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俐對女兒進行"哭聲免疫法"訓練,最後結果如何?她表示很後悔

馬伊琍是好媽媽,她在對待自己的孩子上,也是出了名的母慈女孝。

但在育兒上,卻也有犯過很大的錯誤。

這個錯,直到現在,她還曾不止一次的後悔過。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那就是她曾經用哭聲免疫法訓練過她的大女兒愛馬。

馬伊琍說雖然用這個方法,兩天就能成功讓女兒學會睡整覺。可在孩子大點的時候,睡著後她總會醒一次,哭著拍手求抱抱,發現沒人理之後只好再哭著睡著。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馬伊琍堅持認為她在黑暗中能夠很快入睡,無視女兒需要幫助的請求,讓孩子在長大後都很難忘記這些哭啼的夜晚。這種煎熬於愛馬於她於全家都是巨大的折磨。

最後她及時聽媽媽的勸,把愛馬的床緊挨著自己的大床。半夜醒來就伸手拍拍她,從此馬伊琍和愛馬都睡得無比踏實。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後來,她反思:

“昨晚,妹妹非要睡在我身邊,一會兒就呼呼的...姐姐小的時候特別依賴我,總想讓我摟著睡到天亮,而我在愚蠢的獨立育兒理念影響下,堅持在她睡著後,哪怕自己睡著了也會半夜醒來把她抱回小床...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所以,她表示真的很後悔。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孩子成長路上,如何避坑,真的太重要了。

因為,我們是用自己的孩子在試錯,錯了,往往帶來的影響很大。

哭聲免疫法,讓父母們的內心更受煎熬,增加了孩子的無助。 在生活中。孩子的哭鬧、發脾氣,是個讓很多父母困擾的問題。尤其在公共場合,孩子的哭鬧,讓父母覺得很惱火、焦躁,只想趕緊哄著孩子別哭或者孩子怎麼哄孩子還是哭,就只好由著他哭好了,有的父母還會跟孩子講道理,希望孩子不要無理取鬧。

什麼是哭聲免疫法?

簡單來說,哭聲免疫法,就是訓練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方法。可以讓孩子乖乖睡覺,也可以通過逐步的訓練,讓孩子變成一個少哭鬧、乖巧懂事的嬰兒。

這套理論來自美國一個叫華生的心理學家。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華生的理論依據是來源於她的一個實驗。他在一個叫艾伯特的小男孩身邊放很多小白鼠、小兔子等毛茸茸的小動物,先讓他與動物接觸。

然後他在艾伯特和動物相處時,發出刺耳的聲音,嚇的艾伯特哇哇大哭。

經過幾次以後,艾伯特看見動物就會開始恐懼並大哭。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華生對這個結果非常興奮,並由此得出結論,人的行為是可以被訓練的。

提出"哭聲免疫法"的華生,並沒有把他的孩子培養成精英。相反,大兒子雷納三十多歲時自殺,女兒也多次自殺,另一個兒子成為流浪漢。這種影響甚至曼延到了第三代,外孫女醺酒,有嚴重自殺傾向。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馬伊俐在愛馬身上得到的領悟,在妹妹身上就不再犯錯了。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好在這一切都還不算晚,及時的糾偏。更多的陪伴與成長,還是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的。

孩子的成長,成也母親,敗也母親。可見,母親的素養,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然而,很多媽媽都是第一次當媽媽,不知道怎麼照顧小孩,不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成績不好怎麼辦,早戀了怎麼辦,叛逆了怎麼辦。都想做一個好媽媽,但要選擇合適的方法,不要像馬伊琍一樣,選擇錯了方法,對孩子和自己都沒有好處。

那麼,什麼樣的媽媽,才是理想的媽媽?才會帶給孩子愛,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呢?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裡面都有體現。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在這本書裡尹老師對孩子是那樣的溫柔有耐心,尤其懂得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真正的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獨立個體來看待。從她身上能學會很多東西,並試著用新的方式和自己的孩子相處。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這本書上的內容非常的實用,可以為你打開另一扇窗,讓你知道育兒原來是一件這麼美妙有趣,又講究方式方法的事。分析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也給出了很多方法。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培養一個好孩子,不僅是對家庭負責,也是對民族發展負責,對未來社會負責。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當我們手上有一塊玉石時,我們必須做得正確。

馬伊俐對女兒進行

這本書,就能讓你明白管教孩子遇到的"世紀難題",謙虛點,沒有人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會永遠的一帆風順,何不自我反省一下,建立起良好的家庭親子關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