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第二大島

達濠島 在汕頭市東南部,屬汕頭市第二大島,為汕頭市區屏障,是汕頭主要漁港之一,以最大聚落達濠為名。面積80平方公里(佔達濠區總面積90%)。島岸北緣汕頭港,西南沿濠江(海峽),東南瀕南海,島周海岸線76公里。地貌以低丘陵為主,最高峰為香爐山(在礐石、珠浦之間),海拔196米,為汕頭港遠航船隻最後消失點、最先見陸點。在此,山脈向西北伸延為礐石山地,向東南伸延到東湖村、埭頭村,為島的中部山地。島東南部為廣澳山地,為南北走向。中部山地以南,瀕濠江處,間有小塊平原,多為沿海臺階和寬谷的沖積土而成,面積共15平方公里。氣候溫和溼潤,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24060/cm2,年日照總時數為2100小時,年均溫21.5攝氏度,七月均溫17.9攝氏度,一月均溫14.8攝氏度。春暖早,冬寒遲(比汕頭市區早或遲15天左右)。每年十月至四月為東北季風,六月至八月為西南季風,五月及九月為東北與西南風過渡季節。年均出現5級以上強風39次,平均風力比市區大一級,故為多風易旱地區。年均降雨量1536毫米,集中在四至九月汛期,為全年總降雨量的80%。島上的西坑水庫處迎風坡,年降雨量1701毫米,居汕頭市區域內首位。全島水庫、塘壩64宗,正常蓄水庫容676萬立方米。枯季的地下資源1153萬立方米/年(濱海鹹水除外)。其中丘陵山地斟巖裂隙水532萬立方米/年,多以山泉形式出露。據百年旱情分析,平均第三年發生重春旱一次,每五年發生重秋旱兩次。土壤為赤紅壤和濱海砂土質。山地屬燕山期酸性花崗岩,多為粗粒花崗岩和斑狀花崗岩。該島處粵東航海要港警,沿海南北來往商船常停泊於河渡口,明代常有海盜出沒,向為海防要地。河渡、磊口為出入咽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曾在島周圍設炮臺、汛營,有河渡、蓮澳、廣澳、蘇安、宮鞋石等處炮臺;馬滘、磊口、狗母涵、珠浦、礐石等處汛營。


汕頭市第二大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