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前的鼠疫,华侨医生发明“伍氏口罩”,给清政府“长脸”

瘟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用耗费一兵一卒,就能使一个国家走向衰弱。中国也曾经历并战胜过这样特别的战争。

时光倒流至一个世纪前,正值辛亥革命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鼠疫悄然来袭,肆虐了整个东北地区。起初,人们还不以为然,殊不知,这一场空前的大灾难却夺走了六万余人的性命,给本就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又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霜。

然而幸运的是,出现了一位华侨医生名叫伍连德,以精湛的医术,在六个月多月里结束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个世纪前的鼠疫,华侨医生发明“伍氏口罩”,给清政府“长脸”

疫情从何而来?

​此次鼠疫的源头为俄国远东境内的土拔鼠,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到了人的生命。一旦感染,鲜少有人能够安然存活。即便是如今科技发达的21世纪,也很难跨过一道坎。1910年,两个中国伐木工人从俄国回到中国境内,几天后,两人以及同住的房客都相继死去,都发现了他们有发烧、咳嗽、吐血等相同的症状,并未查明病因,更没能预知到事情的严重性。

土拨鼠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一个世纪前的鼠疫,华侨医生发明“伍氏口罩”,给清政府“长脸”

经过人们的精细加工,土拨鼠的皮毛变得极为热销,其成色甚至能同稀有昂贵的貂皮媲美。市场需求量也不断暴增,供不应求,价格也毫不客气地翻了好几倍。人们为了生计,这样的赚钱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不择手段地进行捕猎,大规模捕杀的行动也自此开始了,鼠疫本只在鼠之间相互传播,由于猎人们的捕杀和食用,逐步导致了鼠疫向人类传播。

一个世纪前的鼠疫,华侨医生发明“伍氏口罩”,给清政府“长脸”

当时医疗条件还很落后,不仅没能短时间研制出特效药,起初更没有得到人们及政府的重视。直至1910年12月下旬,感染人数突破百人,每天人数倍增,引起了人民的恐慌与不安,这时的清政府才开始明有了危机感,慢慢地重视来。

沙俄和日本也束手无策

当时日本与俄国政府以保护侨民为理由,威胁晚清政府,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疫情,将不准中国人进入东北参与防疫。为了使晚清出洋相,俄国更是对这场鼠疫更是夸大其词,竭力向世界强调晚清政府的无能与落后,说中国不像文明国家俄国那样有应付这种突然灾难的能力。唯有俄国才有能力和技术控制疫情。但是如果将防疫大权交与日俄,更等于交出东北主权。

这时,华侨医生伍连德得知了这一消息,俄国的行为让他愤怒不已,毅然决定回来支援,证明我国实力,这也意味着只要踏入疫区东北,自己也算是到了死亡的边缘,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国难当头,舍一己之私,造福的可能是成千上万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存亡,伍连德还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东北,开启一场与死神的激烈战斗。

一个世纪前的鼠疫,华侨医生发明“伍氏口罩”,给清政府“长脸”

他进行了死亡人尸体解剖、老鼠解剖等等一系列实验,发现这次鼠疫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开来的。若要阻止传染,就要必须防止飞沫在空气中的流动,将健康人员与染病隔离开。不巧的是,正逢年关,很多外地务工人员回家,流动人口也增加了不少,东北地区的铁路工程又十分发达,大大加大了飞沫传播的可速度与能性。

伍氏口罩面世

伍连德便设计出了一种双层纱布口罩,用两块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价格低廉,大多数人们也都可以承担得起,而且简单易戴,很快就在全国都推广开来了,感染人数也因此大幅度减少,直至没有,这个口罩对这次鼠疫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伍连德,将这个口罩称为“伍式口罩”。

一个世纪前的鼠疫,华侨医生发明“伍氏口罩”,给清政府“长脸”

但是对于因鼠疫去世的人,该怎么处置呢?那时候火化还没有被广大群众认可,觉得死者为大,都采用埋藏的方式来处理尸体。而伍连德凭借直觉,感觉鼠病菌在地面上也可以存活的,但是他当时并没有时间去做实验证明这一点。后来俄罗斯专家果然证明了这一点—在哈尔滨严冬的极低的温度下,肺鼠疫的病菌至少能存活3个月。并采取了火化措施。

一个世纪前的鼠疫,华侨医生发明“伍氏口罩”,给清政府“长脸”

在伍连德以及全国人民共同与死神战斗的六个月后,终于在这场百年难遇的鼠疫中取得了胜利。华侨医生伍连德功不可没,挽救了无数生命,保护了东北主权,给清政府“长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