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进入腊月,又到了每家每户蒸包子灌香肠的时候了。盐城人对过年的仪式感都在这上面了,它寓意着蒸蒸日上,大数人家喜欢亲自调配好馅料,就近到包子铺加工。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包子馅心多变,花式精巧,突出主料,注重本味,马齿苋包子、萝卜丝包子、猪肉包子、青菜包子、都是很受欢迎的包子。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每年春节前一个月左右,包子就渐渐开始供不应求,一天最少要加工6000个包子”,新河新村一加工包子的老师傅称。来的人一加工就是几百个,200个给儿子、200个女儿、200个送亲戚。
师傅忙得没空喝水,一个劲喊:今天来不及做了,今天来不及做了。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拿出提前发好的面,新的一笼包子就准备开始做了。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大面团搓成条,捏成小面团,俗称剂子。把一个个剂子压成面皮,这一道道工序可都是真功夫。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管是揉面的手法,还是捏褶子的手法,可能只有做过的才知道。


每一只都带着传统手工的温度,面团是每天早晨现打现发。等时间熬出密密气孔、激出淡淡酒香,包子皮才会又香又绵又韧。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平均5秒一个包子,还没反应过来,一个包子已经包好上笼屉。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现在很多店里的包子为了省事,将竹垫子改成了滤纸,看似卫生方便了许多,其实少了竹垫特有的香味。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老师傅做包子已经20多年,从小青年熬成了爷爷。忙不过来,喊了家里不少亲戚来帮忙,早上6点一直忙到深夜,问累不累,老师傅只笑笑,做习惯了还好,希望大家过个开开心心、圆圆满满的年。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笼里散发出大量的蒸气,一边嗅着包子的香味,一边感受那种雾气腾腾的神秘。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大概一刻钟后,热气腾腾的包子出炉了。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老师傅把刚出炉的包子放在盐城特有的“筢子”上晾凉,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热气腾腾,色白面柔,爽眼舒心。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除了包子,还有不少人前来加工大馒头,奶奶说每年都会来加工,除了包子家里儿女还喜欢吃大馒头,这不,每年都要弄个几屉。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趁着包子的热乎劲,迫不及待掰开一个尝尝,马齿苋的清香伴着肉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顾不上蒸汽烫手,连忙往嘴里塞,那叫一个香!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时代变迁,往事难忘。蒸包子蒸的是团圆,蒸的是过年的气氛,蒸的是对来年的期望,里面饱含浓郁的亲情。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外乡的盐城人,今年你回家吗?

盐城人的年味儿,在包子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