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全身發紅發熱是什麼毛病?

知足常樂美鳳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到了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正是吸血蟲繁殖和出來覓食的時候,尤其是蚊子,蒼蠅和疥蟎。這些害蟲身上往往帶有病毒,容易造成牲畜病變,特別是那些剛出生不久抵抗力低下小豬,營養不良,在分娩和長途運輸中,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容易被這些害蟲感染疾病。如果不及時的防止,不僅降低了豬的存活率,還讓養殖戶損失很大的收益。

根據提者的描述最常見的就是豬附紅細胞體病。豬附紅細胞體病就是一種血液原蟲吸附在紅細胞上,然後以此來獲得食物,長時間就會造成豬貧血,食物低下,精神不振,身體發熱,發紅,身體發育不良變成僵豬。幼豬感染這病死亡率極高。母豬感染了這病就會出現發情配種障礙,無法正常繁殖。豬附紅細胞體病主要的傳染源就是蚊子,蒼蠅和疥蟎。

除了豬附紅細胞體病還有哪些會讓豬身體發紅發熱

1 豬瘟。會出現眼睛有大量的分泌物,身體高溫,初期會便秘,後期就會腹瀉,全身也會發紅,有些會有出血點。病豬會站立不穩。主要特點還是表現為母豬流程想象。

2 豬丹毒。皮膚會出現紫紅色菱形隆起,背部出現紅色背斑。

3 寄生蟲病。寄生蟲病導致的毛髮脫落,皮膚出現紅色,嚴重出現皮膚疾病。

4 紅形體病。會引起體溫升高,呼吸困難,腹瀉,皮膚出現紫紅色等。

綜合預防豬身體發紅和發熱的方法

1 環境衛生管理。豬舍每天清掃,定期消毒,消毒要徹底,對水道,水塔,飼料槽,飲水槽都不要落下。豬糞是寄生蟲比較多的,要及時處理發酵。豬舍保持乾燥通風,飼養密度不要太大。晝夜溫差大,注意抬高溫度。

2 夏天蚊蠅等害蟲的防治。蚊蠅害蟲是帶有很多疾病的,防治蚊蠅等措施是極其重要性。

3 定期給豬做好驅蟲工作。

4 加強飼料管理。不要使用變質發黴的飼料。飼料餵養方面要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均衡,不要太單一。

5 最好做到封閉式養殖,自繁自養,這樣興許能降低病發率。

總之做到早預防早治療,才能降低疾病率的發生,養殖戶才有好的收益。

以上是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幫助你。


村裡的男青年


急性敗血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比如豬瘟、非洲豬瘟、藍耳病、圓環等。細菌性疾病比如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病等,根據豬的日齡、臨床症狀、免疫情況、剖檢的病理變化、豬群情況和周圍養殖場的疫情動態來分析,確診需要結合實驗室檢測。


ysbj123


用手指按壓會褪色嗎?如果會褪色,是鏈球菌病。

如果不褪色,附紅細胞體病。


V生活平臺


急性型豬瘟

由豬瘟病毒引起的豬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

病豬表現為突然發病,高熱稽留(41.0~42.5℃),可視黏膜和皮膚有針尖大密集出血點,指壓不褪色,耳、四肢內側、腹下及外陰等處皮膚出現小的出血斑點。

兩眼有大量的粘膿性分泌物,甚至使眼瞼粘連,包皮積尿,初便秘、後腹瀉。病程1~3天,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豬皮炎腎病綜合徵

本病是由圓環病毒型引起的多發生於12~14周齡仔豬,以皮膚出現紅色丘疹為主的傳染病。

病豬表現為厭食、呆滯、蒼白、發熱、結膜炎,呼吸困難、腹瀉,消瘦。皮膚出現不規則的紅紫斑及丘疹,最先出現在豬體後四分之一、四肢和腹部,然後蔓延到胸部、腰背部和耳部。

眼觀可見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紅色到紫色深淺不一的斑點和丘疹,在會陰部和四肢末端結合形成不規則的斑塊,隨著病程延長,病變區破潰、結痂呈黑色。

附紅細胞體病

由附紅細胞體寄生於豬紅細胞或血漿中而引起的血蟲病,主要傳播媒介是蚊及吸血的節肢動物,以夏、秋季節發病最多。病初個別豬食慾不振,精神萎頓。

3天以後,食慾廢絕,體溫開始上升,並稽留在41~42℃,鼻腔中流出漿液性分泌物,眼結膜蒼白貧血。有的豬呼吸加快,糞成球狀,乾硬帶有黏液和血液,尿少而黃,飲水量明顯下降。5天以後,病豬耳朵由紅變紫,有的病豬兩後肢出現麻痺,臀部和背部出現紅色斑點,鼻腔中有時流出膿性分泌物。很快身體各部位的紅點連成一個整體,整個豬體都為紅色。

隨著病情加重,尿液由淡黃色變為深黃色,嚴重時呈紅色甚至褐色,血液稀薄,病豬越來越瘦,可視黏膜黃染,眼圈發黑,耳朵和四肢內側出現藍紫色斑點或斑塊,體溫下降到40℃左右,當下降到39℃以下時,豬頻臨死亡。

滲出性皮炎

由豬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豬急性接觸性皮炎(多發生於分娩舍的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階段),以全身油脂樣滲出性皮炎為特徵。

仔豬通常在感染後4~6天發病。開始時,先是眼睛周圍和頭部面頰皮膚出現炎症和紅斑。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腋部和肋部出現薄的、灰棕色片狀滲出物,富含脂質,3~5天擴展到全身,炎症處不斷有粘膠樣組織液滲出,惡臭,觸摸粘手,滲出液粘上灰塵、皮屑和垢物凝固成龜背樣灰色或黑色痂皮,肥厚乾裂,痂皮剖離後露出桃紅色的真皮組織。

嚴重感染仔豬像個黑刺蝟,被毛矗立,腹瀉消瘦,食慾不佳,體重迅速減輕,並在24小時內死亡,通常在3~10天內死亡。

遇到以上情況請儘快救治。

我是西北小鵬,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很多人。





西北小鵬


皮膚顏色變化,在豬病的診斷上,特別是淺膚色的豬具有重要意義。點狀或條狀出血性發紅,指壓不退色,見於豬瘟;斑狀充血性發紅,指壓退色,常見於豬肺疫;塊狀形充血性發紅,一般是豬丹毒。主要撐握當地是否有流行病,對症處理。


百花齊放春滿園鄭


分情況而論,一有可能是豬瘟,它的體溫升高,皮膚紫紅,怕冷,二,豬弓形體病,也是會皮膚出現紫紅色斑等,三 紅皮病,各個部位出現紫紅色,指按壓後不褪色。


九江妹子—吳小胖


急性型豬瘟

由豬瘟病毒引起的豬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

病豬表現為突然發病,高熱稽留(41.0~42.5℃),可視黏膜和皮膚有針尖大密集出血點,指壓不褪色,耳、四肢內側、腹下及外陰等處皮膚出現小的出血斑點。

兩眼有大量的粘膿性分泌物,甚至使眼瞼粘連,包皮積尿,初便秘、後腹瀉。病程1~3天,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豬皮炎腎病綜合徵

本病是由圓環病毒型引起的多發生於12~14周齡仔豬,以皮膚出現紅色丘疹為主的傳染病。

病豬表現為厭食、呆滯、蒼白、發熱、結膜炎,呼吸困難、腹瀉,消瘦。皮膚出現不規則的紅紫斑及丘疹,最先出現在豬體後四分之一、四肢和腹部,然後蔓延到胸部、腰背部和耳部。

眼觀可見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紅色到紫色深淺不一的斑點和丘疹,在會陰部和四肢末端結合形成不規則的斑塊,隨著病程延長,病變區破潰、結痂呈黑色。

附紅細胞體病

由附紅細胞體寄生於豬紅細胞或血漿中而引起的血蟲病,主要傳播媒介是蚊及吸血的節肢動物,以夏、秋季節發病最多。病初個別豬食慾不振,精神萎頓。

3天以後,食慾廢絕,體溫開始上升,並稽留在41~42℃,鼻腔中流出漿液性分泌物,眼結膜蒼白貧血。有的豬呼吸加快,糞成球狀,乾硬帶有黏液和血液,尿少而黃,飲水量明顯下降。5天以後,病豬耳朵由紅變紫,有的病豬兩後肢出現麻痺,臀部和背部出現紅色斑點,鼻腔中有時流出膿性分泌物。很快身體各部位的紅點連成一個整體,整個豬體都為紅色。

隨著病情加重,尿液由淡黃色變為深黃色,嚴重時呈紅色甚至褐色,血液稀薄,病豬越來越瘦,可視黏膜黃染,眼圈發黑,耳朵和四肢內側出現藍紫色斑點或斑塊,體溫下降到40℃左右,當下降到39℃以下時,豬頻臨死亡。

滲出性皮炎

由豬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豬急性接觸性皮炎(多發生於分娩舍的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階段),以全身油脂樣滲出性皮炎為特徵。

仔豬通常在感染後4~6天發病。開始時,先是眼睛周圍和頭部面頰皮膚出現炎症和紅斑。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腋部和肋部出現薄的、灰棕色片狀滲出物,富含脂質,3~5天擴展到全身,炎症處不斷有粘膠樣組織液滲出,惡臭,觸摸粘手,滲出液粘上灰塵、皮屑和垢物凝固成龜背樣灰色或黑色痂皮,肥厚乾裂,痂皮剖離後露出桃紅色的真皮組織。

嚴重感染仔豬像個黑刺蝟,被毛矗立,腹瀉消瘦,食慾不佳,體重迅速減輕,並在24小時內死亡,通常在3~10天內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