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僧的告诫:过犹不及,不要做这四种“好人”,命最苦


无名僧的告诫:过犹不及,不要做这四种“好人”,命最苦

母亲从寺院进香还愿回来,一阵唉声叹气。我询问缘由,原来母亲此去遇到一位前去咨询出家事宜的男士。他因妻子过世受得打击太大,便想抛开所有,遁入空门。

他与妻子结婚8年,白手起家做了些小生意,谁知妻子陪他吃了这么多年苦,眼见着要苦尽甘来了,妻子却悴然离世。

夫妻俩平时与人为善,甚至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也不忘每年的慈善捐赠,却不想落得如此结果。现如今,连出家都被主持婉拒。

母亲叹道:为什么许多重情重义、生性聪慧又善良的好人,却无法拥有常人所能感受到的幸福呢?真的是浊世容不得至情至性、至真至纯吗?

听后,我也不禁一阵唏嘘与不解,为此我特地前往好友无名僧处寻求解答。

待将情况说明后,我问道:“他想入佛门,为何会被拒绝呢?”

“出家不是逃避人世痛苦的方法。”无名僧平静地说:“他只不过是太过于看重感情,这并不是真正开悟、觉醒的表现,反而是一种执迷于其中的痛苦。佛门救不了他,只能慢慢开导,以期回归正常的生活。”

无名僧的告诫:过犹不及,不要做这四种“好人”,命最苦

“那为何如此良善之人,落得如此报应呢?”

“凡事过犹不及,不要做这四种‘好人’,他们命最苦。”

【一】过于完美之人

无名僧说,世间万物的本来面目为: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世上既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因而求人不求全,做事不求极致,能够发掘与发现事物的长处,容忍事物存在一些缺点与瑕疵,才是一种健康而正常的生活态度。

对人对事物要求尽善尽美,毫无缺点,是种终生难以达到的奢望。怀抱如此痴念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遭遇更多打击、失望与痛苦。

有些对待爱情怀抱完美憧憬的浪漫主义者,由于太过感性而执着,穷尽一生都没能找到完美的对象的原因,便在于此。

喜欢古董文物收藏的人都知道,天然珠宝美玉之类的物什,越是完美无瑕,多半假多真少。

自然孕育的宝贝,就跟人的品性一样,都存在缺点与瑕疵。而这,恰恰是“真”气所在。

无名僧的告诫:过犹不及,不要做这四种“好人”,命最苦

容不下它们的存在,你便找不到世间的“真”。离真远,便离假近。那些表面无懈可击的人,大多不过是伪装而已,可能内在缺点更多,问题更大。

一味追求完美的人,更容易因此而痛苦万分,觉得人生苦,便是这种道理。

【二】过于懂事之人

我们常听老人说这样一句话:“生活无非就是懂事的人,让着糊涂的人而已。”对方糊涂,你还不依不饶跟他胡搅蛮缠,不过浪费精神、气力与时间罢了。

不如稍做退让,吃点小亏,让事情就此过去,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生活方式。

无名僧双手合十道:第二种命苦之人,便是过于懂事之人。

“凡事得有度,不能无底线退让。过于懂事之人一生承受的苦,远较常人多。最终会由命运每个细微的不幸福,连成一整个不幸福的人生,从而让自己过得极其没有质量。”

无名僧的告诫:过犹不及,不要做这四种“好人”,命最苦

《封神榜》中,被哪吒打死儿子的东海龙王才一度活得窝囊。哪吒盛夏跑到东海洗澡,法力太大将东海龙宫弄得跟地震一般。

龙王三太子敖丙前来查看,被他打死不说,还被抽了龙筋。

身为一方大神的东海龙王,没有立马想寻仇。先是找上陈塘关,结果哪吒态度傲慢只肯归还龙筋,还自报家门,说真身是元始天尊座下的灵珠子吓唬龙王。

老龙王得知,想走正常司法程序,便去找元始天尊评理。

结果这位法力高强的上仙居然跟他说:“不就杀了你儿子吗?多大点事,居然上门诉苦,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老龙王被逼得无计可施,终召集四海龙王兴兵报仇。才有哪吒认罪伏法,不连累陈塘关百姓,剔骨还父、剔肉还母的典故。

无名僧笑着问我道:“假如当日老龙王懂事到底,忍就忍了。他憋屈郁闷之余,只会更纵容的哪吒无法无天,最终也修不得正果。

为己为人均自无益,不是太可笑、太可悲了吗?”

其实佛法讲究“向心而求”。所有的为他人着想,要落实于正面影响才可行。

一味委曲求全,可能只会让别人身负的怨孽更重。你的牺牲和懂事苦了自己不说,还变为助纣为虐,便成消极因果。

无名僧的告诫:过犹不及,不要做这四种“好人”,命最苦

【三】过于聪明之人

无名僧问我,知不知道过于聪明的人,为何一般比常人过得更为痛苦?我摇头表示不知。

他说某天外出之时,曾在路上听两夫妻吵架,非常有趣。男人对女人说:“想骂我,就痛痛快快骂。别拐弯抹角的!你气得到死,我听都听不懂。”

在他看来,愚笨自有愚笨的好处,聪明的人,悟性极高。他们感受天地之间一切的灵敏度,异于常人。

而这种洞察人性,了解世事的感受,悲多乐少,也无人能懂,便会生起寂寥孤独之意。

越是聪明的人,越是难以从普通的生活当中感受到平凡的幸福。要求越高,越会痛苦。不如愚夫愚妇,老婆孩子热炕头,平安度过一世来得逍遥快活。

【四】过于重情之人

无名僧的告诫:过犹不及,不要做这四种“好人”,命最苦

在无名僧看来,太过投入、过于执着的感情因易受天妒人怨,常以悲剧告终,人生也很苦。抛开唯心的理论而言,太重情感之人,必被为其所困、所伤。

心情压抑,大悲大喜,身体健康方面容易大受影响,事业也有可能受困于情感,没有大的发展。古语有云“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不无道理。

《神雕侠侣》中,那个身在道家,却情系陆展元一生,因爱生恨,自毁一生的李莫愁便是极好的例子。

无名僧说,天地之间,唯情字最伤人及杀人于无形。“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苍天容易动情,都会苍老,可见其摧残人心的功力有多强大。

他之所以劝前面那位因为没了爱侣而万念俱灰的男士,不要出家,就在于情关尚且参不破,离佛门距离还隔万里之遥。

只要参透,人生自会豁然开朗,不必求告于佛前。

无名僧的告诫:过犹不及,不要做这四种“好人”,命最苦

因而保持理智,不要太过于感情至上。明白世间一切不过是随缘而起,随缘而灭。

人间所有与“情”字相关的一切,都逃不出命理与定数的人,才会冷静从容,以平常心过好一生。

从俗世的角度来看,那些至情至性、绝顶聪慧、明白事理、具有忍让与牺牲精神、对于爱情无比忠贞的人,才是能够称得上“好人”。

可恰恰是他们,在世间活得更易痛苦,被这些优点所束缚,不得解脱。

无名僧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人间最美的状态便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凡事过犹不及,过于圆满,便是遗憾。南无阿弥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