心腹,放在地煞前几足以压住后面。穆弘在地煞当领头也算是宋江厚待他。吃力最少,又可当个老大,其实是个美差。


泠朔


如果凭武力来排的话,七十二地煞里的这几位英雄有望排入天罡行列:

病尉迟 孙立

孙立:原是登州兵马提辖,精熟弓马,武艺过人,江湖上人称“病尉迟”。在弟弟孙新、弟妇顾大嫂的劝告下,为救解珍、解宝兄弟,众人联手劫了牢狱,救出了解家兄弟。孙立得知梁山人马正在攻打祝家庄,因孙立和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是同师兄弟,便打着登州兵马提辖的旗号打入祝家庄作内应,破了祝家庄。是梁山第三十九条好汉,封梁山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二名。为什么说孙立可以凭借武力排入天罡之列呢?且看孙立的战绩:单鞭大战五虎上将之一双鞭呼延灼,三十合平分秋色;大战毙杀辽国先锋寇镇远,枪、箭、鞭全面展示了孙立过人的武艺,这一仗书中不惜浓墨重彩,大事铺陈,其中招数精妙,确实是精彩的一战;战田虎手下四威将之一方琼,二十合就占得上风,后来敌阵中放暗箭射倒孙立战马,孙立仍然步战且不败;城市巷战鞭打死南国飞虎大将军张威。这些足以证明孙立的武力可以排入一流,可在八骠之列。


一丈青 扈三娘

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了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又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连夜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指婚给王英,成为梁山一员女将。梁山大聚义时,排名59,星号地慧星(或地彗星)。与丈夫王英共同担任“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后来梁山受招安后,南征北战,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被方腊部下郑彪所杀。

战绩:单捉王英,呼延灼带兵攻打梁山时,扈三娘曾用红棉套索捉住其副将彭玘。又与呼延灼交战多个回合,武艺赢得呼延灼的赞赏。后来又用红棉套索捉得关胜的副将郝思文。征辽时,扈三娘与辽国天寿公主答里孛交战,两个打成一团,王英趁机将答里孛活捉。征方腊阶段,扈三娘仍然常与王英一同作战,有活捉“江南十二神”中的“吊客神”范畴以及“杭州二十四将”之一温克让的战绩。


木婉清秋


七四二地煞星中,别的人不说有一位最有实力进入天罡星行列,而且这位好汉还是个女中豪杰,她也是水泊梁山上唯一的三位女性当中最厉害的一位,这个人不是别人,她就是“一丈青”扈三娘。

本来扈三娘是个富家千金小姐,扈家庄扈老庄主的女儿,可是命运多舛,就在她与祝家庄的祝彪定了亲事之后,原本可以如愿以偿的大婚,过生衣食无忧的太平日子,可是却由于梁山的干扰,导致一场幸福的婚姻化为泡影。貌美如花的扈三娘也从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一个你汉子。被宋江强行带到了梁山上,而且居然还委曲求全被宋江指婚嫁给了,梁山第一色魔“矮脚虎”王英,一朵鲜花就这样插在了牛粪上。




别看这个扈三娘是个富家女子,芊芊女儿身,可是她却是一个武功高强的女汉子,被扈三娘打败的何止王英一人,就连当初围剿梁山的双枪将董平都是扈三娘的擒获的,虽然是团队一起拿下的,不过主要还是扈三娘的功劳。董平这种人都能上位天罡星行列,而且排位还比较靠前,所以我认为扈三娘完全可以进入天罡星,名次就算不及董平,但是位于天罡星里面那是绰绰有余。



扈三娘两把钢刀所向披靡,挥舞起来不次于男子汉,他的武功完全在孙二娘,顾大嫂之上,而且还要拉下梁山那些不入流的货色一大截。

可惜的扈三娘这个梁山上的最漂亮的一枝花,却与“矮脚虎”王英结缘,最终跟随梁山大军接受朝廷招安,最后竟然莫名其妙的在讨伐方腊的过程中被郑彪杀死。

扈三娘能与林冲决战几十个回合也不难看出她的功夫了得,所以她最应该进入天罡星行列,其实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排名只有猫腻的,天罡星里面的一些人大部分都是沾了宋江的光,也就是说和宋江一路的基本上排名都靠前。另外还有一个规则,我发现这个排名女人必须排在自己丈夫的后面,比如说孙二娘夫妇,孙二娘就排在了张青的后面,顾大嫂排在了孙新的后面。


所以,扈三娘排在地煞星后面,也是跟王英借光了,王英武功平平,人品也不咋样,排在地煞星里面是正常,可是扈三娘就不一样,人家要那样那样行,你把这样一个女中豪杰排在了王英后面这不是扯蛋吗?

就算梁山好汉大多不近女色,但也不能这么的歧视女性吧!

我觉得扈三娘进入天罡星里面,怎么滴也得排在杨雄石秀前面。


任驰赢天下


梁山水泊一百单八将,分天罡三十六将,和地煞七十二将,普遍认为天罡整体实力远强于地煞;然而整体实力强,并不代表天罡星的所有人的个人实力都强于地煞,比如解珍、解宝两兄弟,个人认为他们的整体实力不强,位列天罡是乎有些勉强;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七十二地煞中,有哪些人的实力强于解珍、解宝:

首先是他们的老大哥,“病尉迟”孙立,孙立这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早年是登州兵马提辖,常年镇守登州,保境安民,杀得海边贼寇望风而逃;上梁山后,孙立更是大显神威,保持着单挑不败记录,甚至能与梁山五虎将之一的呼延灼打平,实力可见一斑;

然后是“神机军师”朱武,朱武是一位奇人,不仅能文能武,还精通各种阵法,另外,其兵法韬略也不可小觑;以至于不少水浒迷认为,他的能力远在吴用之上,即便他超不过吴用,至少也比解珍、解宝强吧!

另外还有“镇三山”黄信、“丑郡马”宣赞、“井木轩”郝思文、“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圣水将”单廷圭、“神火将”魏定国、“小温侯”吕方、“混世魔王”樊瑞等都是地煞中不可多得的猛将,他们的实力不会比解珍、解宝差……







小学生爱历史


我的意见是,把穆宏,雷横和解珍,解宝两兄弟从天罡星里剔除,然后,让地煞星中的孙立、朱武、黄信和扈三娘分别顶替他们的位置。

下面逐个加以说明。

穆弘这个人很蹊跷,武艺平平,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江湖上的名声也不响,上山前他只是揭阳镇的一个恶霸,见了李俊的手下张横都不敢嘚瑟。感觉他和弟弟穆春的江湖地位应该就和孔家庄的孔明,孔亮哥俩儿差不多。可是排座次时,他却位列天罡星第二十四,比原来江州老大李俊还靠前,不正常啊!要说他也贡献了不少财产,靠这个上位的,那怎么弟弟穆春才排在地煞星啊!

应该他和宋江之间有什么私下交易,他人狠话不多,没准帮助宋江阴了哪个人,才上来的,仅凭能力的话不具备天罡资格,踢出去。

雷横不但个人品行不怎么样,武功也一般,刘唐五六十合可以把他拿下,他就是沾了郓城县老乡宋江的光才上来的。看看,他和朱仝上山前同是一个县衙的都头,人家朱仝排在十二位,他排二十五位,显然是靠组织照顾情绪以及他和宋江的裙带关系才上来的,他退出天罡不会喊冤。

有人把解珍解宝这哥俩儿解释为特种兵,理由是他们原来是猎户,会爬山,据此进入了天罡。如果真是这样说的话,阳谷县可有很多这样的人呢,天罡的门槛太低了吧!而且他们还排在登州系人马的最前面,连兵马提辖孙立都超过去了。严重不正常,必须退出!


孙立原是登州的兵马提辖,和祝家庄的教师爷栾廷玉是师兄弟,而栾廷玉是水浒中的神秘高手之一。这样看来,不论军事指挥还是单兵作战能力,孙立都很突出,而椎间盘不突出。且一入伙就帮助梁山拿攻下了祝家庄,这可是梁山泊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攻坚战啊!孙立也等于是立过大功,交了很大一份投名状的人,这样的人只给安排进地煞,让人寒心,齿冷啊!

神机军师朱武是个胸中有蓝图,脚底有计划的主,是个有大局观的人。一出场就用苦肉计救了陈达,而且他确有韬略,会排兵布阵。梁山招安后兵分两路攻打方腊,而朱武一直追随者卢俊义攻山破寨,相当于卢大帅的参谋长。这可是人才啊,他排在地煞的首位,好像有点儿“宁做鸡头,不当凤尾”的味道,完全有能力可以进入天罡。

黄信也是科班出身,做过青州城的兵马都监。位列五虎之一的双枪将董平不也才是一位兵马都监吗?况且黄信也是很早就跟着秦明,花荣等人上梁山的人,也算是宋江的嫡系,不知为何要把他安排进地煞,最大的可能就是为了平衡派系关系,但他确实有能力排进天罡。


最后说一下色艺双绝的扈三娘。当然,对她的武艺无需捧得太高,曾十余回合被就林冲拿下,考虑到当时交手的时候她打过两仗,气力上有些吃亏,但至多也就二十合的水平。把她排进天罡主要还是考虑里面得有个妇女代表啊!顾大嫂和孙二娘形象欠佳,有碍瞻观,武艺也不如扈三娘,她应该上。

不过,不管想法如何,既然一百零八人是上应天星,那就是早有安排,也甭管到底是宋江还是施耐庵安排的,已经很难改变了,石碣上也刻着呢!


田获三狐



梁山一百单八汉,分天罡和地煞之别,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跟历朝历代的功臣排名一样,梁山的座次排名也一直备受争议。

要知道,功臣排名这东西,不跟数学题一样,钉是钉,卯是卯,分数由高到低,一目了然。他是个作文题,要打多少分,有很大的弹性空间,你自以为文采斐然牛逼朝天,不给个一百分都对不起你,但阅卷老师一句“跑题了”,给你个鸭蛋,你也没辙。所以,需要具体事例细细分析。

天罡和地煞的座次排名并是靠个人武力和功劳来的,就跟评将军一样,要考虑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的考量。可以摆到桌面上的因素很多,有资历、武功、功劳、人望,等等。桌面下的考量也有,比如山头平衡,领导个人好恶等等。

梁山这个大山头是由许多小山头组成的,细细推究,大的山头大约分为四山四帮,四山是二龙山、少华山、桃花山和清风山,四帮分为郓城帮、江州帮、登州帮和朝廷军官帮。

而天罡头领中,占比最大是宋江的班底郓城帮和以大刀关胜为首的朝廷军官帮,其次是鲁智深和武松为代表的二龙山和李俊的江州帮。

我们拿几个典型的例子分析一下。

朱仝,郓城帮的,上山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劳,武力也不是出类拔萃,上梁山前也只是一个都头,但他排名却在鲁智深等人之前。盖因梁山两任头把交椅晁盖和宋江都被他救过,这么大的恩情,想不入选都难。

柴进,上山后除了救卢俊义,就也没有多大功劳,但他身份尊贵,是前朝皇室后裔,而且在王伦时期就暗暗资助梁山,山上多位头领受过其恩惠,比如宋江、林冲还有武松等人,相当于梁山的恩人,所以也得位列天罡。

李应,功劳也不大,但他是梁上的地头蛇,需要借助他与周边百姓搞好关系,也利于开展情报工作,可谓借了地利因素。

不一一展开列举。

地煞头领中,我认为凭武力、功劳和上山前的地位,最应该入选天罡的是登州帮的首要人物孙立,他不但没入选,地煞中反而只排到第三,这对他个人来说是个羞辱,事实上,登州帮基本处于全面被打压的地位。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其为了上梁山不择手段。梁山前期的口号是聚义厅,后期是忠义堂,都有一个义字,也就是说对兄弟要讲义气。可孙立呢,为了上梁山,竟然献上了一条毒计,甘愿主动当卧底里应外合出卖了其同门师兄弟栾廷玉,注意,他不是被逼无奈,而是主动献计投靠的。虽然当时梁上借用这条毒计攻破了祝家庄,功劳肯定给记上,但为了个人目的连师兄弟都出卖的人,谁又敢倾心相交呢。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登州帮的头领孙立排在地煞,而他的手下解珍解宝却上了天罡,这恐怕就归为领导的艺术了,“分而化之”,对登州帮如此,对实力庞大的江州帮也是如此,江州帮最有声望的李俊,排名反而在穆弘的之后。总之,打击其余山头最有声望的老大,然后拉拢老二,让整个山头分化,形不成一股统一的力量,这就是一种斗争的技巧了。

另外,朱武的智谋不在吴用之下,也应该位列天罡,但他却没能入选,一是没有过硬的功劳,二是上山前与诸位头领没有私人情谊,三是少华山存在感不强,但给他地煞的头一位,也算是一种肯定,鸡头有时比凤尾要强嘛!


仓土


杜迁、宋万、朱贵这三名梁山元老,不看实力,我认为至少应该有一个进天罡36星的。

林冲当初杀了王伦之后,并没有想理所当然的当老大,而是谦虚的让给晁盖等人。而晁盖,特别是吴用这个人,一番假意推辞后,稳稳当当的坐了一二三的位置。按常理来说,你不让林冲坐第二也应该第三吧,活生生不要脸的把顺着林冲的人情坐了前三。

之后,对于其他人座位的排定,就更加不合理了。梁山的座位,晁盖等人上山、王伦死前,第一是王伦、第二杜迁、第三宋万、第四林冲、第五朱贵。而王伦死后,在林冲的主张和晁盖等人的半推半就之下,晁盖坐了第一,吴用坐了第二,公孙胜坐第三。

晁盖三人一看转眼自己人霸占了前三位,为了服众,坚持让林冲坐第四。这时候,杜迁和宋万心想“自身本事低微”,于是顺人情请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分别坐第五到第八位。如此说来,要是杜迁和宋万等人当时坚持坐林冲后面,刘唐他们也是无话可说的,毕竟一来没有比试过武艺,二来谁规定的一定要以武艺论排位?第三他们是梁山开山元老。

但是,杜迁、宋万和朱贵心知肚明,分别坐了最后三个位置。就这么莫名其妙被一帮新来的给挤兑了。当初被梁山压制得一年多没鱼可打的阮家三兄弟,一个个扬眉吐气,一上山就坐了前面。

如果晁盖和宋江真做事公平的话,梁山元老三人里,至少有一个进天罡才对,比如解珍和解宝,他们凭什么进天罡?谁证明过他们武艺很了得?还是贡献很大了?

如此看来,王伦当初拒绝他们是有道理的。如果王伦在,也会慢慢的被踢到地煞中游里去的。吴用的排前面,说明了梁山评判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不会武功,但你够阴够损的,也是个人才。





戴草帽的小老鼠


梁山排座次,不是单纯按照武力,而是兼顾了派系和功能性,其实给人排名是最难的,不像考试打分名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不然也不会搞出天降石碣的办法来。

如题所问,哪些人有实力位列36天罡,拼的是实力,就不考虑派系和之前的地位了。

第一个应该进入天罡却没有进的是病尉迟孙立。他排名尚且在地煞的第三位,如果按武力和贡献排,他是最亏的。是他主动投靠梁山,作为内应让梁山顺利的拿下了祝家庄,与呼延灼打几十个回合能平手并不落下风。论职位,他是朝廷的兵马提辖,比一些小吏强多了。可能是天罡中的马上战将太多了,还有需要照顾的人,所以,孙立屈就地煞。而他的小弟解珍、解宝能名列天罡也是靠他的加成。幸运的是,征讨方腊之后,梁山人去之七八,而孙立和弟弟孙新都得生还。论武功马军中,他不会比五虎将中的呼延灼和秦明差很多,一定比美髯公朱仝、扑天雕李应、九纹龙史进和没遮拦穆弘强,水平再差也应该和青面兽杨志、 金枪手徐宁和急先锋索超相当,步战里除了花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二郎外,都不会是他的对手。水军是特殊兵种就不说了。

第二个有实力进入天罡的是地煞的第一位,神机军师朱武。在少华山落草时候并没有展现出他神机军师的才能,而并入梁山他好像有了用武之地,作为梁山实际上的副军师(公孙胜是法师),他的才能特别是对阵法的精通,实际上超过了落第秀才智多星吴用。按实力和作用,能进天罡。

这两个人是毫无疑问有实力的,但由功能性和派系的差别而没有成为36天罡之一。

按照天罡排名,给我的感觉水军头领有点多了,虽说八百里湖泊,但水军并不需要防守那么大面积,在防守战中也并没有成为作战的主力。李俊、阮氏三雄、张横张顺兄弟,拿掉两个应该没问题,其实他们也不一定会训练正规的水军,除了打渔的就是劫道的,所以后来与方腊的正规水军作战吃了大亏。如果他们之中拿掉两个,我想会是阮小七和张顺。阮氏三雄是晁盖的老班底,得给点面子不能全拿下,张横是哥哥,不能排弟弟后面,李俊对宋江有大恩,得保。那么顶上来的是谁呢,我认为其中一个应该是给神医安道全,在梁山中,安道全应该是功能性最强,也是最有用处的人,当兵打仗谁都保不齐有马高镫短,安道全排进天罡,不会有人不同意。另一个安排上来的我认为应该是一丈青扈三娘,有体现了结合妇女干部的政策,呵呵。她武力不弱,长的也漂亮,如果让她进天罡估计也没人反对。但是那个时代,她不可能排到自己丈夫矮脚虎王英前面。其实排名地煞里她也比较靠后,她的手下败将好多都排到了他的前面。


还有一个人,我认为按功劳和实力是可以进天罡的,那就是倒数第二名的鼓上蚤时迁,他打探消息一绝,和他相比戴宗只是腿快传递消息。他盗取徐宁的宝甲,徐宁才上山破了连环马。火烧大名府就卢俊义,给梁山立了汗马功劳,因为没有后台和出身不好,排名时候竟然比白日鼠白胜还靠后。

刚才说的孙立和朱武,可以替下解珍和解宝。安道全和扈三娘提辖张顺和小七;那么时迁替下谁能,我认为会是插翅虎雷横,你们认为呢?欢迎留言、关注、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