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罕見的清代《咸豐通寶背盛京當制錢壹吊》珍賞

清代獨特盛京泉 樣錢試鑄甚珍罕


極罕見的清代《咸豐通寶背盛京當制錢壹吊》珍賞

豐通寶背盛京當制錢壹吊,清代咸豐錢中的名譽品。在華光譜編著的《中國古錢大集》一書中,錄入其拓,註釋為“試鑄樣錢”,紅銅質地,一級,無定價。

儘管如此,其是不是珍稀到“孤品”、“僅見”呢?事實可以回答,非也。在華譜中,未曾批註“孤品、僅見”,也可表明其並非獨此一品存世。檢索網絡,可見三四品亮相,雖然有的並不敢斷然認之,但是,按照歷史鑄錢及其發現的規律,此錢既然為試鑄樣錢,那它就絕不可能僅鑄一二枚,開爐鼓鑄,就要鑄一批,哪怕其量甚小,數十或百枚亦為正常。無非要看存世有多少而已。

因此,我們對於此泉,不能因其有譜定一級,且無定價之估值所束縛,而只能是根據遺存之實物,實事求是的加以研判辯識。若無問題,其門可開,真的怎麼也是假不了的。

此泉,愚幾年前曾經展示過一品。後於東北再次獵獲此泉一枚,真品可靠。故,今日賞泉,特將其帳中擇出,拍照一亮其相,遣之於此公展鑑賞,實物實證,再饗泉好。

首識書相。清晰可見,本品面文“咸豐通寶”四字,“雙點通”,直讀,背漢文穿右“盛京”二字,穿上下 “當制錢壹吊”五字,穿左滿文“盛京”二字,除滿文外,漢字皆楷書書體。由其文字書相鑑賞之,除“當制錢”三字因位置狹窄而有筆劃有粘連外,其餘各字皆為清晰,筆劃有力,橫直豎立,字形大小適中,佈局協調,整體書相彰顯端莊俊朗。與譜載書相對比,亦是吻合,無異無邪。至此,無需贅述,品文識書,本品書相,官爐品貌,其門可開。

次觀鑄相。展目本品,可見其鑄制規整有加,直徑約為43.29毫米,重約31.51克,厚薄適中,類一般折十錢形制大小。其鑄相顯示,方正圓矩,坦平地章,穿輪乾乾淨淨。續觀字廓,深竣挺拔,輪廓線條清晰,鼓凸自然有度,正是恰到好處。毫無疑問,觀鑄識體,本品之鑄相具官爐鑄品應有之品貌,其門再開。

再察鏽相。一眼可見,本品通體無鏽,是為鮮明的傳世品鏽相。其通體包漿凝重厚實,分佈極為自然,漿相凸顯潤澤,漿質更是踏實而不虛。續觀材質,乃為紅銅質地,銅色老舊,真實無異。藉此,無需詳表,辯鏽識漿,本品鏽相,可謂一派自然天成昭然,其門又開矣。

餘不多言,一番鑑賞,幾度審視,此枚“咸豐通寶盛京當制錢壹吊”銅錢,三相一材,開門見山,過關斬將,毋容置疑。如前所述,目前為止,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此錢雖有仿品流世,然開門真品,亦非一二,總體上臆估當不超其十。由於此泉在清代鑄幣中,紀值文字極為獨特,僅此一列,加之僅為試鑄樣錢,未曾流通,故存世量極為有限,在清錢系列中,屬於珍泉並具有很高收藏價值,理當不在話下矣。


極罕見的清代《咸豐通寶背盛京當制錢壹吊》珍賞


極罕見的清代《咸豐通寶背盛京當制錢壹吊》珍賞


極罕見的清代《咸豐通寶背盛京當制錢壹吊》珍賞


極罕見的清代《咸豐通寶背盛京當制錢壹吊》珍賞


極罕見的清代《咸豐通寶背盛京當制錢壹吊》珍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