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乐的逼格高不可攀?不,它只是高贵的站在那里,等你接近它

今天开启不务正业(水)模式~

老唐之前很多文章多分享过,无论学习钢琴的源动力,还是技术提升的瓶颈,大多都在欣赏层面上。

换言之,听的更深,就能弹的更精。

毕竟,技术相对感受而言,还是要容易一些。

大多数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时间和重复的训练突破的。

正好赶上一些线上学员都给老唐提过,关于音乐欣赏的问题。

那么,今天就把古典音乐欣赏分为三个层面供给大家理解。


1、

精致的甜品

这是音乐欣赏的第一层。

就像一道精致的甜品一样,好看,甜蜜。

我习惯把这个层面叫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对于很多初入古典音乐的人,在之前都是从简单的单旋律音乐开始的。

单旋律、舒缓的音乐,可以给人美好以及向往的感觉。

举个例子:石进《夜的钢琴曲》、理查德 · 克莱德曼《梦中的婚礼》、肖邦《bE大调夜曲》以及很多轻音乐。

特点就是旋律好听。

大多数老唐的学员,也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从相对简单的旋律开始听。

这个层级,好听为主,简单的旋律,可以给人一种大巧若拙的感觉,并不复杂的音乐织体,给人高贵、典雅的感受。

虽然曲子演奏不难,但是意境是很舒缓的,给人轻松,放松的感受。

也是很多西餐厅的首选音乐。

这类音乐,可以让你放松身心,对于入门而言,好听、轻松,好听就是艺术。


2、

当“甜美”不能满足我们的欲望时

当我们听过很多舒缓且优美的旋律之后,逐渐脱敏。

开始寻求一些刺激,探索一些更“重口”的。

老唐把这个层面叫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当单旋律的优美不能满足你的胃口时,你需要探索更多的情绪,更多的故事,更深的背景,以满足你的需求。

渐渐的,就会开始尝试一些其他“口味”的音乐。

第二层的音乐,更加的真实,更加的庞杂。

欣赏这个层面的音乐,就不单单追求优美了,甚至开始有一些负面情绪了。

举个例子:贝多芬《悲怆》、肖邦《革命》(后人命名)等,这种音乐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舒适感,而是把你拉回现实,让你直面那些情绪。

这个层面的欣赏,就像吃麻辣小龙虾,明知道辣,却停不下来。

无论是悲伤,还是愤怒,在第二层里,音乐不再只是单一的情绪,而开始细分。

比如悲伤,开始裂变,分出愤怒、无奈、反抗等更为细致的情绪。

往往还需要在脑海中营造一些画面感,老唐在上大学的时候演奏过贝多芬的悲怆,感触很深。

悲怆分为三个乐章,那时候我把它归为三种情绪:

第一乐章的愤怒和哭诉,其中带着无奈和委屈。

第二乐章的宁静,和压抑在内心中,无法释放的不甘。

第三乐章的直面,对命运的捉弄,既不愤怒又不服输的反抗。

当然,音乐赏析这个,是见仁见智的,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

但是,这个就是第二阶层的特点,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耳朵听到了,而脑袋总在思考背后的东西,回味那些“苦涩”带给你的愉悦。

而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深挖那些不经意间漏掉的故事,当你挖掘出来的那种恍然大悟。

通过深挖音乐背后的故事,积累你的底蕴,增长你的见识,逐渐的深入音乐给你带来的影响。


3、

清粥小菜,不亦快哉。

第三层不同于以上两层。

第一层是好听的旋律。

第二层是丰富的内容。

第三层是返璞归真,不再对号入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个层面的欣赏音乐,就是因为喜欢所以听。

不再去深挖故事,不再去构思画面,因为你会觉得,用任何一种画面,都没办法诠释音乐给你带来的感受。

音乐是高于语言的艺术,这时语言的浅显之处就显现了出来。

听到的是感觉和感受,而感受是很难用语言描述和形容的。

举个例子,当你听到一首音乐,让你感觉到汗毛乍竖,鸡皮疙瘩掉一地时,这种感受,你是没办法与某种画面或者某种词汇来形容的。

就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感觉。

比如,我们都多多少少了解过贝多芬的《欢乐颂》,取自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当合唱开场的那一刹那,无法言明的情绪涌了上来,宏大?壮阔?都不足以形容那种情感。

这时,你不再需要如数家珍的寻找作曲家的故事,不需要那些辅助了,有音乐足矣。

如果到了这里,恭喜你,你的余生离不开音乐了。


最后嘚啵嘚啵

古典音乐一直给人高不可攀的感觉?

今天在知乎回答了一个问题,让我想到了一点,关于古典音乐。

其实,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是一样,古典音乐是小众的,不是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也不是一笑而过的短视频。

古典音乐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不会被时代冲刷掉,就像一本好书,十岁看是好书,五十岁看仍然是好书,仍然有收获,仍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些创造者的心意。

这就是音乐与文学的相同点,但是也有不同点。

那就是音乐,是一种没有文字的“语言”。

这种“语言”表达的,是文字没办法描述的情绪、心境。

为什么老唐把欣赏分为三个层面呢?

其实也是对应我们学习语言的三个层面。

从认字开始、学习词汇和造句,最后表达和理解。

所以,古典音乐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如果说为什么现在欣赏古典乐的人越来越少的话,应该是生活的速度吧。

现在生活的节奏太快,很难沉下心静静的欣赏一首经典。

不过,经典未曾改变。

几百年来,它一直高贵的站在那里,且不会因为你不懂而“靠近”你。

如果你喜欢,就需要你向它走去。

这就是古典音乐。

如果你想进入古典音乐的世界,请一点点的来。

欣赏古典音乐,并不是快餐,买了等几分钟就能吃。

它会让你亲自下厨做一道精美的食品,简约而不简单,直到最后吃到嘴里,你才能尝到其中的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