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对于财富的恐慌是非理性的?适合普通人的财务自由建议

今天在看B站的时候,刷到一个观点:


大意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财富的恐慌是非理性。这种非理性在于很多人对于财富自由仅仅停留在一个很大的数字想象中,都没有真的去计算过到底需要多少钱。

实现财富自由的第一步,就是你要计算出到底需要多少钱。然后把这个数字用一个理性的分析列出来,这样你就会有目标了,你知道你确实需要多少钱,不管它是大还是小,它都是一个理性的数字,而不是永远的恐慌。

年轻人对于财富的恐慌是非理性的?适合普通人的财务自由建议

来自B站Up主阿智与曦

我认为她说的也并不完全正确,但的确说出了一个很多人都未意识到的问题:

因为选择变得复杂,我们很容易陷入盲目恐慌,它会令人消极执行,最后真的自证预言了(你看实现财富自由就是很难吧,身边很多人都不行,我没做到也正常……)

想要实现目标,极为重要的一个点是:你真的相信这件事能成。有时候,我们的敌人不是困难,而是害怕本身。

把目标具体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确信的过程,的确是个极好的方法。

然后,我认为她说的不完全正确的点在于: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焦虑和恐慌并不在于对巨大的数字非理性,而在于能实现收入增长的手段太少,距离社会意义上有房有车的目标远。

(视频中的受访者是牛津大学毕业,一直在投行工作,回国不久,所以有此误解是正常的。)

那怎么办呢?

我在工作的第一年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不想一直被工作绑住,我希望在我找到内心要做的事情时,可以更没有顾及地做出选择。

那时候我除了上学时写作文没任何经验,有次内心汹涌澎湃想要写下来,但是断断续续写了几句话,回头一看,自己都不知道在写的什么,澎湃的内心也瞬间凉了。

后来才开始每日千字文的练习,不知道要写什么,就看本书、看一集TED,把看到的一个观点用自己的话表达一遍,就是一篇文章,8个多月的时间写了30万个字,到现在都在不断受到坚持这件事情的恩惠。

年轻人对于财富的恐慌是非理性的?适合普通人的财务自由建议

简书截图,很久没更新了

最开始写字并没有想到有天可以利用这个赚钱,只是觉得当时自己学历履历都很一般,有个能实实在在的作品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就值得去努力。

目前,我通过写作和定投指数基金的收入,实现了日常支出财务自由。即我每个月日常支出在4-5000元左右,可以通过非工资收入cover掉。这两条自来水渠道,还可以变得更宽。

1.其它平台约稿稿费

2.各个自媒体平台的点击广告主和广告投放收入

3.股票和定投指数基金

从最初只是不甘心只有工资收入,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就边作为一个兴趣爱好,边努力运营,到现在已经慢慢开始有了小收获,而且有了一个进入更广阔天地的门票。

这之间不过也就3年的时间。

所以,如果你也想实现更多自由,又不清楚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鼓励你从自己的兴趣着手,但并不是有的没的坚持,需要做到3点:

1.能不断做出自己的作品来

2.这件事能产生对他人的价值

3.可以不断刻意练习和精进

我认为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获得很不错的生活品质,也一直在鼓励身边的朋友开始做分享,创作自己的作品。

现在,我努力开始练习拍摄Vlog也是基于这个认知,而且我本身就很喜欢记录生活。

我一直在坚持的价值观:坚持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静静地等待时间的回报。

年轻人对于财富的恐慌是非理性的?适合普通人的财务自由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