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收益的理財產品穩定嗎?

理財迦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的確是衡量一款產品是否優秀的一個很重要標準,題主提到的7%的收益率在如今的市場裡已經算是收益率很高了,至於是否穩定要另當別論。

理財產品的穩定性不是單純從收益率上來分析,還包括了產品是否有鎖定期、鎖定時長、投資的標的、安全風控這幾個角度進行多維度比對。

對比各類產品的收益

我們拿到一款產品進行分析時候,可以選擇目前市面的其他投資產品進行橫向對比。比如現階段銀行活期理財的收益在2.7-2.9%之間,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在3%左右,銀行6個月-12個月的定期理財收益在3.5%-4.5%之間,安全係數高的大平臺P2P收益率在5-8%之間,小平臺的P2P借貸理財收益率在7%-12%之間,指數基金定投2年以上收益率在-10%-30%之間,諸如此類還有股票等等波動性較大的投資產品的收益沒有穩定的標準,在這裡就不再枚舉。

學會分析產品的特點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得出,7%的理財收益率介於銀行理財與P2P平臺的理財產品之間。所以在投資這類產品時候,我們要清楚該產品所依附的背後平臺是什麼?銀行、大平臺上市公司、還是民間P2P小公司,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是大平臺我們的投資週期就可以拉長1-2年,2年後再觀察平臺的發展是否在往上走,決定是否繼續投資該平臺的理財產品;如果是小平臺的理財產品,投資週期就可能要縮短到3-6個月,儘量選擇短期投資,投資產品到期後觀察該平臺近半年以來的盈利情況、安全程度、貸款的總金額等等因素,綜合評估是否要繼續進行投資。

選擇理財產品的小竅門

在我投資理財產品的過程,我總結過幾個理財小竅門,基本上可以初步的甄別產品的好壞。

  1. 百度搜索該理財平臺是否有品牌專區,用來證明這家公司是不是有資金預算去推廣和傳播

  2. 進入官網,點擊右上角【關於我們】,看看其公司高管的資料權威度

  3. 去《網貸之家》APP查看該平臺的貸款餘額,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該平臺的盈利水平

  4. 查看平臺的項目情況,瞭解平臺透明度

  5. 體驗p2p平臺的APP設計和體驗,體檢差的平臺安全程度也不會太好

這五個小竅門每一個都特別的硬核,我真的希望我們每一次購買理財產品時,都可以從這幾個小竅門中去甄別購買的產品是否符合以上的要求,如果全部都達標,那麼說明這款產品足夠穩定和安全。

總結

有了以上的初步判斷,我們基本上可以比較清楚的知道這款收益率為7%的理財產品的特點,是否屬於大平臺、是否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背書等等。那麼我們在判斷一款收益率無論是多少的產品,都具備這樣的能力去判斷真真假假,買的放心,賺的舒心。

以上是我該問題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以及更多的人。點贊和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杜耶說理財,價值投資的佈道者。


杜耶說理財


7%收益的理財產品肯定不安全!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一般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也就是民營銀行五年期新型存款,存滿5年年利率在5.8%左右,高於這個年利率的可以說都不是很安全了。下面來分析一下。

7%的理財產品基本見不到

現在7%的理財產品正規銀行根本就見不到的,一般大型銀行一年期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也就是4%左右,很少有超過5%的。比如下表是建設銀行理財產品表,從中可以看出來一款10萬起購的357天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4.3%。還有一款266天的理財產品,10萬起購,預期收益率為4.15%。從下表中可以看到,建設銀行最高的理財產品也就是預期年化收益率4.3%。

建設銀行是我國第二大行,可以說人才濟濟,如果在這樣大型的銀行都看不到這樣的7%的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可以說你那個7%收益率的理財產品根本就是不可靠的,也是不穩定的。

7%的年利率比大型銀行貸款利率還高

一般大型銀行的銀行貸款基準利率如下表所示,五年以上的貸款基準年利率為4.9%。一般貸款的時候會上浮20%左右,也就是一般貸款實際利率也就是5.88%左右,很少有超過6%的。

一般來說,銀行貸款利率較低,但是都會抵押資產,這樣銀行的貸款風險是比較小的。一般情況下大型銀行貸款年利率都不能做到7%,那你這個7%的理財產品年利率感覺有點不可信了。


綜上所述,7%收益的理財產品不穩定,不可靠!因為一般大型銀行的一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就是4.3%左右,而大型銀行的貸款年利率都在5.88%左右。



睿思天下


簡單分析下題目,其實產品的安全穩定和收益率沒有必然的聯繫,頂多是正相關的關係,換句話說過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風險不會低,但收益低的理財風險也不一定低Y(很有可能是“中間商”賺取了差價,而你看到的只是表面而已)。

提出問問題的關鍵詞有二:7%收益、安全穩定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理財產品如下:

A 銀行理財 《=5%

B 券商、保險資管、信託8-9%

C 金交所 10%上下

D 網貸P2P 10-11%

E 私募基金 (看資金投向)

當然了,炒股票也算方式之一,不過 這就和“穩”字 近乎絕緣,不再討論了!!

A安全性而言,銀行理財近乎是絕對安全的代名詞;只不過在收益上捉襟見肘,投資者有資金亦可配置,但明顯不符合本題要求。

D 網貸P2P,在18年之前,發展近乎瘋狂,有點閒置資金 如果不配置點網貸,是會遭“同路人”鄙視的,可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熱衷於網貸的那些人,在時下,一言概之——一地雞毛,筆者建議,現今行業洗牌還在進行,全球第一大網貸平臺(陸金所)都推出網貸業務了,你還湊什麼熱鬧,規避、規避、規避!!!

E 和D有點像,也在行業洗牌中,但是情況比D好得多,日後還是會有一些好平臺留下來的,收益可以高得驚人,本金也可能血本無歸,和這個穩字 也不怎麼沾邊!!

這剩下也就B 和C了

先說說C,收益還是可以的,底層資產也不乏優良,而且金交所多半都有“良好信用背書” 這一點在經濟上行期間 都好說,一旦經濟下行,這背書 也如遮羞布,窗戶紙,該捅破也就分分鐘的事兒,空中樓閣,不靠譜,當今而言,體制還不完善,而且現在是大量的非標資產,官方也已經出手,要求每半年消化掉一定比例資產,最終把這屁股給擦乾淨。

筆者建議:擇優而選!!

剩下的B才是筆者重點推薦的!!

其一,發行主體 都是根正苗紅的正規軍,實力強!! 和穩有關

其二,收益可相對客觀,符合7%收益預期

不過資管新規出臺後,資管計劃就很少了,現今能看的不多,還是信託居多!!

各位投資者可以著重考慮吧!!

一點愚見,感謝閱讀!! 歡迎各位就信託問題 與我交流討論!!


信託者


7%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安全嗎?

看到這麼問,必須說一下了,曾經有數不清的P2P出借人認為低利率的平臺安全,俗話說高收益高風險,選個低利率的平臺,總該安全一點吧?事實是怎樣的呢?被平臺矇蔽了,很多7%收益率的平臺接二連三掛掉,給“低收益,低風險”的認知一記狠狠的耳光。

有些平臺長標13%利率,短標7%利率,不少出借人就是喜歡短標,認為短標風險小,退出機會多一些。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很多出借人幾次操作之後就麻痺大意了,在出問題那一刻沒退出的短標和長標一樣效果。

藉著P2P舉例說明單從7%收益率無法確定產品是否穩健,還需要更多詳細信息,從無風險收益率來看,7%已經很高了。

無風險收益率是多少?

幾年來餘額寶(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代表著無風險收益率,隨著時間推移,銀行真的因為支付寶做出巨大改變。一年來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成為無風險收益率的代表了,盯著存款保險的光環,4%的隨存隨取年化收益率,不停的有產品停售和新的銀行冒出來發行,現在想要買到還不難。

隨著罕見的商業銀行被銀保監會接管的消息傳開,對民營銀行的擔憂逐漸增多,這裡想說銀行存款一定是風險最小的金融資產,尤其是50萬元以內。

看完之後覺得7%的理財還穩健嗎?如果仍舊一頭霧水,不知怎麼辦,建議不要參與這類投資了,何必為了多3%而冒成倍的風險!


財來不會晚


收益和風險成正相關,拋開風險談收益的理財都是騙子。

銀行活期0.35%,定存2%~5%,但時間長短不一,風險較低。

長期來看,貨幣基金2%~3%,風險較低;債權基金6%~7%,風險一般;股票基金14%左右,風險很高。

理財不能只看收益率,要看投資的對象是什麼,錢投到了什麼地方去。另外,理財和本金、收益率、時間有關。要想獲得理想的結果,不能忽視這三者的相互作用。


蠟筆小星2018


樓主你好,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們在關注理財產品的同時,還要觀察這個理財產品的很多產品要素,這樣才能更好的判斷是否穩定以及這個收益你是否能接受。

第一,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是多長,也就是說最快,多久你能拿回本金。假如是一個5年期的理財產品,要5年之後才兌付給你7%的收益,那可能就需要考慮一下這個產品的流動性了。

第二,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最近很多信託機構已經出現了兌付違約的事情,也就是說,哪怕當初信託賣你產品的時候說了是7%的收益,但是因為信託所掛鉤的投資項目,也就是底層資產,風險很高,那麼這個產品7%的收益,在我看來就不穩定了,因為可能你的本金都留不住。

第三,從現在包商銀行,信託機構違約的事情可以看出,剛性兌付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所謂的7%的收益,不再有保本保收益的概念。所以樓主的這個7%,按照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產品,只有券商的收益憑證以及大額存單等有這樣的保本保收益條款,但是收益是很定達不到7%的。

我是無忌,一個從業10多年的金融老司機,您的點贊與關注,是對無忌最大的支持,謝謝大家。


無忌說財經


現階段,投資理財安全性和收益率的最佳結合是:安全穩健的政府直接融資項目,沒有中間商賺差價,20萬起投,年收益9~10%,按季度付息,到期回本,資金投向基礎設施,多重保障,安全可靠,歷史記錄幾乎100%兌付。


用戶109645884110


一個信託大單能賺8w 你說安全不


七海一輝


這要看是什麼類型的投資。發起的主體是誰?投資的標的又是什麼?還有投資的週期有多長?最主要的能獲得7%的收益,這收益從哪兒來,是不是合理的。只有把這些問題想一下,就有個大致的判斷。

如果是做固定收益理財,最好選擇國家受監管的金融機構。市面上大多數公司型的財富管理不靠譜的多,一旦失敗基本都是血本無歸。比如P2P。2015年之後市場很亂,建議不要只為了高利息而亂投資。


犀鋒情緒覆盤


具體要看理財產品背後投的標的。如果是一般的政府債券,那沒什麼問題,但如果是經濟下行期的小企業債權,那需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