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太康:“四輪驅動”強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從“一處美”向“一片美”轉變,從“庭院美”向“村莊美”轉,從“環境美”向“生活美”轉變。如今在河南省太康縣一個個鄉村美麗呈現,在豫東平原上書寫了一個個美麗音符。

太康縣堅持以“六村共建”為抓手,“四輪”驅動、因村施策,打造一批富民為要、黨建為基、美麗為形、衛生為底、平安為本、文明為魂的11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河南太康:“四轮驱动”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立足文明鄉風,在道德模範選樹上下功夫。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太康縣村村成立“新風協會”,開展“接父母親人回家”活動,發揮村“一約四會”的調解、監督和服務作用。定期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媳婦、好鄰居、好少年等道德典型評選表彰活動,2018年以來,先後表彰92次,表彰15120人次;該縣已持續開展了十一屆“十行百星”評選活動,共評選出1390名“十行百星”,其中有63人榮登“中國好人榜”。2019年12月,太康榮獲“中國孝善文化之鄉”稱號。

河南太康:“四轮驱动”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圍繞群眾需求,在管理治理創新上下功夫。探索實施“五分錢”工程,採取財政以獎代補、村民每人每天捐五分錢相結合的方式籌集經費,實行“衚衕長”保潔負責制,實現了農村人居環境從“髒、亂、差”到“潔、淨、美”的鄉村蝶變;建立重大矛盾糾紛常態化排查預警機制,利用“幸福調解室”化解鄉村矛盾,用“嘴皮子”解開“心結子”。

注重產業培育,在支撐保障強化上下功夫。太康縣圍繞“種、養、加”等優勢產業,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實現了高質量脫貧,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支撐。建立“潤太”模式扶貧車間89個,安排家門口就業5500多人,人均月工資2000元以上,扶貧車間的外貿服飾產品銷往歐美、南非等國家。積極引導群眾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構樹種植5800畝、蔬菜種植40000餘畝,草莓、蘑菇等種植大棚2000餘座,每戶增加收入8000餘元;河南牧原集團建立養殖場15個,養豬總規模達60萬頭,安排農村勞動力就業200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增加2.8萬元;全縣建設164座光伏發電站,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4100萬元。

河南太康:“四轮驱动”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建立激勵機制,在幹群作用作為上下功夫。該縣堅持每月開展一次由縣處級領導帶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鎮黨委書記和“六村共建”“一辦六組”主要負責人等參加的集中觀摩活動,並進行量化打分,觀摩結束召開點評總結會,得分前兩名的鄉鎮做經驗介紹、最後一名的鄉鎮做表態發言,每次觀摩成績納入年度綜合考評體系,成績優秀的鄉鎮在調整幹部時增加提拔幹部名額。另外採取政府引導爭星奪旗,群眾參與爭當先鋒,鄉賢資助破解了“六村共建”資金瓶頸問題,在全縣形成了比、學、趕、超的創建氛圍。(記者 李向東 通訊員 郜敏 周開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