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农村“二次葬”丧葬习俗探源

安庆人都知道,老人去逝停尸三天,入棺后必须厝在土面三年才“入土为安”,可为什么要厝在荒郊野外三年才下葬没多少人知道,也没有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为此,吸引了安庆乃至安徽民俗专家探究追源。

我们安庆是移民城市,文化海纳百川,我们的方言全国各地都听得懂,以至于黄梅戏挤身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相传,明朝洪武年初,从江西鄱阳湖一个叫“瓦屑坝”的渡口,聚集了大量移民,他们将从这里迁往安庆,移民安庆,在安庆农村家谱中都有记载,先祖从江西“瓦屑坝”移民安庆的。第一代移民可能都是绑着被官兵押上船顺江而下,来到安庆荒地开荒的,一无所有,上无片瓦栖身,下无寸土立足,非常想回江西老家,希望朝廷有一天能准允他们返回原籍,长期双手被绑,移民们养成了双手反剪靠背后的行走和站立习惯,称上厕所为“解手”,到现在仍然有人称上厕所为“解手”,男人行走时双手靠背后。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可能都有返回原籍的想法,做梦都还有回江西去的念头,可时间在一天天流逝,第一代移民老了,但梦想没有破灭,吩咐死后,棺材必须厝在土面,不准入土,以便日后迁回江西老家安葬,可三年过去了,棺材也要散了,朝廷仍然没有让他们返回江西的谕旨,子女们只得将棺材浅葬入土,方便日后壬坟。剧了第三代移民后,移民的返回江西的念头淡了,也没把自己再当江西人了,江西只是祖籍了,也就没有魂归故土的打算,但死后在土面厝上三年却变成习俗留存下来了,我们安庆人死后不象北方人深埋,而是打深1米左右浅穴埋葬,用石灰黄土夯实,筑坟包,坟包高1米左右懒椭圆形。

现在安庆还留有一些口语,有移民文化特点,比如春节后,老人经常自言自语,又象是对家人说:“年已经过到江西去了吧?”,可能是口误,也许是“过年回到江西过去”。表达移民对江西老家的亲人思念情怀。现在,安庆农村实行殡葬改革,农村老人都拉到殡仪馆火化,葬在公墓了,二次葬可能会被火葬取代。


安庆农村“二次葬”丧葬习俗探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