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长》读后


《教育局长》读后


滨河市实验中学发生学生跳楼事件,在全省引起极坏影响,而跳楼身亡的学生赵天一是主管教育的马副市长的内弟。实验中学校长许志国被停职检查,并主动提出辞职。教育局长李兴华权衡利弊后,决定承担事件责任,让许志国继续担任校长,支持他进行教改,推行素质教育。但是马副市长真能轻易不追究了吗?
  人事科长冯月琴与李兴华曾是初恋情人,她凭借旧情频频贴靠李兴华,也想当实验中学校长,但她坚持完全功利化的应试教育理念。
  在复杂的权利斗争和教育观念的博弈中,教育局长李兴华究竟能不能坚守住自己最初的理想和道德底线?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的官员,他选择了妥协、逃避,还是正面应对。。。。。。?

这几天读完了岳东西的长篇小说《教育局长》。吸引我读下去的,最初是因为作者语文老师的身份。我们职业相同,就有一份好奇。一个教语文的,文章能写到什么水平呢?!不是看不起,真的只是好奇。

首先从情节上看,小说真的做到了跌宕起伏,吸引读者。

从内容上看,书中的教育局长李兴华有着言情小说中的情感纠葛。是不是不谈爱情的小说就不吸引人呢?我怀疑作者有实力不够爱情来凑的嫌疑。在我的身边也有曾经恋爱过后来分手,又同在一起共事的人,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很明显。不会因为曾经是恋人,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底线的,而教师的底线普遍是较高的。再者。李兴华局长和冯月琴经常相约到公园聊天,在实验学校扶昔追忆,这该是多么不可能的事儿。这两个场所都是众目睽睽之下,二人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眼睛盯着呢,特别是两个人又不是普通的小老百姓,更是搏眼球的很呢。所以现实生活中二人的关系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另外申雪的出现更显得李兴华像情窦初开的青涩小伙,冲动而无定力。真想问问作者,这些爱情成分是虚构的吧?经不起推敲的低劣。虽然表现出了一个局长的儿女情怀,但未免低估了一个局长对自己情感的处理能力,如果连这些事儿都处理不好,众目睽睽之下掩耳盗铃,岂不可笑?

在人物塑造上,李兴华这个人物塑造的空洞,缺少鲜活感。倒是冯月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女人的小虚荣,小任性,有女人为了自己的爱情,一厢情愿地扑汤蹈火的傻劲儿。有理想中的爱情幻灭后的绝望与报复。女人活在爱情里,男人活在现实里。女人为爱而存在,而爱只是男人生活的调味品而已。这种男女对爱的认识的偏差,造成了很多悲剧。而冯月琴就是自己用爱打造了一座宫殿,而最终发现只不过是埋葬自己的坟墓而已。

文中的代权,是一个善于弄权的小人物,勾心斗角,投机钻营,而最终害人不成反害自己。"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善于耍心眼儿的人,往往干不成大事。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考虑怎样给别人使绊儿的时候,正事儿必然就干得少啦。善于钻营走旁门左道的人和君子们从来不在一个频道上。自古"人间正道是沧桑",小人永远只会成为历史上的跳梁小丑而已。从这个角度看这篇小说表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

本小说还传达了困惑教育界的话题:到底是搞素质教育还是要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喊得热火朝天,应试教育抓得实实在在!升学率就是学校的生命线,不是吗?但应试教育也暴露出了很大的问题,如学生的失眠,跳楼等等。教育的方向在哪儿?小说的结尾泛泛地谈到:实验中学和市一中的素质教育都有了新的进展,正在热火朝天的展开。怎样展开?接下来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我们在深思。

小说的结尾,应试教育的大旗——冯月琴被撤职,被警察带走了。而素质教育的代表申雪得到了重用,这就是要告诉读者素质教育的春天来了吗?而申雪一个高中时的渣生,一个沉迷于风月场中的浪女,几年大学下来,竟成了教育界中的风向标!?不是一个讽刺是什么?一个所带班级考得一塌糊涂的老师,就是素质教育了?!难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就是这样的水火不容吗?我想不应该是这样的。

那么教育的春天在哪里?书中并没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