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三星堆和马王堆的世纪大墓——南昌海昏侯墓,为什么不那么著名?

铜仁那些事


马王堆和海昏侯墓都是西汉时期的名门木林良种,考古发掘的文物数量极其庞大,很多都是珍品,在文物,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物发现这两个大木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现在在民间看来,马王堆的墓似乎比海湾海昏侯的墓名气更大一些,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马王堆是在1972年开始发掘,而海昏侯墓是在2011年才开始开掘,中间相差相差了将近30年,这30年的时间,足够很多专家学者进行充分的研究,追溯历史。也就是说马王堆的发现是雪中送炭,而海昏侯的发现,这相当于是锦上添花了。


在海昏侯墓中,虽然发现了1万多件文物,这其中也不乏有很多宝贵的物品,但是并没有能够足以影响历史的物品存在,更像是对马王堆之墓的翻版,补充说明而已。

第二,马王堆墓中的震墓之宝千年女尸,已经超过了一般文物的范畴,属于绝世珍品。马很少有哪个墓堆中有像马王堆这样的千年女尸,也正因如此,马王堆才被评为了世界十大古墓之一。单单从这一点来说海昏侯墓就很难超越马王堆墓的名气。


是阿维啊


这个问题描述并不准确,对于现在的人民群众来讲,反而海昏侯墓更有名气。

本来刘贺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已经被湮没,当了27天皇帝被废,又被列出了上千条的错误,今天很多人为他喊冤。但在大汉王朝的风云中,仍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汉代厚葬成风,加之实行分封制度,诸侯王们都很富裕,也就有家底往地下埋。于是汉墓成为了两千年来盗墓者的首选目标。有了“十墓九空”的说法。所以能够发现一座没有被盗的汉代诸侯王墓,一定是重大考古发现。

南昌海昏侯墓的发掘,是一次集合全国考古力量的盛事。当地的宣传也很高调,最初有着碾压一切汉墓的气势,各家媒体也跟着炒作出土的那些金子。作为普通群众,也非常喜闻乐见这些金灿灿。

题目中提到的三星堆和长沙马王堆,从历史角度,相比海昏侯墓更有意义。

作为早期古蜀文明的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奇特的青铜器。对于铸造工艺、设计风格,以及为什么断崖式消失等等,不仅仅能用发现来解读,留下更多的是神秘二字。三星堆是先秦文明,与海昏侯墓并非一个时期。云南石寨山、李家山的古滇国文化,与海昏侯是相近的,但风格迥异。

马王堆的考古价值要超过海昏侯墓。这处西汉列候家族墓葬是1972年发现的,其价值点在于:辛追古尸,以帛画和素纱禅衣为代表的大量丝织品,大量漆器,大量竹简......

海昏侯墓的亮点是金子,出土最多的一次。其他的文物,被宣传的孔子像,可能失传的齐论语等等,还不足以超越马王堆。所以著名与否,一个是能否上了热搜榜,一个是冷静之后的思考。


几苇渡


海昏侯墓可能是我们这辈子所能见到的,最大的考古发现了。如果不出意外,至少在隋唐以前的墓葬里,除了秦始皇陵被发掘,直到我们死,都不会有这样级别的墓葬被发掘了。

海昏侯的墓主人是汉废帝刘贺,那个当了27天皇帝,就是那个被霍光废掉的皇帝。汉代那么多皇帝,无一例外,他们的陵寝全部被开。只有这么一个废帝躲得远远的,逃过一劫。

可以这么说吧,海昏侯的墓几乎就相当于一个汉代帝王陵了。更何况,这还算一座没怎么被盗过的帝王陵!!!

马王堆厉害不厉害?曾侯乙厉害不厉害?秦公一号墓厉害不厉害?他们都很厉害,不过,他们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一个诸侯王。纵如此,他们的陪葬品也是让世人都震惊不已。

如此一对比,海昏侯的意义就彰显出来了吧?

除了规格形制上的力压群墓,海昏侯墓里的陪葬品也填补了许多文化上的空白。甚至,很多失传的古文经典,在这里都被发现了。比如,《论语·知道》篇。

考古的意义是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弄明白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吧?要不然,韩国人总会说啥啥啥是韩国的,我们无力反驳,只能打嘴炮。没有有力的证据,我们就如同集体失忆一般,面对韩国人的嚣张,干瞪眼也没办法。

这个时候,考古就会告诉我们,通过二里头大概知道我们夏朝是存在的;看了甲骨文,咱们的商朝也能接的上;海昏侯墓里又发现了竹简,说明古人说的知道篇的确存在,古人诚不我欺。

你看,考古是不是很有趣?

从这一点来看,海昏侯的意义的确很重要。因为,它填补了许许多多的空白。可三星堆不一样,三星堆的发现,完全是建立在一片未知之上,史书几乎对它没有任何记载。

三星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有上承也有下接。它的发现,几乎可以断定在那个时期,华夏大地同时存在很多文明,只是我们的祖先没有记载而已。

海昏侯再重要,也不过是个修补匠;而三星堆的重要,是因为它是一道墙,可以撑起一座历史的大厦。


祗树


三星堆是文明遗址,不是墓,是从来没有发现过的、全新的文明,就像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二里头文明一样。 马王堆和海昏侯倒是大墓,但是很显然马王堆比海昏侯更有名气。这两者是某个文明时期中的一段历史。


这三者的分类应该是,三星堆一类,马王堆和海昏侯墓一类,两方自然是无法比较了。

三星堆的发现,为整个人类文明增添了浓重一笔,更直接的证明了中国文明的多源性。古蜀文明被历史掩殁,三星堆的发现又让这份人类遗失的文明重见天日。历史上这段历史的文明记载少之又少,就如同是传说中的存在,李白的“蚕丛及鱼凫”也大都被传为神话人物,还有《山海经》中记载的历史许多都在三星堆文明中被一一印证。

古人不曾欺,三星堆的发掘,可以说是彻底改写了一段历史。甚者在很多人看来,无异于一种“外星”文明,可见三星堆的发现影响之大。

三星堆是古蜀地区人类居住、历史变迁的痕迹,记载着祖先的方方面面的生活方式,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与之相比,马王堆和海昏侯则是大墓。这两处遗址发掘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物,也生动的体现了两汉时期的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是所闻,古墓的发掘往往只代表着墓主人所在阶层的方方面面,它所包含的历史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和三星堆文明遗址完全不能相比较的。

再者,马王堆和海昏侯大墓在考古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两座大墓都是西汉时期的名门墓陵。两者考古发掘的文物数量庞大,有许多是珍品中的珍品,尤其是这两座大墓的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物发现,为中国文化历史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方面,两座大墓都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马王堆显然比海昏侯的名气更大一些,最起码民间如此。个人感觉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马王堆是在1972年开始发掘,海昏侯墓是在2011年,中间相差了将近三十年。这期间,足够专家学者充分研究,追溯历史。也就是说,马王堆的发现是雪中送炭,海昏侯的发掘相当于锦上添花,其中轻重自然明了。


海昏侯墓发掘一万多件文物,精品也不少,却没有“新作”,这方面,这座大墓更像是马王堆之后的补充和说明。

第二,马王堆的千年女尸,这已经超过了一般文物的范畴,绝对的“绝世珍品”,事实也是如此,不仅仅是马王堆,即使所有文物珍品放在一起,也极少有能盖过这位古代美女风采的。也是因此,马王堆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获得这个称号的全世界只有十个排名。

就像火对于现代人的意义,好像不再那么重要,可是第一个发现火、使用火的人,即使现在看来他的方法和技术如此幼稚不堪,我们也无法磨灭他的伟大。我想,在考古文化,还有其他任何一方面,“第一个”总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同样的道理,再来看三星堆,马王堆,海昏侯,就可以理解其中渊源了。


古代哲学思考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2011年,因为群众举报有人盗墓,而被江西省文物部门发现的海昏侯墓,震惊了世人。

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考古工作者正在清理

这个南昌西汉大墓,不仅保存完整,也出土宝贝甚多。

但是还是有人觉得,这个汉墓没有三星堆和马王堆汉墓的知名度高。

三星堆青铜人像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保存完好的辛追夫人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一,海昏侯墓没有太多特别震撼世人眼球的出土文物。

不可否认,海昏侯墓出土了不少的宝贝,金光闪闪的马蹄金、麒趾金、金饼等贵金属,成套的编钟、琴、编磬、瑟、排箫、伎乐俑等,光五铢钱就有十几吨,竹简、木牍等无树,还在整理中,各种青铜器如铜火锅、青铜雁鱼灯等十分罕见。在竹简中甚至发现了汉代人读的《论语》,以及孔子像等,这都是举世罕见的汉代文物。历史研究者应该是对此最感兴趣的,因为竹简木牍上记载的文字,是补充传世文献记载很少的汉代历史的重要历史资料。

但是和马王堆汉墓比,马王堆的完整女尸显然更吸引大众眼球。

辛追夫人复原图

与三星堆的奇形怪状类似外星人的青铜人像、青铜神树比,同样少了几分神秘。

三星堆的青铜神树

二、海昏侯墓重见天日时间比较短,要形成影响力,还需要假以时日。

海昏侯墓是2011年才开始被发现并发掘的,直到2015年才告一段落,开始逐渐向世人展示。

而三星堆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发掘,马王堆汉墓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被世人所知的。

由此可知,海昏侯墓从被发现时间上看,还真是小弟弟级别的。

海昏侯墓墓室结构

相信假以时日,海昏侯墓也会成为举世瞩目,众人皆知的重要考古发现。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首先绝对谈不上超越。三星堆在商文化时期就是一个奇葩的存在,是很难被超越的。马王堆墓的研究价值也非常高。海昏侯墓与二者比起来只能说是出土文物丰富罢了。三星堆这里我不想多说,因为关于它的很多都还属于未解之谜。我想说下马王堆辛追夫人墓。


马王堆汉墓的研究价值

在首批禁止出国(境)的64件(套)文物中,马王堆墓内出土文物就占了3件。

  • 直裾素纱禅衣,重量只有49g,就是现代也很难达到的。
  • 一号墓木棺椁



  • “T”型帛画,目前已知的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极高的一件。描述的是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



除了这3件,辛追夫人千年不腐的身体,这个到目前都还是未解之谜。


  • 马王堆出土的简帛古书很多都是现今最早的那一种。马王堆汉墓帛书共28种,12万字!虽然破损的比较严重,但确实有极高的文献参考价值。


印象最深的是帛书里的《战国纵横家书》,里面有关苏秦的篇幅占2/3。《史记》中司马迁把苏秦和张仪归到同一时期,并且是敌对的。其实两人分属不同的时期,苏秦比张仪小很多,张仪在秦国为相时,苏秦还只不过是个年轻的游说家。和张仪敌对的也不是苏秦,而是公孙衍、陈玲。

《战国策》中有关苏秦的描述也是真假参半。《战国策》中的“苏秦”与“苏代”傻傻分不清楚,《史记》也是。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证实了很多记载当为苏秦。苏代和苏厉是苏秦的兄弟,当为苏秦的辅佐。


帛书中的《老子》甲本、乙本是至今为止发现得最早的版本。《老子》甲本上能辨认出的“邦”字有22个,汉高祖叫刘邦。按照古时的规定,皇帝的名讳要避讳,所以,《老子》甲本的成书时间应该要早于刘邦登基为帝的时间,即公元前206年之前。《老子》乙本就用“国”代替“邦”字,所以,乙本晚于甲本。

甲本为最早的《老子》版本。


帛书中的《五星占》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天文书。所记载的金星会合周期为584.4日,和今天的测值583.92日相比,只大了0.48日,误差只有万分之几;土星的会合周期为377日,比今测值378.09日只小了1.09日;恒星周期为30年,比今测值29.46年只大0.54年。精确度也是蛮高的了。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书。里面关于一些病症的记录,准确度赶上了现代水平。


海昏侯墓


而海昏侯墓,当然文物出土的数量惊人,达到一万多件。尤其是那80多公斤的黄金、几吨的钱山,令人瞠目。精美文物也是不计其数。可是,美则美矣,就整个汉代范围来看,感觉它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拔尖的。不过,海昏侯墓的发掘倒是给了我们重新再解读那段历史,重新认识海昏侯的一个机会。但是其它的,好像也就那样。



不过,我敢说,如果海昏侯是在早些年发掘,名气绝对比现在大。现在虽然说信息传播快、广,可是信息也太多了。早先年啥都没有,手机、网络都没有普及,大家的关注点、可供消遣的主要是电视节目,只要是一个还不错的内容,基本都能获得很高的关注度。比如马王堆汉墓,多少人就是通过当时央视的纪录片才知道的。所以,我觉得海昏侯之所以没有前两个名气大,也是有这个原因吧。信息大爆炸,无用的东西太多了,诱惑也太多。


我是阿斗,喜欢历史,喜欢逛博物馆。欢迎关注我,一起把中国文物看遍。


文物考古聊历史


海昏侯墓可能是我们终其一生所能见到的,在古代陵墓考古中的最大发现。如果不出意外,直到我们死,也不太可能再见到这样级别的古代陵墓被科学发掘了

一是在于海昏侯的特殊身份,二是在于出土文物的种类之多,不乏许多重要的汉代文献。无可否认在近年的考古挖掘中,海昏侯墓葬的完整性和重要性是无可取代的,但它绝不是唯一。

海昏侯墓的发现终于使刘贺这个废帝的传奇一生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从文物的角度入手又可以看到历史的另一面。出土文物中最能晃瞎眼的就是那各式各样的金饼、金板,这些金子除了证明其足够土豪还能证明什么呢?海昏侯墓中一块金饼上用墨书写着“南蕃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这是除了刻有“刘贺”二字的印章之外最能证明其身份的痕迹。

墓中出土的竹书《论语·知道》篇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可以完整释读出来将是极有意义的一个发现。海昏侯墓室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并选入2015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数码宝贝玩花卉


海昏侯墓无疑是数十年来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尤其是大批竹简的出土,弥补了重要文献的缺失,现正解读中,后期会有单独出版吧。另外就是大量黄金的出土,这在众多考古发现中比较突出,因为中国墓葬中发现的黄金较少。此外刘贺这个汉废帝的身份确认也极为重要,此人一生经历可谓传奇。

  一是在于海昏侯的特殊身份,二是在于出土文物的种类之多,不乏许多重要的汉代文献。无可否认在近年的考古挖掘中,海昏侯墓葬的完整性和重要性是无可取代的,但它绝不是唯一。

  墓中出土的竹书《论语·知道》篇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可以完整释读出来将是极有意义的一个发现。海昏侯墓室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并选入2015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海昏侯的意义的确很重要。因为,它填补了许许多多的空白。可三星堆不一样,三星堆的发现,完全是建立在一片未知之上,史书几乎对它没有任何记载。三星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有上承也有下接。它的发现,几乎可以断定在那个时期,华夏大地同时存在很多文明,只是我们的祖先没有记载而已。

  三星堆的震撼之处在于发现了一个消失已久,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的独立文明,与中原文明截然不同,可谓石破天惊!无论在以往的历史记载,还是民间的传颂中,都没有这个文明的痕迹,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正如当年西方人重新发现古埃及一样,可以想见其震撼程度。


古今历史观文



蝉闻答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数年之前我便开始关注海昏侯墓的发掘信息,因为比较零散,急切盼望央视出一期专门的纪录片以解饥渴。也巧了,今晚刚看到一个专题,探讨的是大汉失落的巨量黄金,便是以海昏侯墓的发现作为线索。但仍觉得过于集中,毕竟墓中出土的文物种类繁多,黄金只是其中一部分。希望以后会有更详细的吧。


说说为什么三星堆和马王堆的名气更大。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海昏侯墓中的出土文物没有特立突出,震人耳目的极品,并不是指价值而言,而是就对大众的绝对吸引力!

海昏侯墓无疑是数十年来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尤其是大批竹简的出土,弥补了重要文献的缺失,现正解读中,后期会有单独出版吧。另外就是大量黄金的出土,这在众多考古发现中比较突出,因为中国墓葬中发现的黄金较少。此外刘贺这个汉废帝的身份确认也极为重要,此人一生经历可谓传奇,喜欢的朋友可查阅一观。

但是,无论是竹简还是黄金,都不足以摄人耳目,毕竟从前都有出土。比如临沂银雀山汉墓便有孙膑兵法的出土,等等。



我们再来看看三星堆和马王堆。

三星堆的震撼之处在于发现了一个消失已久,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的独立文明,与中原文明截然不同,可谓石破天惊!无论在以往的历史记载,还是民间的传颂中,都没有这个文明的痕迹,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正如当年西方人重新发现古埃及一样,可以想见其震撼程度。

当然,三星堆出土的大量巨大精美且有神秘色彩的文物,尤其是青铜巨人和青铜树等,给人最直接的观感冲击。此前我们见惯了中原的青铜鼎之类的器物,何曾见过这类怪异神奇的青铜器呢!

三星堆的魅力绝对是持久且充满神秘的困惑的。


这是辛追的复原像,尸身就不贴了,有兴趣的可搜索一观。

再看马王堆。

很明显,别的都不用说,一位穿越两千年出现在世人面前的辛追夫人就足以令人目瞪口呆,且争相传言。也就当时社会风气封闭,如放到现在,不知能在网上掀起多大的浪潮呢!即便如此,当年辛追夫人出土后,仍是引起民众巨大的好奇之心,甚至领导人,国外总统首相也要来一观真容!

辛追的魅力不可谓不大。

关于其两千年不腐的神秘原因也吊足了世人胃口,至今仍议论不休。

此外大量色彩鲜艳的漆器的出土也是首次,还有辛追夫人隐秘的生活痕迹,无不历历在目,叹为观止。



对比而言,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虽极多,极有研究价值,但不足以调动民众的巨大好奇心,大多只能在所谓的知识分子内部传播,惊叹。这是先天的不足。

此外,海昏侯墓的发掘毕竟时间不长,传播的集中度不高,随着此后各类信息的披露,以及更多的研究发现,媒体的综合整理与介绍,相信会有更多的关注度。

我会时时盯着后续的新闻,希望对这位传奇的汉废帝刘贺有更多了解,也借着他的遗产更细致地看看那个鼎盛的时代。

就这些。


如是蝉闻


怎么不受待见啊,我觉得挺受待见的啊!价值也高啊!

刘贺一生经历王、帝、庶民、侯四种身份,在位仅27天,汉书记载他1127件荒唐事,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被废黜。而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却显示,墓主刘贺是个知书达理、爱好音律、情趣高雅的人。因此,海昏侯刘贺可能是一个被历史冤枉了的“好青年”。

这些发现或许能够说明海昏侯墓相当的考古价值,有专家就据此称“直逼马王堆”:“经过5年的科学发掘,海昏侯墓考古目前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多项成果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与此同时,有人概括了海昏侯墓多个“第一”,记者反复查询,所谓多项“具备独一无二价值的成果”,也只说了一个“铁编磬”。有专家指出,1978年春夏湖北随州挖掘战国早期诸侯国曾国君主名乙的墓葬时,就出土了国宝级文物编钟。“铁编磬”是否可以与随州编钟抗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更别说“独一无二”。

或许是觉得海昏侯墓的考古价值难及马王堆,于是有人提出“海昏侯墓主身份高所以超越马王堆汉墓”理论。众所周知,马王堆墓主利仓侯不过是个食邑七百户的小侯,当过27天皇帝、做过昌邑王的刘贺的地位超过利仓是不争的事实,但仅仅用墓主身份的高低判断古墓的考古价值是一个伪命题。在《三国演义》里,刘备逢人就说:“想我刘备,中山靖王之后……”虽同为皇室后裔,但刘备的十三世先祖刘胜没做皇帝,在地位上也高不过刘贺。1968年,考古人员对位于河北省满城县的刘胜墓进行了挖掘,出土了金缕玉衣等国宝级文物。仅凭这一件金缕玉衣,著名收藏家、古董鉴赏家马未都就说:“海昏侯墓分量不会超过中山靖王墓。”为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海昏侯墓出土了上万件文物,但确实还没有一件文物的价值超越了刘胜的那件金缕玉衣。

是否超越马王堆须有拿得出手的特色文物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数量确实超过马王堆汉墓:一个上万件,一个不及海昏侯墓的一半。汉代是一个重墓葬的时代,墓主身份高,随葬品也多。海昏侯墓里头,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等啥都有,几乎囊括了目前能见到的汉代文物种类,精品也不少,像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板、玉佩、龟形玉印以及屏风“孔子像”等文物,专家说可堪比“马王堆”。另有数千枚竹简(马王堆汉墓只有几百支)也为不少学者垂涎。有人据此断定,海昏侯墓考古价值超越马王堆汉墓了。

然而,从目前信息所及,只见墓园形态、功能等诸如“最完备”“最完好”“最完整”的宣传,并未有具体文物价值的讨论。按照国家《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其中“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为一级文物”,此为文物价值判定标准,即必须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具体到判断一项文化遗存的考古价值,文物珍贵程度会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数量与精美程度只是标准之一,并非全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