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做好時間管理,普通人也能擁有開掛人生


《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做好時間管理,普通人也能擁有開掛人生


對每個人來說,一天都是 24 小時,既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又要應對無數的大事小事。因此,經常會遇到“想做某事,但卻沒有時間”的情況。

沒結婚之前,總想著“等我把工作做好了,再結婚”。結婚以後,又想著“等我把錢賺夠了,再生孩子”。生完孩子之後,又想著“等我把孩子養大了,再進行自我提升”。

我們總唸叨著“等我有時間了,再開始……”,然而,卻一直沒有找到時間開始。何時才能把該做的事情安排好了,再開始想做的事情呢?

與此同時,有的人卻能在工作、家庭、育兒之間遊刃有餘,各方面都很出色。你是不是也想擁有這樣的人生?


《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做好時間管理,普通人也能擁有開掛人生


或許,我們能從《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中找到實現的路徑。

《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的作者吉田穗波,曾是日本東京銀座婦幼綜合診所的一名婦產科醫師,工作十分忙碌,每天上下班都要花費 3 個小時。

同時,她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每天下班之後,還要做家務,陪孩子,處理各種瑣事。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她也實現了帶著家人去哈佛留學的夢想。

她和大多數人一樣,也是一個普通人,她能實現夢想,皆因她有一套時間管理的秘訣。掌握這些秘訣,你也能和她一樣,擁有開掛人生。


《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做好時間管理,普通人也能擁有開掛人生


01 制定時間計劃表,消除時間黑洞

如果你有一個既定的目標,比如留學深造、加薪升職等,就需要先根據目標制定一天的時間計劃表。

通過梳理一天的時間情況,清楚自己的時間主要用在了哪些方面,有哪些時間是被時間黑洞不知不覺吸走了。

吉田醫生決定留學前,在她一天的時間計劃表中,早上五點四十五起床,晚上十一點半睡覺,她的一天被安排的滿滿當當的,完全沒有時間學習。

如果要實現去哈佛留學的計劃,她每天必須安排一定的時間用來學習備考。因此,她調整了自己的計劃,每天晚上八點半和孩子一起睡覺,第二天早上三點起床,這樣每天三點到六點之間,孩子們睡覺的時間她可以用來複習備考。


《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做好時間管理,普通人也能擁有開掛人生


除此之外,她還把上下班的三小時都用來學習。這樣她就最大程度地控制自己的時間沒有被時間黑洞吸走。

制定一個完美的時間計劃,和是否能夠完美地執行是兩回事。吉田醫生也坦言,她也時常因為哄孩子睡覺而自己睡過了頭,但這樣也未必是壞事,休息好了做事反而會更有效率。要有良好的心態接納這些不完美。

《禮記·中庸》中有句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也就是說,做任何時間,包括時間管理在內,有計劃,有目的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就如同盲人摸象一樣,心裡沒底。

肯定會有各種突發情況,導致無法按照計劃執行。不必過分在意,及時調整心態,努力跟上進度。

其實,制定時間計劃表,是第一步,最終是要通過時間計劃表的提醒和約束,逐漸形成一種穩定高效的生活節奏。在這種節奏的帶動下,逐步地攻克所有的目標。


《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做好時間管理,普通人也能擁有開掛人生


02 列出待辦事項,善用工具管理時間

管理時間,可以採用有很多方法和工具,其中,吉田醫生比較推崇”待辦事項清單“。

每個週一的清早,她會制定新一週的計劃。她會分主題寫出所有應該做的事情,比如工作、家人、朋友等。

然後,她會對所有的待辦事項按照輕重緩急進行排序。將各項事情合理地分配到每天的時間計劃中。每次完成之後,她會核查清單,做好記錄。

記得《高能效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的作者史蒂芬·柯維也提到,”重要事“和”緊急事“的差別是人們浪費時間的最大理由之一。

由此可見,對事情區分輕重緩急,什麼時候該做緊急的事情,又如何避免重要的事情不被忽略,是做好時間管理必須解決的問題。

比如,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優先解決緊急且重要的事情。而整塊的時間,則用來解決重要且非緊急的事情。

要做的事情單靠腦袋是記不住的,比如吉田醫生是寫清單,寫下來不僅能幫助自己記憶,還能重新思考這些事情的重要性。

現在除了手寫,還有很多清單軟件可以利用,比如手機備忘錄、滴答清單、有道雲筆記等,都可以方便的隨時記錄和檢查待辦事項。

藉助這些工具,你會發現時間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了。


《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做好時間管理,普通人也能擁有開掛人生


03 設置截止日期,挑戰自己的極限

無論做任何事情,一定要設置一個截止日期。這個截止日期會讓人產生壓力,並激發出幹勁。

正如吉田醫生所說,被限定了期限意味著能發揮出”截止日期前的蠻力“,意味著創造了一個能夠“加速”的環境。平常速度不能完成的事情,加速就有可能。

因為要加速,所以會逼迫自己多項事情一起做。我們永遠不可能等到把工作處理完了再開始健身,也不能等到孩子長大才開始自我提升。想做的事情要現在就開始一起做。

因為要加速,所以才會逼迫自己提高單位時間密度,把一分鐘拆成兩分鐘用,將一天變成 25 小時。千方百計地擠出時間,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目標。

因為要加速,所以沒有時間憂慮得失,只能不顧一切地向前衝,把所有的賭注都押在自己身上,奮力一搏。

因為要加速,所以才會集中注意力,挑戰自己的極限,創造出連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奇蹟。

設置截止日期,才能有目的、有計劃的完成任務,否則,就會一拖再拖,從拖延症早期變成拖延症晚期,最後無藥可救。

吉田醫生坦承,她既不是超人,也不是運氣特別好,而是一路加速,克服了很多困難,並且長期堅持努力,才實現夢想。

從她分享的時間管理經驗中,我們可以相信,她其實和我們大多數人都一樣,

只要我們努力一下,也一定可以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