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还记得广州女孩魏茵只身搭车进藏遇害的事吗?魏茵在从云南德钦前往四川甘孜稻城途中,于甘孜州乡城遇害。犯罪嫌疑人白某某骑摩托车搭载上魏茵后见财起心,骑行一天将其拉至十分偏远的一处小树林实施抢劫。魏茵反抗,遭白某某持石锤击太阳穴身亡,尸体被拖入河中用石头压住。甘孜警方历经月余排查,于6月24日成功将嫌犯抓获,26日寻获尸体,案件告破。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有人说,魏茵也是因为坐了摩托车,才导致被谋财害命。只要拦货车,面包车,越野车,私家轿车就安全了。拦顺风车已经成了入藏路上的一种风气,一道风景。有很多人也曾走过川藏线,每天见过不下四五十人在国道上驻足,张望,看到有车驶来,不管是什么车,都会伸出大拇指,运气好的,等几分钟就有好心的司机停下载上他们。运气差点的,等个一两小时,甚至等上六七个小时。他们的意志力可谓顽强,堪比大火中的邱少云。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为什么要拦顺风车,他们的回答:

1、学生,没有什么钱。

2、这是一种体验

3、实现自己的梦想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我的疑惑:

1、既然是学生,可是我看到的“学生”都是穿着名牌冲锋裤,背着小鹰、多特等名牌背包,拿着单反,大多数打扮都很酷。一个名牌背包足够一次川藏的路费了。一部单反足够整条川藏线的费用了。

2、入藏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梦想,大家都希望能实现梦想,但是不应该以没钱拦顺风车作为实现梦想的途径。

3、既然想要一种体验,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全程徒步,而是每天起个大早,走出国道上,就开始伸出大拇指呢?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4、他们说“搭车”很不容易的,你们没有搭过不清楚我们的感受。既然“搭车”那么不容易,为什么不花几十块钱坐班车呢?

是否应该拦顺风车

1、可以拦顺风车。应该在自己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比如租的车中途坏了;或者你徒步过程中,下雨;或者身体出现不适;又或者途中遭遇不测,在这些情况下,相信每个路过的人都会主动停下来帮助你。而不是一味的把“搭车”作为入藏的一种途径。

2、他们继续说体验说原则。什么叫体验?什么叫原则?学生自己利用周末或者假期打工赚学费赚路费,凭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那才是真正的体验,那才叫有原则。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3、他们说“搭车”只是大家入藏方式中的一种。确实也是一种方式。有些人每天早出晚归的工作赚钱养家,这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有些人每天早出晚归,穿着破烂,拿着一个破碗坐在街边乞讨,也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是选择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吧。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4、有些人埋怨藏地已经开始商业化,有些藏民们不再淳朴,有些孩子不再天真,学会了敲诈,学会了抢东西。可是为什么不想想,这些都是谁之过。当一个人路过的时候,藏民们会很友好的接待客人;当第二个人路过的时候,藏民们很友好的招待客人;当第三个人路过,藏民们还是很友好的招呼。可是当一百个人进入藏地的时候,藏民们没有那么多的食物招待,便开始了饭馆旅馆。去的人多了,便开始了商业化。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同样的道理:当川藏线上第一个拦顺风车的人,司机们只要车能坐得下,都会停下让他/她上车。因为这条线不安全呀,路途遥远,人生地不熟,也许这拦车的孩子真的需要帮助,该帮助帮助这孩子。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十个……第四十个……第一百个,第两百个,如果川藏线上每天拦顺风车的超过了两百个,这场面应该很壮观,司机们也许已经习以为常,也许到了后面,就会一踩油门,呼啸而过。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也许,到了后来,国道上真的躺了一个人,司机们都不再停下。那就成了真正的“杯具”。就像社会上第一个乞讨的人,大家都会善发同情心,给予帮助。可是当乞讨在社会上已经成了一种职业,大家看到乞讨的人,都不会再给任何东西,哪怕一个面包一支水,甚至见到了乞讨的人,敬而远之。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当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许在世俗面前得不到帮助,大家想想情何以堪。

拦顺风车应该只是拦自驾车,或货车。但现在“搭车”的人不论大巴中巴,驴友租的坐得满满的面的,都惯性的伸出拇指头。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一个藏族师傅说过,在他们藏地,其实伸出大拇指拦车是一中很不礼貌的行为,在藏地很久以前,人们还很穷的时候,会向路边的人伸出大拇指,就是告诉别人,他很穷,需要帮助。可是现在,川藏线上伸出大拇指“搭车”已经成了一种风气,成了一道风景,这些走川藏的人真的需要帮助吗?

进藏路上搭顺风车成为了一种风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