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这次疫情,大家是否感觉生活在小城市比较好点?

斗士犟


从疫情本身来讲

病毒并不会区分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市人口少,流动人口也少,管控方面,小城市优于大城市,但医疗资源方面,大城市又优于小城市。


从城市本身来讲

大城市有着良好的经济、教育、医疗等资源,城市规划建设较好,公共设施比较完善,但交通拥堵、房价高、生活成本高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小城市人少,人均资源相对充足,没有大城市竞争激烈,职业发展压力较小,生活节奏慢,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但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大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从个人喜好来讲

有人喜欢大城市的喧闹与繁华,有人喜欢小城市的惬意与清净;有人喜欢大城市的奋斗与机会,有人喜欢小城市的安逸与平淡。


疫情终会过去,我们还将继续生活。所以,大城市与小城市,没有谁最好,只有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尤物生活


生活在小城市还不够,最好在农村里还有老房子。我大伯他们生活在城里,腊月二十九回农村老家(我们家)过年,正月初一村里开始封路。到现在一个月了,一大家人,生活水平没有因为封路而降低。家里杀了年猪,又从门口池塘打了鱼,菜园子里白菜、菜苔、葱蒜都有。听我在城里的同学说,他们小区楼栋封了,平常下楼都不允许,买菜也是定时定点十分拘束。








晓月的日常


我认为还是大城市好一点:亲身经历如下

1,疫情正严重时间,每日新增3000左右,我陪闺女在儿童医院住了7天,当时孩子发烧不退,前几天不敢去医院,就用某团买了感冒药,小区管理也比较严格,没敢出去,一直拖了五天,是在没办法才去儿童医院,到了之后工作人员确实很认真负责,做了很细致的检查,最后得出结论是,呼吸道合胞感染的普通肺炎,当时真是吓得要命。医生要求必须住院七天,我也就办理了入院手续,住院途中,病房里转来一个县城的小女孩,咳嗽的非常厉害,真是害怕死了,反复问了医生好几次,最后提心吊胆的住了7天,终于顺利出院,回去的路上真的是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我开车大约30公里,路上见的没有五辆车,为政府点赞!我是在省会城市,所以对医院也比较放心,如果是小城市,真担心误诊或者强行隔离,或者开许多许多的证明,现在想想还真是感谢儿童医院的护士和医生。

然后,2月底,孩子玩游戏不小心把脑袋磕破了,一看小脑袋上磕了一个2.5CM的大口子,献血糊满了整个小脸,当时我都吓傻了,拿着湿巾倒了半瓶碘伏包在伤口上,深夜11:30去儿童医院,发现医院管理更严格,各种检查各种填表,各种扫码,最后顺利就诊,用一种医用胶水把伤口粘上,目前伤口还在愈合中,想想都后怕。关键是看完伤口回家后,当时已经12:00多了深夜,保安和防疫人员不让进门,我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和各种领导打电话说明情况,才让我进去,也感谢他们的尽职尽责。

如果生活在小城市或乡镇真不知道能否及时处理。

其实想想,生活在大城市的原因有几个,一是机会相对较多,自己的才能有地方展现,另外一个就是可享受较好的教育,医疗,商业,休闲等的配套,进行环境和空气质量来说,肯可能小城市更好,但有得有失。



皮皮皮尔斯


我感觉小城市要好,因为我就生活在小城市的偏远山区,在农村人口流动小,房子之间的间距还是比较远的,只要我们不串门就可以了,农村的好处还是比较多的:

1.我们不愁吃愁喝,家里有年底刚丰收的大米,地里还有自己种的青菜,想吃肉还有自己养的鸡,鸭,兔子。

2.在农村我们的活动空间比较大,不用天天呆在家里,还可以上山,挖冬笋,不会像大城市就呆在一个套房里面。

农村有农村的好处,消费低,生活平淡,但是农村的医疗应该说没有,就有一个村医,就可以治感冒发烧,农村就教育也是比较差的,所以我还是在努力,最少要在县城买个房子,为以后孩子有更好的教育。





忆事剪映


疫情期间我认为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都有好处吧!因为自己生活在小城市,就说说自己在疫情期间的体会吧!

这次疫情的严重程度每个地方都不同,我们生活的小城镇目前为止还是很安全的,不过管控程度很严,没有口罩不让出门,封路封车等等,所以立马回老家避难去了,只因为经历过非典时期,在山上除了放假时间长,没受到什么影响,我想这次也是一样的,都会平安度过。

在老家真是太安全了,人口流动少,空气质量高,这也许就是小城镇的好处吧,因为人流量流动少,安全系数就高。这次疫情后,相信很多离开小城市去往大城市发展的人们,都会建自己小城镇的房子,因为对于不让出门的人们来说,小城镇的慢生活,在非常时期还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现在的小城市,乡村,便利程度也不低于大城市,人们的生活也有很大进步!对于疫情期间的采购,自给自足,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也不会因为疫情管控而受到什么影响。

而最深的体会,就是自由吧,小地方的好处就是真的很自由,相比不能出门,或者限制出门时间次数的人们来说,小地方或者说乡村真的很自由,像我这儿,看看这风景,就应该知道了,是个远离病毒的地方,相对的出门也就没什么影响,只要不去别人家串门,种种自己家的地,爬爬山,晒晒太阳等,一天的生活还是很充足。

所以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或者乡村,只要身体健康,心态平和,都会有雨过天晴的一天,愿大家早日过上属于自己的正常生活!!!同时祝愿一线工作人员,医生,护士,所有为了疫情而努力的人们,都能平平安安!!!

加油武汉!!!

加油中国!!!





用户名好难得


疫情前,我在大城市工作,过年回家,回到小城市。在家待了一个多月,一直很想回工作的地方。

在家,每天太安逸了,我不喜欢这种安逸的感觉,我比较喜欢奋斗后再安逸一小会儿的感觉。

经历这次疫情,我更珍惜可以在大城市工作的日子里,珍惜看车水马龙的日子。每天的忙忙碌碌和压力让我觉得我是一个鲜活的人,而现在每天吃饭睡觉的舒适感不是我想要的。

所以经历这次疫情后,不否认小城市人少不繁华,疫情不严重,但我还是觉得大城市好。


赵暖暖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对于疫情来说,住在小城市可能更好的控制和规避,因为人流量很少,但是如果是大城市,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但是,经历了疫情之后,我依然喜欢我所在的城市,它是省会城市,也算是大城市吧,但是整个城市的人文、环境都很喜欢,就是很爱这座城。


米奇妙妙屋1225


我的观点,还是大城市好点。

1,虽然小城市生活节奏慢,压力小,但毕竟年轻人到大城市生活,就是为了折腾。所以还是要多点拼搏!

2,像我在广州,如果不是遇到这次疫情,平时还是挺好的。环境好,生活便利,虽然生活压力大,但我就是喜欢这样的,不愿在老家苟且一生。


我的生活杂谈


个人感觉有好也有不好,但是还是目前自己认为小城市很好,比如自建房,下面有自己的土,背靠大山,我结婚在郊区的一个小郊区,自己家喂有鸡鸭鸽子,附近有自己无化肥的白菜苔和豌豆菜,反正特别的富足,虽然没有繁华都市的闹和繁荣,但是杜绝了城市社区单元楼的密集性,开放的人流聚集性,还有电梯里的密集度,所以还是蛮好的,个人观点。


小七友


经历了这次疫情,大家还愿意往大城里挤吗?尝试回答。创业之初,对创业者而言,知道放弃了什么,但不知道的是,将会得到什么。做一件事,你都要拼尽全力,这是人的底气,更是温情。当下是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知识更新迭代迅速,城市群的聚集效应,不断弱化中小城市,而哪里有人口哪里发展就快速,同时也会显现这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城市治理的问题。那么,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竞争力指标

  查阅各种排行榜,在城市竞争力指标和排名指标上,经济、科技、金融、制造等一类指标通常都会占据前面的权重位置,而ZF治理实力、效率、宜居、健康等指标都靠后划为三类或二类,甚至没有,那么,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将健康指标提升权重数?不管你有多大的伤痛,面临生死存亡时都显得无足轻重;不管你经历多大苦难,在生命威胁面前啥也不是;不管赚取多少财富,你都买不到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那我们生活工作、选择创业项目和地点时,怎么来选择呢?那就是先考虑健康指数。

  健康指数

  以本次事件快速应对为案例,上海在WH1月23日封城之际,迅速启动“小汤山模式”,上海人民的动作之快准备之齐全,让人叹为观止。同时,被大规模传颂的硬核抗击模式的河南,其SZ出身上海,上海的城市健康指数非常硬核,医疗质量管理以精细化、科学化见长。反映一个国家整体医疗水平的婴幼儿和孕妇生存率为例,上海达到发达GJ水平,具体学科上,上海临床医学等十多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列,有众多国家专科建设项目,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科团队和技术。广州,和上海一样是颇有突出特点的城市,反应速度和硬软件配套设施,超级好。广州最快发布针对HB、WH朋友的温暖信和对市民的九条健康防护指引。无疑,城市竞争力通过这次的事件得到了检验。投资者,创业者,求职者,以及招商引资,都要重新认识医疗资源对于城市健康指数、宜居指数产生的重大作用,还要重新认识ZH是否务实,是否有高效运转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否有承受力和支撑力。

  宜居

  宜居是城市发展的底线,经济活跃的城市是职场人士的首选范围,北上广深这类超级城市吸引人口最多,而特大型城市目前在GN还有很多,人口均超千万,容纳能力强,选择的机会多,但付出的成本也多。旅游度假城市多是有钱有闲退休人士的选择,不管是经济活跃还是休闲旅游型城市,城市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就成为了考量的因素,两者相通。对于内地而言,东南沿海都是不错的宜居城市。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应对复杂环境的最重要的条件,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没有优化的营商环境,处处掣肘,投资方、创业者、求职者,都不会有好的感受,没有归属感。廉洁高效的ZFXZ管理,也是良好的投资环境的组成部分,高效透明客观公正合理。广州、北京、天津、上海、西安,这些城市据前五名。

  综上所述,大城市有相当的天然优势和足够的发展机会,若有才华藏于心,岁月从不败英雄。我们穷其一生的努力,都是要让自己和家庭站稳资产层,追求自由的生活,人生有四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给孩子决定的是在哪个城市出生和生活,牺牲自己成全孩子。落脚大城市,先让孩子把握住第一个势,无论从宜居、竞争力、健康指数还是营商环境,大城市都可提供相对更多更快的财富流动机会和阶层变化机会,你才能有更多的可能,一生才不被固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