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好習慣看似簡單卻實用,從小培養最重要

有人說,做父母的權威的有效期只有18年,就是說,在成年以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微乎其微了。事實上,隨著孩子青春叛逆期的提前,父母對孩子性格、品質和習慣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

作為父母,你傳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基因。孩子們也會養成你的習慣,包括好習慣和壞習慣。

所以,要讓孩子養成好習慣,一要從小開始,二要父母言傳身教。

以下這些生活習慣,可以讓你的孩子受益終生。

習慣一:飲食要“豐富多彩”,多樣化

吃不同顏色的食物不僅有趣,還有益健康。儘量在他們的飲食中加入各種不同顏色的水果和蔬菜。幫助你的孩子理解在他們的日常飲食中包含豐富多彩的食物的營養價值。

習慣二:一定要吃早餐

這些好習慣看似簡單卻實用,從小培養最重要

在孩子小時候灌輸一個有規律的用餐時間的習慣可以幫助你的孩子在長大後更有可能繼續這個好習慣。讓他們理解早餐的重要性,哈佛醫學院證實,不吃早餐會讓肥胖的可能性高出四倍。另外,許多早餐穀物中的高纖維可以幫助降低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

習慣三:選擇感興趣的體育活動

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運動,有些孩子可能害怕上體育課。但是如果他們看到父母很活躍,喜歡體育活動,那麼孩子也會有樣學樣,保持健康和活躍就變得很容易。他們很可能把對這些運動的熱愛延續到成年。

這些好習慣看似簡單卻實用,從小培養最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找到適合他們的運動,鼓勵他們繼續嘗試,積極參與,他們一定會找到他們喜歡的東西。

習慣四:不要做“沙發土豆”

讓孩子們,還有你自己,離開沙發,動起來!

美國著名的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報告稱,每天看電視超過一兩個小時的孩子出現一系列健康問題的風險更大,包括:在學校表現欠佳,行為困難,包括情緒和社會問題以及注意力障礙,肥胖或超重,睡眠不規律,包括入睡困難和拒絕就寢等等。

習慣五:每天讀書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孩子現在在學校和以後的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根據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報告,閱讀幫助孩子建立自尊,與父母和其他人的關係,以及在以後的生活中取得成功。

這些好習慣看似簡單卻實用,從小培養最重要

克利夫蘭診所還建議,每天給孩子讀書可以從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

要選擇孩子們喜歡的書,這樣他們就會把閱讀當成一種享受而不是一件苦差事。

習慣六:喝水,不要喝蘇打飲料

你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傳遞給他們這樣的信息:水是健康的,軟飲料不健康。

習慣七:多和朋友在一起

根據美國《臨床兒童與家庭心理學評論可信來源》發表的研究,友誼對學齡兒童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鼓勵你的孩子發展各種各樣的友誼,經常和朋友一起玩。

這些好習慣看似簡單卻實用,從小培養最重要

和朋友一起玩教會了孩子們寶貴的社交技能,比如溝通、合作和解決問題。有朋友也會影響他們在學校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