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突然驾崩,两位老臣想尽办法搜寻一重金属,挽救了明朝

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后人称之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崇尚武力,他在位期间,为了稳固北方并开拓疆土,曾经带兵五次征伐蒙古,并取得了累累战果。

据说,蒙古人听到朱棣的名字,比听到朱元璋的名字还要害怕。可是朱棣在第五次出征蒙古的时候,却没能活着回来。

虽然朱棣在位期间实行了很多暴政,但相比于明朝后来的皇帝,朱棣也算是一位亲力亲为的明君。要知道,朱棣第五次出征蒙古时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但是他依然骁勇善战,并带领军队取得不朽的战绩。

朱棣突然驾崩,两位老臣想尽办法搜寻一重金属,挽救了明朝

图片: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剧照

朱棣的年龄本来就不小,身体素质肯定不如年轻人,但依然坚持带兵出征。经历了长时间的奔袭和征战,朱棣终于在班师回朝的路上病倒了。

当军队到达榆木川的时候,朱棣的身体非常虚弱,原来一直强撑着的他再也坚持不住了。这时,朱棣身边的两位大臣杨荣和金幼孜见状,立马代替皇帝下了一道军令,将军队里的所有金属锡全部上交。

其实在军队里,金属锡非常常见,很多士兵喝水、吃饭用的水杯、水壶,都是用金属锡做成的。得到军令后,军队里的所有士兵便把自己的锡壶、锡罐等,所有含金属锡的物品全部送到了朱棣的帐里。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朱棣病重,生命垂危。两位大臣为何费尽心思收集金属锡,他们俩有什么目的呢?

朱棣突然驾崩,两位老臣想尽办法搜寻一重金属,挽救了明朝

杨荣和金幼孜两位老臣作为明朝的朝廷重臣,深知明朝的宫廷斗争多么残酷。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并效仿古代君王的做法,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了很远的地方做藩王。

朱元璋这样做,一是不想让外姓人做大做强,二是防止自己的儿子们自相残杀。藩王们坐镇一方,拥有自己的军队。朱棣被册封为燕王,在北平期间,朱棣做事谨慎,处处小心,并多次奉命参加一些军事活动。

在北伐的时候,朱棣跟徐达将军立下了不少战功。朱棣的骁勇善战,让他在军队里获得了很大的影响。

朱棣突然驾崩,两位老臣想尽办法搜寻一重金属,挽救了明朝

大明的接班人本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朱标拥有极高的威望,深受朱元璋的器重。可不幸的是,朱标因为风寒去世了。失去了长子,朱元璋心目中的第二位接班人就是朱棣。

因为朱元璋认为,朱棣的骁勇善战和自己非常相似。但朱元璋的这一想法却受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大家普遍认为,让朱标的长子登基比朱棣更有合理性。最后朱元璋便决定,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储君。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便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朱允炆称帝后,看到日益壮大的各大藩王,他心里非常担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朱允炆实行了很多削藩政策。

看到其他藩王陆续被削,朱棣心里明白,自己肯定也会任人宰割,逃不过皇帝的黑手。并且朱棣心里也有做皇帝的野心,于是朱棣便决定密谋造反,把本属于自己的皇位夺回来。

朱棣突然驾崩,两位老臣想尽办法搜寻一重金属,挽救了明朝

朱棣天生英勇善战,而且又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在靖难之役中大获全胜,成功夺回皇位,占领了南京。登位称帝后,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彻底消灭元朝的残余势力,并进一步开拓疆土。

于是朱棣五次征伐蒙古,可是最后却在征战途中去世。当时,朱棣突然驾崩的消息,在军队中只有三个人知道,其中包括朱棣的两个内阁重臣杨荣和金幼孜,另外一个是宦官马云。

他们经过一番商议,决定隐瞒朱棣驾崩的消息。这两位大臣足智多谋,做事勤勉,决定隐瞒皇帝的死讯是有原因的。

朱棣突然驾崩,两位老臣想尽办法搜寻一重金属,挽救了明朝

首先,朱棣的大军这时已经在草原上奔袭征伐了五个月了,已经经历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战斗。军队整体疲劳困顿,因为没有发现蒙古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的踪影,朱棣大军才决定班师回朝。

如果朱棣在回师路途中驾崩的消息传出,尤其是被蒙古人发现,蒙古的部落肯定会全力追击,到时候这支大军可能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而且这个消息在军队里流传之后,也会造成军心大乱,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杨荣和金幼孜两位大臣才决定隐瞒朱棣驾崩的消息,让身处关外的军队顺利回朝。

朱棣突然驾崩,两位老臣想尽办法搜寻一重金属,挽救了明朝

另一个原因,也是两位大臣最为担心的,朱棣驾崩的消息一旦传到朝廷,他的两个儿子很可能会自相残杀。

朱棣在世时,已经认定了他的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但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也对皇位蠢蠢欲动,在长子被封为太子的时候,朱高煦已经被封为藩王,藩国地处云南,可朱高煦并不甘心做一个藩王,迟迟不肯前往云南。

他认为自己在靖难之役中作战勇猛,取得了不少战功。因此他一直留在南京,并寻找机会夺取皇位。

后来朱棣发现了朱高煦有谋权篡位的企图,于是改封朱高煦在乐安州,并命令他立刻前往。可朱高煦哪里能放得下他的野心,虽然到了封地,但他却依然谋划着造反。

杨荣和金幼孜深知,如果朱高煦得知朱棣驾崩的消息,他肯定会带兵夺权篡位。

朱棣突然驾崩,两位老臣想尽办法搜寻一重金属,挽救了明朝

可军队目前身处关外,离京城还有大约两个星期的路程。皇帝驾崩可不是小事,怎么能轻易瞒住全军上下呢。

另外更让两位大臣担心的是,当时正是七月中旬,天气非常炎热。如果皇帝的尸体腐烂,并发出剧烈的臭味,那么肯定非常容易被发觉。为了妥善保存好朱棣的尸体,不被他人发现,杨荣和金幼孜想到了金属锡。

因为在当时,金属锡的密封性非常好。为了防止食物变质,人们常用锡罐储存食物。

杨荣二人想到了这一点,于是便命令搜集全军所有的金属锡。并找了一位工匠,打造了一副密封性极好的器皿用来存放尸体,这样一来便能轻松蒙混士兵们。

朱棣突然驾崩,两位老臣想尽办法搜寻一重金属,挽救了明朝

保存好朱棣的尸体后,杨荣备上好马,快马加鞭地赶往京城,向太子朱高炽传递消息。接着,朱高炽顺利继承皇位,成功交接朱棣的权力,避免了朱高煦篡位,同时也避免了天下大乱。

整篇图文由子皓新说团队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