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兩個宋,一個是劉峪的,一個是趙匡胤的,為何劉宋短命,而趙宋延續那麼久?

只讀帖不評論


劉宋處於漢亡之後的小南北朝,而趙宋處於唐亡之後的大南北朝。

1、先說劉宋

東漢時期,我國的世家大族開始形成,並開始左右各王朝的朝政和歷史的走向,劉宋就是在這一階段出現的。

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導致了我國古代的第一次衣冠南渡,而東晉的建立便是晉朝皇族和世家大族聯合的結果,“王與馬,共天下”指的便是這樣一個局面。

於是,皇權在這一時期變得不再至高無上,自從曹丕、司馬炎先後導演了禪讓大戲之後,權臣和悍將們都摸到了取得皇位的門道,這便是這一時期皇權更迭頻繁的原因所在,也是劉宋國祚短暫的根本原因。

從本質上來說,東晉~宋~齊~梁~陳,其統治階層並沒有大變,變的只是皇帝的姓氏而已。

公元589年,隋朝滅南陳,我國自漢朝以將的帝位傳承終止於南陳,而另一個全新的時代拉開帷幕,這便是從北魏肇始的隋唐時代。

劉宋自公元420年從東晉取得帝位,到公元479年禪位於蕭道成,不到60年的時間。

但我們如果把東晉和南朝看為一體,從西晉建立的265年開始算起,至南陳滅亡,則有324年的時間。

2、再看趙宋

唐朝滅亡之後,遼宋南北對立。

與之前的南北朝時代相比,南北對峙的範圍擴大到了長城以北,可以稱為大南北朝。

趙宋的國祚之所以延續時間長,根本原因是根除了權臣和悍將篡位禪讓這一“傳統”。

宋朝時期,科舉大興導致文人士子眾多,這為趙宋提供了大量的官僚後備軍,而宋朝以科舉選官消除了世家大族產生的土壤。

唐朝之時,世家大族依然勢力龐大,唐末的“牛李黨爭”便是世家與科舉取士之爭。

宋朝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官政治”,並且以文抑武,根除了武人篡位的可能。

此外,趙匡胤撤了宰相可以“坐而論道”的椅子,並以樞密使分宰相軍權,以三司使分宰相財權,杜絕權臣篡位之路。

因此,在宋朝沒有權臣篡位的擔憂,同時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使忠君思想深入人心,這便是宋朝國祚綿長的根本原因。

若非宋朝軍力孱弱,只想以“歲幣”換和平,最終被元朝所滅,其國祚怕是要更長。

從960年趙宋建立開始,至公元1279年被元朝所滅,共319年,這個數字與西晉到南陳的時間相當,歷史有時候真的充滿了巧合。


心向青山


劉裕所創立的宋,在南北朝時期,屬於地方政權,並沒有一統全國,所以只能算是半壁江山。而且幾十年的時間就被齊國給取代了,所以劉宋王朝在歷史上的地位,是比不上趙宋的。趙宋就是趙匡胤建立的王朝,他延續了兩百多年,是封建社會的一個新高峰,這兩者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那麼為什麼劉宋王朝那麼短暫,而趙宋王朝如此漫長呢?江湖小曉生認為需要從王朝建立的前因後果說起。


第一,劉裕本是北府兵出身,講究建功立業的大道理。

北府兵可以說是東晉時代的一個標誌性產物,因為它的出現,使得東晉王朝只有貴族做官的傳統被打破了。謝玄創立了北府兵以後,告訴眾人,只要是有軍功的人,都能夠被提拔。這其中最出色也是最優秀的一位將領就是劉牢之了。他憑藉自己的努力,不斷建立戰功,最終成為北府兵的代表人物,而劉裕正是在劉牢之帳下為官。可以說劉牢之的一生,給了劉裕非常多的啟示,他分明看到劉牢之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王朝,可是他卻因為性格上的懦弱,放棄了最好的機會,最終被桓玄拉下馬。所以劉裕不想出現這種情況,他自己創業以後,堅決不依靠這些貴族,而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他建立的王朝是一個軍功王朝。他手下人只要有軍功,就能被提拔,多高的官位都行。

第二,趙匡胤是北周明君柴榮的屬下,卻在陳橋發動兵變。

趙匡胤本身是一位將領,在柴榮手下為官。柴榮堪稱五代最優秀的皇帝,但是這位皇帝去世的太早了,這就讓其他人得逞了。趙匡胤知道柴榮去世以後,在陳橋發動兵變,將北周王朝推翻,建立了自己的趙宋王朝。這只是第一步,隨後他帶兵南下,滅了南唐以後,基本一統天下,成為了北宋開國皇帝。因為他是武將出身,所以他擔心自己手下的將領們會像他一樣,將趙宋王朝推翻,於是他選擇杯酒釋兵權,將這些人都給遣散回家享福了。這麼一來就杜絕了武將謀反的事情,而劉宋王朝的終結,恰好就是因為武將謀反。


第三,劉義隆北伐的失敗,是劉宋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讀辛棄疾的詩詞,會讀到一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倉皇北顧。其實說的就是劉宋王朝第二代君主宋文帝劉義隆。他也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君主,當政期間,國家內部繁榮昌盛,出現了短暫的盛世。可是他立志要一統天下。於是不斷髮動北伐戰爭,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最終使得劉宋王朝國力消退,國家內部一片混亂。國家沒錢了,自然是一片混亂了,就連皇帝的帝位都是頻繁更換人選,這就給了權臣蕭道成這個好機會了。蕭道成本來是不想造反的,可是劉宋王朝這些個小皇帝太不像話了,如果國家內部沒有人好好打理一下的話,那吃苦的永遠是老百姓。所以如果沒有劉義隆貿然出兵的話,劉宋王朝也不會那麼快就滅亡。

第四,趙宋王朝忍辱負重,這才活了下來。

跟劉宋王朝比起來,趙宋王朝就沒有血性多了。因為他們不敢跟對手打仗,每次打仗都會輸,而且他們的武將地位都太低了,完全不是人家的對手。不過他們會熬啊,能夠把對手一個個都給熬死。比如說他們第一個對手大遼,原來可是非常強勢的一個國家,甚至要南下侵吞大宋,後來就被宋朝給熬死了。接替大遼的大金也是一樣,在南宋和蒙古人的夾擊之下,也慘遭滅亡。也有他們熬不死的,比如說西夏,他們就拿人家沒有辦法。為了保證和平,他們每年都要給這些鄰國大量的錢財,就跟保護費沒什麼區別。這也是他們的生存法則,能拿錢解決的事情,都不算事情。所以他們延續了兩百多年,其實我覺得宋朝真正有意義的時代是在北宋中期,那是政治文明高度發達的一段時間,湧現出了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蘇軾等一大批千古文人,實在是難能可貴。

總結:劉宋生不逢時,趙宋有前車之鑑。

其實劉宋王朝並沒有統一的規劃,對軍隊也沒有相應的剋制,所以才導致了權臣亂政的現象發生。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東晉時期的亂象延續了下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齊國不也一樣嘛,二十多年就被梁武帝蕭衍給取代了。而趙宋時期則完全不同,他們有唐朝這麼一個好例子在前面,制度方面也逐漸完善了,對軍隊的管理比過去不知道強了多少倍,所以他們存活時間長,也是有原因的。


江湖小曉生


我們知道,歷史上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是趙匡胤的宋朝,趙宋又分為北宋和南宋,都是處於南方的漢人主體政權,趙宋延續時間非常久,是中國古代延續時間最長的朝代之一,並且知名度極高。




在南北朝時期,也有一個宋,是漢朝皇室後裔劉峪建立的,也是南方的漢人主體政權,疆域和趙宋差不多,另外有一點神類似的巧合,就是劉宋時期,北方出現了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北魏,趙宋時期,北方也出現了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契丹和金。



可以說,不管從主體,文化,疆域,以及當時的大環境,劉宋和趙宋都極為相似,但是我們知道,結果就是,劉宋沒多久就被齊,梁,陳取代,繼續與北方平分秋色,相互對立,而趙宋卻一脈相傳,自己持續了很長時間跟北方對立。


其實,齊,梁,陳也相當於是南方漢族主體政權的延續,只不過是國號和皇帝改變了而已,南宋也是北宋的延續,但是國號和皇帝沒有變,如此而已。

因為兩個宋朝面對的大環境是一樣的,都是北方遊牧民族崛起之時,北魏和劉宋都是實力相當,誰也滅不了誰,契丹和趙宋也是實力相當,誰也滅不了誰。



所以,劉宋短命,趙宋長命的根源不是出在外部,而是兩個宋朝自己內部的原因。

劉宋時期沒有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當時武人統治天下造成的威脅沒有解除,而趙宋解決了這個問題。





趙匡胤自己是武人,掌握著兵權,是可以割據一方的藩鎮,當時後周皇帝柴榮死後,趙匡胤就趁著人家孤兒寡母,在陳橋黃袍加身,發動兵變,取代了後周的改革成果,建立宋朝。立國不久,他就思考了一箇中國幾千年來始終紛亂不休的一個根源問題,那就是武將專權。武將專權就是容易造成政局動盪,改朝換代頻率也因此變高,於是他策劃了一出好戲,杯酒釋兵權,那掌握實權的軍官和藩鎮回家養老去,開始了文人士大夫治理天下的時代。



自從喝完了幾杯酒,武將威脅的隱患終於解除。趙宋靠一群文人延續了很長時間。而劉宋的命運則是被手下的武將改成了齊,梁,陳。宋齊梁陳加起來差不多也相當於北宋和南宋了。


只讀帖不評論


劉裕的宋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經歷宋—齊—梁—陳。而同期中國北方還是被其他的小國統治著,政治動亂,南北朝時期腐敗,禮樂崩壞,小國之間經常上演著吞併的事件發生,史書上都很少記載,太亂了,趙匡胤的宋是五代時期之後,趙匡胤結束了各地戰爭統一了中國南部,北方有遼,西夏和金。由於宋相對重文輕武,重視文化的發展,所以統治期間很少有起義事件發生,北方的各國宋打不過就和親送錢,即使打贏了也送錢,打遼國就是這樣的。實在打不贏就跑,趙構跑到江南去建立了南宋,偏安一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