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螺洲位于仓山区的东南端,距福州市中心12公里。螺洲古时又叫“百花仙洲”和“桔洲”。又因为在江边,也叫“螺江”。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螺洲远山近水,风景如画。洲上有店前、吴厝、洲尾三个村落,陈、吴、林姓聚族而居。螺洲人文蕾萃,文物众多,有螺女遗迹、孔庙、陈氏宗祠、陈氏五楼、护国显应三刘尊王祠、明赠待郎吴公祠堂、尚书第、天后宫、陈若霖故居、吴石故居等。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陈氏家族人才辈出,仅从明代开始至清末,就出了21个进士,108个举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后期陈承裘父子四进士,陈宝琛兄弟六科甲。陈若霖为清代刑部尚书,精于律学,善于办案。陈宝琛为清末著名教育学家,曾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故螺洲又有“帝师之乡”之美称。近代的有中国海军第一任轮机中将陈兆锵,桥梁公路建设专家陈体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之妻陈意映,著名诗人作家陈运和等。

此外,螺洲的名人还有明代工部侍郎吴复、近代军旅生涯的吴石和吴荣。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高墙上“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大字隐约可见,可看出螺洲当时的繁华景象。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螺洲孔庙占地一千多平方,始建于南宋,明成化十年吴叔和重建,明正德十六年、隆庆二年两重修,明万历二十二年再修并塑孔子及四弟子像。清道光辛巳由刑部尚书陈若霖再次倡修,现今保存完好。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明赠侍郎螺江吴氏公祠”为皇帝所赐。吴氏先祖吴复在任吴县知府期间,妥善处理“百僧同狱”案,避免了一场“血光”之灾而大获民声。后又擢升为工部右侍郎,负责黄河治理工程、督察粮储、巡查边境、维护边界安定等事务,其卓越才华深受皇帝器重。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明赠侍郎螺江吴氏公祠”对面照壁墙上,绘有一头龙首麒麟身的怪兽。这头怪兽源于儒家思想,最早出现于山东曲阜孔庙中的一座照壁上。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螺江陈氏宗祠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建于明代,原为家庙,清康熙十六年改建宗祠,雍正五年重修,嘉庆二十四年陈若霖捐资重建。1993年再修,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陈氏宗祠前面的照壁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奎光阁在陈氏宗祠的东邻,为陈氏宗祠的附属建筑。“奎光阁”也称为“魁星阁”,是明代时陈氏族长为祝愿子弟们文运亨通、金榜题名而建的崇祀魁星神的场所。据说魁星掌主文运,深受读书人的崇拜,每逢开考,朝拜者都络绎不绝。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护国显应三刘尊王祠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陈若霖故居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尚书第为陈若霖三子九江府知府陈景曾的产业。门柱对联:门迎龙虎峁,地即凤麟洲。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吴石故居是一座两进的土木结构院落,披榭已经改造过,只有正厅还基本保持着几十年前的原貌,给人一种历史沧桑感。

吴石,原名萃文,字虞薰,号湛然,国民党中将,是中国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情报官。1950年1在台湾因叛徒出卖惨遭杀害,终年57岁。

1973年,周恩来总理力排众议,在毛主席的支持下,由国务院追认吴石将军为革命烈士。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毛泽东主席写诗称赞吴石将军的大功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原中共福建省委螺洲联络站旧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陈振先同志根据形势的需要,在螺洲陈耀铿家建立联络站,供福建省委和福州市委领导在此开会和联络地下党同志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由于时间的关系,规模很大的陈氏五楼(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和晞楼)没有进去观看。据说其面积有4千多平方米,前两楼为刑部尚书陈若霖所建,后三楼是其曾孙陈宝琛所建。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螺洲天后宫始建于明中叶,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同治元年(1862年)两次修缮,占地585平方米。

仓山螺洲,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

凤池别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