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医的治未病?

半硫丸


中医养生原是人的本能,人有痛处懂得去揉就是本能。人的先天本能有自发现象:自发针灸时身体有病自然自动的用针刺穴而疗效神奇;自发识药能知道哪种中药能治某病;自发拳脚是遇到危险时自动的保护自身出手伤人;自发舞蹈时载歌载舞一身汗;自发语言时快速而流畅的讲天语;自发文字时写出的字是美妙图形;自发音乐时拿起古琴很好听的乱弹……

真正的中医不是学来的,是本能的发动。生而知之者为上,即扁鹊饮过上河水能洞察病人脏腑之缘故。扁鹊本能自发强项是诊断,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华佗本能自发强项是养生五禽戏;神农氏本能自发是自发识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治未病,是你有病很轻浅,自己却不知道,中医却知道,帮你把病消灭在萌牙中,不让你病入膏肓。


用户9652809520611


中医治未病就是一个笑话!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里也说:“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可见,若能“治未病”,就可以称得上是“上工”---优秀的医生,甚至是“圣人”了。

什么是“未病”呢?

很多中医大神认为,“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涵义。其实,找到《黄帝内经》里三处出现“治未病”的段落仔细品读就会发现,“治未病”的本意是“在疾病未正式发作之前,抓住时机诊治疾病”,根本没有包含无病状态。更没有疾病预防的意思。这个稍有理解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

治未病的本意与疾病预防没有任何关系

在很多中医大神的解释里,把“治未病”说成中医注重疾病预防,甚至有不少大神声称,治未病是预防医学的鼻祖。其实,治未病的本意在于提醒医生抓住治病的有利时机,及时治疗,与疾病预防没有任何关系。

治未病的逻辑悖论

把治未病说成中医注重疾病预防,违反基本的逻辑关系。大夫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只有病人病了,才会找大夫治疗。没有疾病的人,既不会来找大夫,大夫也不会没事儿找事儿去找健康的人给人治病谈预防。

健康的没病的人找大夫看病,或者大夫找健康的没病的人看病。这显然存在逻辑悖论。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儿。

说到底,把治未病说成疾病预防,是中医在给自己涂脂抹粉

现代预防医学诞生之前,疾病预防从来就不是医生的职责。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

预防医学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预防医学是国家层面上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所建立起来的公共健康科学,与医院、医生的职责没有任何关系。

那些声称治未病就是倡导疾病预防的中医理论家们,对于治未病的糊涂解释,要不是就是误解,要不就是为中医涂脂抹粉,本质上都是糊涂蛋!


三月森林


“治未病”现在被解释为预防为主,但这只是中医的狡辩而已,因为在中医的眼中,所有人都有病,或者有真正的疾病,或者是所谓的亚健康,因此中医才说有病治病无病调理,而现代医学的预防疾病则是让健康人从此不得某种疾病,不需要长期调理。比如接种了疫苗,就不会再被某种病毒或者细菌感染,也就不会出现感染后的严重后果。这是一种非常有针对性的医学干预手段,并不是中医那种黑盒子式的泛泛而已。

“治未病”是中医的一种狡辩术,是用来欺骗没有病的人花冤枉钱、接受过度治疗的,也是他们不懂装懂的一种手段,明明治不好、不知道怎么治,偏偏要装得很高深,用这种故作深沉的技巧来骗人罢了。

医学发展到今天是通用的、透明的,不存在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的秘密。医学和其他科学意义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存在闭门造车。现代医学早就不是对症治疗了,预防为主是现代医学的治疗原则之一,这种预防为主是建立在对疾病的成因十分了解的前提下,而不是中医那种蒙人。


京虎子


治未病是中医的高明之处,也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养生防病和让人不生病是中医的优势,防病永远大于治病,在你没有生病的情况下,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和八纲辨证,就能知道你将来会有什么疾病发生,或者已经生了病的人,可以通过中医的综合辩证,知道将来疾病的发展情况,以后会到什么程度或者会影响身体的那些方面,这样可以做到提前积极预防和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中医的未病先治、已病防止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高境界。


治未病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未病先治的思想,对后人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治未病和现在的仪器检查化验不一样,检查和化验只能知道已经形成的疾病,对于没有形成疾病的查不出来,现实中有很多人身体感觉不舒服,但是到医院又检查不出问题来,因为这是疾病发生前,造成的人体气机的变化,还没有形成实质的病症,人体的气机无影无踪,是时时刻刻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中的,所以仪器也检查不出毛病来,可是病人的症状表现非常清楚,难受的部位也比较明显,有的可能是整体症状,有的可能是局部的不舒服,因此治疗这样的疾病,中医通过四诊辩证,就可以很容易的知道疾病的病性、病位、病势,辩证正确用药会立竿见影。

中医治未病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判断身体中的寒热虚实状况,了解身体中脏腑的失调情况,特别是从人的面色和形态上,就可以判断脏腑的虚实变化,已经有疾病的可以预测将来如何发展,以及如何预防治疗,就像一个肝气不舒的人,从面色上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一般肝气不舒的人,面色发黄或者青暗,心情急躁易怒、失眠烦躁,严重者会胁下肿胀疼痛,但是到医院做身体检查也查不出问题,病人就是感觉胸胁胀满难受,影响人的饮食和睡眠,中医从外表和表现上,就可以知道肝气不舒,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可以用小柴胡汤或者大柴胡汤结合治疗,很快就会消除症状,这也是中医的治未病。

有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都会不足,所以提前吃些保健养生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未病先防的方法,因为人随着气血的不断消耗,将来总会要生病,提前用补气养血的中药材预防,也能起到保健养生和延年益寿的效果,老年人可以经常吃些人参、党参、三七粉、西洋参、黄芪、当归、熟地、黄精、生姜、大枣、枸杞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保健作用,这也是未病先治的养生方法,可能很多人会问,好好的吃什么中药呢?别忘了人时刻都在和疾病斗争中,体质虚弱疾病就会到来,体质强壮就不会生病。


如果一个肝气不舒的人,长期下去就会生病,就有可能造成肝胆的疾病,肝气郁结得不到疏泄,又会影响脾胃的运化,造成脾胃运化失司,又会形成脾胃的疾病,所以《黄帝内经》中有: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为肝胆主情志,心情不好就会影响人的食欲,因此肝胆的疾病都会影响脾胃,这就是说提前健脾健胃,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肝胆疾病的治疗。

人的身体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体质方面、心情方面、饮食方面等,都有可能造成某一方面的不足或者有余,中医通过人的神色形态,就可以观察出以后会有那方面的疾病发生,像一个体寒和气血不足的人,由于气血的运行不畅通,所以以后会发生气血瘀阻的症状,提前用补气升阳的中药材预防,就有可能避免将来这些疾病的发生,再像血脂稠和胆固醇高的人,如果不积极预防就有可能形成高血压,如果高血压不积极预防和治疗,将来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所以提前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材预防治疗,就有可能避免发生这方面的疾病,因此这些都是中医未病先防,已病先防的治病方法。


中医杂症


看到几乎一面倒骂中医,我觉得很寒心,也很痛心。作为一名资深经典中医爱好者,我可以很肯定地说这是无知,比盲人摸象更离谱。中医有四种境界,分别是神、圣、工、巧,也就是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扁鹊属神级,仲景属圣级,望诊偶然也会用,例如为侍中大夫王仲宣治病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医师,脉诊都不过关,连巧级也算不上,不能体现中医的水平。现在的中医院也设一个未病科,一个巧级的医师都没有,你叫他去做一个只有神级才能完成的工作,真是免为其天下之大难。未病,不是未有病,未病科更不是保健科,未病是疾病的起始阶段,未有明显症状,也可以说是潜伏期,神级医家通过患者的精、气、神等外在的细微变化,判断其疾病的存在及预后,及早采取措施将疾病消灭于萌芽阶段。对不懂中医的人讲这些,犹如和幼儿园小孩解释多维度空间,我们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要有敬畏之心,不能恣意侮辱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



冷静看热点


这个问题提得好!!!

首先必须明确,上医治未病,并非上医不会治已病、病甚!

何谓未病?如果把未病理解为没有病的状态,把治未病理解为养生预防疾病,说明其人不只根本对中医一窍不通,甚至毫无中华传统文化基础,即使号称大师,也是未启蒙之辈!

未病,病之未也。病起于情志失调、经络阴阳不配而气化失常,久而及脏腑、形骸。初病,经络阴阳失衡不配、气化失常之始,患者未有自觉症征,是为病之隐而未显,即未病是也。是状态下,非中、下工可察,唯真中医上医可察知,道医直接洞察病机,术医上医四诊入微,辩证透彻,立法得宜,可得治,不致贻误成大病也!《黄帝内经》中”不治已病治未病“之句,说的是不要等到病发作之后才去医治它,应在其未显露之时就去进行治理。中医立足于人而非病,讲究的是正己却病,不是西医的对抗疾病,对抗不是医学,这一点不容质疑!自西医兴起至今长期的抗菌、抗病毒促进了细菌、病毒的进步、发展,在所谓细菌、病毒不断演化、变种的趋势面前西医已经显得黔驴技穷,对此世界卫生组织等也已开始反思!

自汉时术医始渐兴,而后术医专注于理、法之应用发挥而忘了朔源穷理,对道医所传医理日渐迷失,以致今日中医界已不知真正的精气神学说、绝对阴阳及六气学说,剩下派生出来的五行论加不伦不类的相对阴阳论和稀泥,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就是中医持续专衰两千多年的真相!

时至今日,中央高层高瞻远瞩、英明决断,推动传统文化、中医复兴!然中医学术迷失已久,不为今人所理解,甚而大师、大神们把意为病未显之”未病“胡扯为未得病,把经络六气生化、脏腑五行运化的正统“五运””六气“变换成易学旁门干支六十甲子气运,把易学正宗的五运六气变成装神弄鬼的卜算,乌烟瘴气,诚可悲也!中医危矣!将亡于所谓大师之手也!

如此混淆中医基本概念,正中西方反华势力下怀,中医之消亡最有利于它们的阴谋,最有利于它们操控世界!于是,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抓住中医疲弱现状尽情诋毁本来源于真理、立论于至高点的中医学术之领西方五毛之辈,吾与它们理论遭拉黑,无法揭穿它们!它们专挑所谓大师治未病、五运六气虚妄言论攻击,可恶至极!


魔鬼166515121


中医有自己的一套治病的整体理论,就是阴阳与脏腑和自然界都有密切的关系。凡人之病总不外乎阴阳.而阴阳之分,又不外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肤里为阴.表外为阳,虚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能分清阴阳.则病即有头绪,而脏腑的病变.又不外乎虚实.寒.热.审知其为何脏何腑之虚证.实证.寒证.热证.作何治疗。而每一脏腑的病变都会出现.很多的证状和不适,再联其病类以集之.则药归同路.疗一病可疗千万病。这就治未病之道。


百姓草


大病从小病治起;无病先防病。


牧牛老叟


中医尽搞一些模糊的概念忽悠人,治未病又是一个。中医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哪一个概念可以精确定义?因为概念模糊,可以任意发挥,任意解释,充分表现其伪科学特征。按照正常逻辑,未病就是健康,要你治什么?刚开始听说中医可以治未病我就笑喷。哈哈


用户61266150513


未病要你治个毛?小病都治不了,也只能忽悠那些没病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