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中,气是如何运动的,它有哪些分类?

蕙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气和血分别属于阳和阴。中医学里的“气“,除了指人呼吸的大自然的空气外,更重要是指人体脏腑器官的功能,气又分为卫气和营气两种。这两种气是由体内的营养物质化生而成,卫气在经脉之外运行,有温养肌肉皮肤和保卫身体抗御病邪的作用,敷布在体表(卫分),所以叫卫气。而营气在经脉里运行,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四肢、脏腑的作用,所以叫营气。当气出现病态时,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1.当气不足时,会出现气虚。如肺气虚,脾气虚等。

2.当气在全身运行不息时,出现运行阻滞,而产生气滞或气郁,相当于功能障碍。最常见的肝气郁滞、胃气郁滞等。

3.气的运动形式是沿着一定的轨道升降,如果升降失常,便会引起疾病。如肺气、胃气宜降,如升多降少,便产生气逆;脾气宜升,如降多升少,便产生中气不足或中气下陷,表现为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并引起全身肌张力降低、括约肌松驰等改变。可出现腹泻、子宫脱垂、肛脱垂、尿频、漏尿等症状。

气的运动:人体通过肺部吸进新鲜空气,呼出浊气,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生命。吸进的新鲜空气,在肺部进一步变为对身体有用的成分,由脾运送至身体各部运行。

气和血是相互关系的,当气出现问题时,血也会出现问题,治气时,必加入补血药物,气血双补效果会更好。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如有补充讨论或留言,一起关注生活、关注养生知识!



健康是真理


气的概念:气是人体内一种活力很强、运动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的运动形式:气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升,是指气由下而上运动;降,是指气自上而下运动;出,是指气由内向外运动;入,是指气由外向内运动;例如呼吸之气,实际上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呼出浊气是气流由肺向上经喉、鼻而排出体外,既是出,又是升;吸入清气是气流向下经喉、鼻而内入肺脏,既是入,也是降。

气的分类:根据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功能特点的不同,可将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元气:元气又称为“原气”、“真气”、“真元之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起源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元气是由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精微所化生。它的功能主要有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2、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宗气: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之气,由后天水谷精微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宗气积聚胸中,贯注心肺之脉,通过心肺的作用布散全身。宗气所聚之处称为“上气海”、又名“膻中”。它的功能主要有1、助肺司呼吸;2、助心行气血;

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且富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荣气”。营气出于脾胃,经肺进入经脉后,沿十四经依次运行,周流全身。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所化生而来。主要功能:1、化生血液;2、营养全身;

卫气:卫气是行于脉外且具有保卫作用之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的慓悍滑利的部分而化生。卫气活动力强,不受脉管约束,在脉外运行于皮肤、肌肉之间。主要功能:1、温养脏腑、肌肉、皮毛;2、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3、控制腠理的开合。



气就是太阳跟地球相作用产生的气,就是人呼吸的空气。这个气含有五行,五种力量,五个方向,人身呼吸感应而生。人也是这些物质而生的。河图八卦就是这个气的运动图,也是生命的最初构成形态。五种力量降沉升浮中,对应金水木火土,西北东南中。空气中有氮气碳气氧气氢气之类,就是五行的运动。所以人只能在地球上生活,一旦脱离这个五行,身体就完了,空间站的人呆一段时间,身体感觉很差。

气在身体运行,敷布全身,肺吸入气,气为动,动为阳,吸入的动作代表少阳相火,夏天,降下去秋天,然后在由左升起,呼出。所以气虚吸入短气的多肾阴亏,不能纳气,肺金不降所致。

平时打嗝,放屁都是气的动态,如果饮食燥热,就会屁多不臭,气机不能左升,因为肝木被饮食热性燥伤,木头本来是颗树🌲,是直的,喜欢温暖滋润的环境,一旦受伤,树就歪了,气机不能上升,就放屁,响屁。打嗝因为胃中饭后生阳气,或者脾胃自我恢复,排出以前的滞气。

至于荣卫二气,行于身体之表,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感觉。感冒发烧就是荣卫二气分离,荣卫是太阳气,太阳寒水,所以根于肾气。荣气病则疏泄过度,恶风汗出。卫气则收敛,无汗恶寒。除了伤寒,感冒多是肺气病,卫气根于肺气,轻泄肺气治疗。荣卫二气是脏腑的表气,所以脏腑大病往往也会牵连荣卫二气,阑尾炎的汗出之类。荣卫二气分离则病,合则病愈,汗出而愈,就是荣卫相合。不是用桑拿蒸,吃发汗药就好使的。对症就好。

四季的气,北方春天疏泄,人容易困乏,夏天阳气上升,多病上热下寒,秋天阳气收敛,人就精神,指白露以后。冬天封藏之气,阳气特别充足。体质一般的春夏精神不佳,秋冬则精神。圣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人正相反。秋冬胡吃麻辣刺激喝酒,有的人秋冬去南方过,春天回北方。这些事情都是不保护阳气之根。到了春天,北方大气大开大合,刮大风,疏泄超强,阳根虚弱的感应大气的疏泄之气,于是肝木之气上冲,冲破荣卫二气就中风。有点火气的,身体五行分开后又合起来,但是肯定合不好,就半身不遂。身体火力不足的直接就猝死。而南方相对于北方,大气四季舒缓,相对于北方中风的少。

秋冬在北方生活,到了春天去南方就会感觉精神舒畅。南方疏泄力小。



中国古中医学派


《黄帝内经》根据先秦哲学理论,认为有一种物质叫“精气”,无形可见、不断运动,是构成生命的本原,由此,逐渐建立了中医“气”的学说。

中医认为,气是物质功能的体现,也就是进行生命活动的能力。人体之气由禀受于父母的肾中精气、肺吸入的自然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相合而成。气与精、血可以互相转化。

《灵枢·刺节真邪》里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人有先天之气,有后天之气。先天之气是禀受父精母血的身体成长中自我形成的,后天之气是靠摄入饮食形成的。

人体之气,按阴阳分,有阴气、阳气;五部位分,有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按功能分,有宗气,营气、卫气。

宗气是指饮食水谷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和吸入的大气相合而积的气。肺乃气之府,气自脾胃水谷精微生化和肺的吸入后,在胸积聚,并由此出发传输全身。

宗气化分为营气、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

至于运行路线,正如《黄帝内经》第十六篇所说,“营气之道……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是一个大的循环,至于具体路线,未免抄袭搬运嫌疑,你自己去看书吧。

卫气则特殊些。卫气不受经脉的约束,气行迅速而滑利。它的运行,内而脏腑,外则肌表腠理,无所不到。

《黄帝内经》第七十六篇里说,“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

“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

卫气依其发挥的不同作用,有不同的运行路线,具体情况去看书自查,这里无法搬运。

补一句。气并不是气体,并且经过现代医学手段已经发现,气也是有其存在形式的。只是,现代科技手段只能探知到气的生物电信息,还不能辨别其实质究竟是什么。

目前,就连经都已经探知到有生物实体的存在。只是,整个人类医学在这种微观医学的面前,还只能以“无知”来评价。不排除有一天终能探究辨别气的实质,但是现在还做不到。

所以,你若实在不理解气究竟是什么,暂时可以把气当成一种特殊的生物电现象。


纯钧LHGR


气是如何运行的?曰:气生百病,又生百命。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以之化者六经之化,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各归所胜而为变。以之变者五藏之变,五运之胜,岁主藏害,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而又有那些分类?曰:夫通天气者,生之本,本阴阳,其气三,其生五,其合六(即一气分化六气,六气合归一气),其在天言气,天度六节,三阳三阴,曰六元,六气,六经。其在地言形,气数五类,木火土金水,曰五行,五运,五藏。气有升降之运行,分类清与浊之用(即手与足之功用),气有出入之运行,分类阳与阴之用(即腑和脏之功用)。气升降者,天地(手足)之更用也,六气司天在泉胜复之对待,在六经中清浊气交变的,曰通天者,生之本,本阴阳。气出入者,阴阳之离合也,五运负阴抱阳流通之生克。气之出入者,阴阳(脏腑)之离合也,五运负阴抱阳流通之生克,在五藏中冲气和的,曰:其气三,其生五,其合六。气有六气,亦名六经,是在六经对待中胜复加临气交变的,运有五运,亦名五藏,是在五藏.中流行生克乘辱冲气和的,中之亦名五藏


养生男人699


每当出现新的病毒疾病,在西医还没研发出特效药的时候,中医从业者就出来蹦跶找存在感了。乙肝刚出现西医束手无策的时候,中医也蹦跶,当西医研发出特效药和疫苗后,再提到乙肝,中医就不蹦跶了。只能等待下一个新病毒疾病出现的时候,再有一次蹦哒的机会。


AreYou0kay


春夏秋冬、阴阳轮转,四气沉浮、五腑经牵?




华继善


想见识真正的气功,请头条搜索(内功传人)会有吸获的。



内功传人


了解点解剖知识尤其是内脏神经解剖更易理解中医的阴阳五行、奇经八脉

绝大多数用无法证实的”气”解释的东西,现在都可以在解剖学上找到依据。比如说阴阳,实际上就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性稳定性。内脏之间的关系,现在神经心理学也已经证实内脏之间是由神经系统联系的。比如丹田,准确的位置是从骶2-4发出的副交感神经,比如膀胱经,其实就是竖脊肌群。


中高考心理辅导专家


气,分为:1、指功能,比如胃气,经气,气血中的“气”;2、呼吸的气;3、气有时与阴阳之中的“阳”同义,比如肾阳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