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俐对女儿进行"哭声免疫法"训练,最后结果如何?她表示很后悔

马伊琍是好妈妈,她在对待自己的孩子上,也是出了名的母慈女孝。

但在育儿上,却也有犯过很大的错误。

这个错,直到现在,她还曾不止一次的后悔过。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那就是她曾经用哭声免疫法训练过她的大女儿爱马。

马伊琍说虽然用这个方法,两天就能成功让女儿学会睡整觉。可在孩子大点的时候,睡着后她总会醒一次,哭着拍手求抱抱,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马伊琍坚持认为她在黑暗中能够很快入睡,无视女儿需要帮助的请求,让孩子在长大后都很难忘记这些哭啼的夜晚。这种煎熬于爱马于她于全家都是巨大的折磨。

最后她及时听妈妈的劝,把爱马的床紧挨着自己的大床。半夜醒来就伸手拍拍她,从此马伊琍和爱马都睡得无比踏实。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后来,她反思:

“昨晚,妹妹非要睡在我身边,一会儿就呼呼的...姐姐小的时候特别依赖我,总想让我搂着睡到天亮,而我在愚蠢的独立育儿理念影响下,坚持在她睡着后,哪怕自己睡着了也会半夜醒来把她抱回小床...那时候的育儿理念多是从小训练独立啊延迟满足啊挫折教育啊,现在看全是胡扯...”所以,她表示真的很后悔。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孩子成长路上,如何避坑,真的太重要了。

因为,我们是用自己的孩子在试错,错了,往往带来的影响很大。

哭声免疫法,让父母们的内心更受煎熬,增加了孩子的无助。 在生活中。孩子的哭闹、发脾气,是个让很多父母困扰的问题。尤其在公共场合,孩子的哭闹,让父母觉得很恼火、焦躁,只想赶紧哄着孩子别哭或者孩子怎么哄孩子还是哭,就只好由着他哭好了,有的父母还会跟孩子讲道理,希望孩子不要无理取闹。

什么是哭声免疫法?

简单来说,哭声免疫法,就是训练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乖乖睡觉,也可以通过逐步的训练,让孩子变成一个少哭闹、乖巧懂事的婴儿。

这套理论来自美国一个叫华生的心理学家。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华生的理论依据是来源于她的一个实验。他在一个叫艾伯特的小男孩身边放很多小白鼠、小兔子等毛茸茸的小动物,先让他与动物接触。

然后他在艾伯特和动物相处时,发出刺耳的声音,吓的艾伯特哇哇大哭。

经过几次以后,艾伯特看见动物就会开始恐惧并大哭。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华生对这个结果非常兴奋,并由此得出结论,人的行为是可以被训练的。

提出"哭声免疫法"的华生,并没有把他的孩子培养成精英。相反,大儿子雷纳三十多岁时自杀,女儿也多次自杀,另一个儿子成为流浪汉。这种影响甚至曼延到了第三代,外孙女醺酒,有严重自杀倾向。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马伊俐在爱马身上得到的领悟,在妹妹身上就不再犯错了。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好在这一切都还不算晚,及时的纠偏。更多的陪伴与成长,还是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的。

孩子的成长,成也母亲,败也母亲。可见,母亲的素养,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然而,很多妈妈都是第一次当妈妈,不知道怎么照顾小孩,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成绩不好怎么办,早恋了怎么办,叛逆了怎么办。都想做一个好妈妈,但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要像马伊琍一样,选择错了方法,对孩子和自己都没有好处。

那么,什么样的妈妈,才是理想的妈妈?才会带给孩子爱,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呢?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里面都有体现。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在这本书里尹老师对孩子是那样的温柔有耐心,尤其懂得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真正的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独立个体来看待。从她身上能学会很多东西,并试着用新的方式和自己的孩子相处。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这本书上的内容非常的实用,可以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让你知道育儿原来是一件这么美妙有趣,又讲究方式方法的事。分析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也给出了很多方法。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马伊俐对女儿进行

这本书,就能让你明白管教孩子遇到的"世纪难题",谦虚点,没有人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会永远的一帆风顺,何不自我反省一下,建立起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