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的严重程度如何划分?

EvaLongoria


肠息肉是肠道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关于肠息肉如何进行有效的划分,其实大多还是需要依靠肠镜检查和病理学的分析来进行明确的,下面小克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息肉类型:

1.增生性息肉:是肠道息肉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息肉类型,增生性息肉的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主要是以肠道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较为光滑,基底宽,多发且常见,但是增生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恶变。

2.炎症性息肉:主要是因为肠道长期的慢性炎症所导致的息肉出现,目前较为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炎症性息肉常为多发,多数体积小,直径常在1厘米以下,当肠道炎症病程较漫长者,体积可逐渐的增大。炎症性息肉的外形多较窄、长、蒂阔而远端不规则。

3.幼年性息肉:约有百分之90发生在10岁以下的男童,幼年性息肉外观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百分之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

4.腺瘤性息肉:可以从病理学的角度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这三种腺瘤性的息肉都是具有一定的恶变概率,所以在发现有腺瘤性息肉存在时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或者是内镜下的切除。

以上4种就是常见的肠道息肉类型,而对于这些息肉的治疗则是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另外患者自身不要因为有肠道息肉而去恐慌,大多息肉都是属于良性息肉,恶变概率极小。


小克大夫


肠息肉,是一类从肠道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它是一种形态学的描述。主要包括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黏膜肥大赘生物。

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就是腺瘤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严重程度的划分,要结合病理结果、息肉的形态、大小去判断。一般来讲,炎性息肉没有恶变的倾向,不必过于紧张,以治疗肠道原发病为主(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直径大于2cm的广基腺瘤性息肉,有癌变倾向,这种情况,一般需要腹腔镜下或者开腹行肠段切除。另外,当肠道广泛出现数目多于100颗的息肉,那就属于肠息肉病了,这种情况,肠镜下的画面都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有明显癌变倾向,不过这种与基因有关的肠息肉病,还是占少数的。


张医生在线-欢迎你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