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为了确保安全,如何安排上课?

辛勤的工程师


一、首先,应该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精神要求,错峰入学。如江苏省3月16日开学,两周内完成高三年级——1年级开学工作,顺序由高到低。

二、其次,注意上学途中、进入校园、放学路上注意点教育。

1. 上学途中:出门前先洗手再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车上物品。

2. 进入校园:学校校门口测体温(晨检、午检),校长室24小时设立疫情检测专门联系电话,告知每位师生及家长。

3、如发现有教师或学生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及胸闷等症状时,应立即佩戴口罩,带入隔离观察场所并通知监护人,由监护人陪同至指定发热门诊诊治。

4. 放学路上:学校错峰放学,家长隔一米等候接孩子。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书包、公交卡、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

三、在校学习期间注意点

1、无论什么年级,开学第一课必须《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范知识》

2、校园营造防控宣传氛围: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宣传横幅、校园广播、工作群等多种方式,利用晨会、班会、体育与健康课等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新型冠状病毒和冬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提升疫情防控意识。

3、疫情防控期间,升旗仪式改为室内,避免大型集聚性活动。

4、早操、课间操、体育课,以班为单位,分批次或分活动上好体育课、做好操,确保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达标。

5、教师、学校公共实施、专用教室等每天消毒。学生注意勤洗手。

6、如天气允许,必须前后开窗,注意教室通风。





教育一亩三分地


开学后学校的防护工作还要做细

虽然教育部明确要求疫情不基本结束不开学,但就是疫情基本结束了,我们的防护工作还是要做细一点,以防万一。

一、开学第一课要搞好动员

开学第一天、第一课,要由校长亲自进行防疫动员。防疫期间,开学典礼不宜在操场进行,校长可以通过教室里的喇叭或直播的形式发表动员讲话。动员的内容主要讲清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具体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校长介绍也行,由专业人员介绍也行。总之,要做到重视防护、科学防护,保证不出问题。

二、师生进校门要量体温

学校要安排人员,每天在学校门口,对进校门的师生要逐一测量体温。发现有发烧的老师和学生,要禁止进入学校,并让其做好防护,马上送医院检查,如果是新冠病毒感染,要立即报告上级、立即停课,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隔离。

三、上课时的防护

上课时要打开教室窗户,保证室内通风换气。老师、学生要戴口罩上课,学校要为老师学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口罩,每天一人发一至两个。教室比较宽敞的,学生的课桌尽量拉开一些距离,条件允许的可以拉开一米的距离。老师讲课时,不要离学生太近,防止飞沫从口罩中喷出。

四、就餐时的防护

中午就餐,是一个防护的难点。因为吃饭时不能不摘口罩。可以 分批次地去食堂就餐,就餐的时候,学生与学生之间要拉开距离,最好一米以上,学生要分餐,最好是盒饭。也可以把饭送到各班教室,这样可以缩小感染的范围。住宿制的学校,要把饭打回寝室去吃。

五、放学时的防护

放学时,不要在一个时间里放学,各班放学要间隔10分钟,依次走出校门。同时,还要告诉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不要聚集在校门口,要离校门远一些,适当保持距离。学生放学以后,学校要组织人员 ,对教室、走廊、办公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为第二天上课做好准备。

除了做好以上防护工作以外,学校还要控制外来人员的进入,陌生人一律禁止入校。同时学校出去开会、采购以及办其他事情的人员,入校时都要做好检测。


闫老师教作文


学校作为人群高度密集的区域,在疫情期间,也是高危感染区域,开学后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对于学生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1、在开学前,提前给学生开展防疫安全培训,制定好学生返校的防控方案,老师提前返回工作地点,隔离完毕,后勤工作人员做好健康安全检查,校园消毒,在学生返回学校时,首先进行体温测试,把控好进校安全防范。

2、到校前,学生自备餐具,口罩,温度计等,到校后天天量体温,外出必须配备口罩,学校注意校园与宿舍楼的消毒,学校注意排课安排,使每一时间段的上课人数尽可能达到最少,上下课时间,吃饭时间尽量错开,暂时关闭校园体育场,篮球场,图书馆等区域,避免不必要的集群,尽量减少开会安排,可用网络会议代替。

3、做好疫情防控备案,万一有人感染,应尽快的采取措施,避免大规模感染。








校园生活创作者


首先:分批入学,初三,高三先开学,毕竟面临中考,高考。低年级的只能推后了。

第二:进校戴口罩,测体温,这是必不可少。

第三:课堂教学只能从网课接着讲了,按照之前的教学进度,一轮复习,二轮。

第四:学生宿舍消毒。可能睡觉也得戴口罩了,毕竟基本都是六人间,八人间。

第五:食堂分批吃饭。

第六:每天早中晚测体温。

第七:严禁外来人员出入

第八:老师最好住学校里面吧,一星期回家一次吧。


MathPhysics


对学校而言:重点做好灭鼠、清除越冬蚊卵的专项行动。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孳生环境,推进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空调系统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改善整体行动,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全力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

对个人而言:

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保持住所的通风良好,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


陈欣看世界


要牢牢管住“居家、返程、学校”三个重点部位;调整完善防控措施,落实差异化防控策略,精准到县、精准到校、精准到人、精准到事;确保防控部署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组织到位、情况掌握到位、物资保障到位、应急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到位。

做好隔离措施准备。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临时隔离室,每间设有独立卫生间,配备垃圾桶及基本卫生工具。隔离区开辟独立出入口,张贴“疫情防控隔离区”标识。设置医务室,确定校医和专职管理人员,负责隔离人员每日医学观察(测量体温、健康记录)。安排餐饮配送人员,负责隔离区一日三餐的配餐送餐服务。安排专职人员,负责“隔离区”公共部位保洁,隔离室、楼道、楼梯间消毒和门把手、器物的酒精擦拭消毒,收集处置“隔离区”生活垃圾。若师生进入校园出现发热(体温≥37.3℃)或者干咳、气促、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学校临时隔离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第一时间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分诊诊疗。


今黔论道


说实话,如果近期很快开学,作为学校管理方,确实挺难的。

一是作为国内新冠疫情的发源地武汉疫情还没有完全消灭,各地仍有零星的复阳者,所以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安全。

二是国外输入性疫情尚在高发期,不确定性非常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学,为了保证上课安全,上课的过程中师生必须佩戴口罩,教室里学生座位必须拉开到最大距离,课间禁止学生聚集,等等。除了上课,还有食堂、宿舍等管控,现在饭店宾馆都禁止开放堂食,可以想像学校食宿将面临怎么样的严峻局面。

所有应急预案都是建立在没有新冠疫情的前提下,一旦有了疫情,这些预案基本没有什么防护价值。毕竟校园里只有老师们和孩子们,他们都不是防疫专业人员,而且是吃住生活人员来自方圆百里的不同人家,接触人数是指数级的。

建议:慎重做出短期内开学的决定。要考虑国内和国外两个传染途径的,开学后的安全是建立在疫情停止的基础上。



基础教育观察


首先我今天我第一天上课开嘞学之后不一定是去学校,像我们就是在家里上网课,老师提前录制课程,我们最后上软件之后跟着老师学习。这是一种办法,如果要去学校的话,我觉得为了安全,我们可以呃在进教学楼前安排那种温度服务站。能够定时定点的为学生进行测量体温,还有就是尽量取消大型的活动,比如晚会呀,会议呀什么的。尽量保证学生能够不参加密集性的集体活动,然后能够多多的给学生传播一些如何防疫的知识,让学生时刻保持警惕。有的学生也许知道,但就是时常不敲警钟,容易忘了之后放纵自己。还有就是尽量安排在外租房子的同学能够回宿舍集体的住宿,这样更能够保证安全,因为外面的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另外食堂的卫生监管力度应该加大,食堂的食品传播的范围更广。


胡小学童


只上半天课,食堂不开放,宿舍不开放,学生戴口罩,进校测体温2次,及时记录,有发烧者立即隔离,凭借相关医院复课证明才可返校,期间控制学生流动,有序上放学,做好防疫用品的储备,教师和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上课,同时要力求家长们的配合。希望可以帮到你,我和你一样也在努力中!(将大班拆成小班)


隔壁老关1990


可以优先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开学,毕竟中考和高考在即,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的学生可以再等等,等疫情彻底稳定了再开学。

一、上课方面

为了确保初三和高三的学生上课安全,可以采取隔开就坐,将原先一个班分成三个班或者四个班进行就学。至于老师,可以安排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年级的老师全部来带课。毕竟大部分老师都是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轮流代课,在教学质量方面应该没有问题。

二、就餐方面

同样可以采取分批次分时间段,让学生们就餐。比如可以下了第三节课,也就是11点让学生们去一批。下了第四节课,也就是12点让学生们去一批。也可以安排盒饭,让一批学生们带回教室、宿舍去吃。

总而言之,我认为学校可以安排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提前开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