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工齡年限真的會影響工資嗎?

崔雨鍇


退休的工齡年限真的會影響工資嗎?對於退休的人員來說,退休工齡的長短是影響養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影響的工資。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待遇就越高,說的就是工齡和養老金待遇之間的邏輯關係。

在沒有納入社保繳費之前,退休人員領取的是退休金。那個時候的退休金也是和工齡掛鉤的,比如工齡超過30年的人,領取退休金的比例為90%,而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幹部,他們退休後就是按照本人離休前月工資的100%來領取,所以他們叫離休而不是退休,按照老制度退休的人員,最高的退休標準就是退休前本人月工資標準的90%,這是完全和工齡進行掛鉤,沒有其他的任何影響因素。

實行社會保險繳費後的退休制度,是按照繳費年限和退休年齡來辦理退休,這時我們領取的不是退休金而是叫“養老金”。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和退休金的計算方式相比,就比較複雜了,除了繳費金額、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餘額、退休前上一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城鎮人口預期平均壽命等,每一項都是和養老金的高低密切相關的。

現在我們的養老金主要是由兩部分來構成。第一部分叫著“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分為兩部分,一是退休前一年當地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這是一個固定值,只要在同一個社保統籌區內,所有參保人員都是享受同一個標準;二是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工資,這個是變量,每個人繳費基數不一樣,直接影響到平均繳費指數工資的高低不同,這兩個部分之和的平均值就是我們領取基礎養老金的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的基礎養老金,這個繳費年限包含了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基礎養老金就會越高。比如每繳費一年的基礎養老金是50元,繳費15年的就是750元,繳費20年的就是1000元,繳費30年的就是1500元,這是完全和繳費工齡掛鉤的。

第二部分叫著“個人賬戶養老金”。如果說基礎養老金是和繳費年限的長短密切掛鉤的,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和繳費年限有著密切的關係。繳費年限越長,個人賬戶資金餘額就會越高,個人賬戶是決定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關鍵因素。比如繳費基數為5000元,繳費15年個人賬戶餘額為72000元,繳費20年個人賬戶餘額為96000元,繳費30年144000元.繳費15年個人賬戶養老金為518元,繳費20年個人賬戶養老金為691元,繳費30年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036元。從綜合養老金來看,繳費15年個人每月養老金為1268元,繳費20年每月養老金為1691元,繳費30年每月養老金為2536元。繳費30年的工齡每月養老金正好比繳費15年的多一半。

綜上所述,如果在同一個社保統籌區,在繳費基數相同,退休時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相同的情況下,繳費30年比繳費繳費15年的人,每月領取的養老金要多一倍。所以退休工齡的長短,對退休後養老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幫兄愛唱歌


我老伴工伶28年,由商業退休每月養老金2600元。朋友的老伴工伶18年,由事業退休每月養老金4500元。她們都是同伶人,不知為什麼工伶長的反而比工伶短的養老金少。天理難容。


連繼


問題是:退休的工齡年限真的會影響工資嗎?


作為一個人力資源工作者,為你解答相關問題。

先糾正一個概念,工資是在職工作的勞動報酬,退休不工作,不再有工資,而是退休養老金。

工齡的長短,與退休養老金的高低有密切關係;

一般情況下,工齡越長,養老金就自然會高一些。

一、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員工,退休養老金的高低,主要決定因素為當地社平工資、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長短、養老保險繳費額度高低等。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為計發養老金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後參加工作的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工齡是相等的。

一般情況下,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越長,也就是工齡越長,退休養老金越高。

★在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前的工齡,稱為視同繳費年限。

而視同繳費年限在計發養老金時,同養老保險實際繳費年限一樣起作用。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前的工齡對計發養老金也是起很大作用的!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前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也就是說,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前的工齡增多,實際上可以增加養老金的視同繳費年限,當然也就提高退休養老金水平。



二、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退休養老金計發的原則,長繳費、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短繳費、少繳費、少得養老金。

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高低,依據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繳費額的多少,按照固定公式規定比例計發的。

也就是說,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越長、視同繳費年限(工齡)越長;養老保險繳費額度越高,養老金自然就高。

反之,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越短、視同繳費年限(工齡)越短,或者木有視同繳費年限(工齡);養老保險繳費額度越低,養老金自然低。

三、為你提供養老金計發計算公式,就可以理解了。

看上圖養老金計發公式,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也就是工齡,在計發養老金時的重要作用;

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前的工齡,也就是視同繳費年限,同實際繳費年限在計發養老金時同樣起作用。

祝老有所養,安渡晚年!


z山海


確實有一些人還停留在大鍋飯時代,認為退休後就應該領取相同的養老金,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即使是大鍋飯時代,我們的退休費待遇也是跟本人工資水平和工齡掛鉤的。

比如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老辦法,工齡10~20年的,基本退休費發放基本工資的70%;工齡20年到30年的,基本退休費發放基本工資的80%;30~35年是85%;35年以上是90%。

可是隨著我們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勞動力流動的不斷市場化,大家的工資待遇差距越來越大。如果不形成差異化的養老金待遇計算公式,勢必將大大影響參保人員的積極性。

2005年國家出臺了《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明確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當時出臺的養老金計算辦法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計算起來是非常複雜的。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如果搞不懂相關的定義,很多人可能就比較糊塗。雖然說基礎養老金跟繳費年限相掛鉤,實際上平均繳費指數指的是所有年限的繳費指數之和除以繳費年限,所以說,比如基礎養老金實際上是(每一年繳費指數與1的平均值)×1%×退休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我們某一年的繳費指數,也就是常說的繳費檔次,是100%、是1的話,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是60%,基礎養老金是0.8%;如果是300%,基礎養老金是2%。

這種情況下實際上不僅僅是繳費年限的問題,是每一個月的繳費都會提升一部分養老金。比如說,按照100%的繳費基數繳費多了一個月,那麼能夠額外提升1%×1/12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如果社平工資是6000元,能夠提升的金額就是5元每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是完全具體到每一個月的。因為我們只要每一個月社保繳費以後,個人賬戶記賬金額都會增加當月繳費基數的8%。比如按照6000元繳費基數繳費一個月會額外增加480元的個人賬戶餘額。如果立即退休沒有記賬利息,60歲退休每月可以多領取480元除以139個月=3.45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除了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實際上退休後養老金的增加也會考慮繳費年限。

按照2019年山東省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方案,除了定額調整、按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傾斜調整方案之外,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是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

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的部分,每滿一年增加1.5元;16~25年部分增加兩元;26~35年部分增加2.5元;36~45年部分增加三元;46年及以上部分增加3.5元。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滿一年按一年計算。如果說我們的繳費年限是15年零一個月,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時候就按16年計算。也就是說前15年每年增加1.5元,而最後的一個月被認定為一年會額外增加兩元,這可是非常划算的。


所以說,退休時的工齡和繳費年限真的非常重要,只要有條件,一般建議繳費時間越長越好。


暖心人社


工齡真的是影響工資的。比如作者參加工作時間是1968年知青下鄉算起認定12月參加工作的,退休時間是2008年11月31日,工齡為40年,但我不知道按百分之多少計發退休工資的,也知道工齡很起作用,每年增加退休金僅工齡一年可增2元。




阿鼎AD


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工齡長真的是會影響到退休工資的。

實行社會統籌之後,嚴格意義來講,工齡只和工齡工資、公休假有關係,和其他的事項關係都不大了。

影響我們的退休工資的因素主要有三個: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繳費時長。

如果有這樣兩名員工,在同一個單位工作,工資待遇各方面都是相同的,他們退休後,社會平均工資是一樣的,同在一個單位,繳費基數也是相同的,那麼影響他們退休工資的,只有他們的繳費時長。

繳費時間長的人,個人帳戶的金額自然就多,因為個人繳費的8%是計入個人帳戶,退休後按月先領取個人帳戶的錢,這樣每個月的平均數就會高。

所以說,影響退休工資的,不是工齡,確切地說是繳費時間,工作時間越長,繳費時間越長,個人帳戶的金額越多,退休工資也就是越多。


錦瑟談職場


簡單說,影響退休金的多少跟兩個因素關係最密切:

1.繳費年限的長短。包括:視同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2.歷年繳費水平的高低。直觀體現在個人賬戶本息的多少上,長期提現在平均繳費指數的高低上。

這兩個因素如果非得分個高低,在目前養老保險核算體系下,繳費年限長短無疑更重要。

如有疑問,請加私溝通。


人社寶


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與工齡(也就是繳費年限)、退休前一年的社保繳費基數成正比,即個人工齡越長、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後享受的退休金越多。工齡相同,繳費基數高的退休金比繳費基數低的多。繳費基數相同,工齡多的比工齡低的退休金多。


品魏WZH


就目前各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執行情況看,退休時的工齡嚴格來說和退休工資沒有直接聯繫,退休工資是和繳費基數、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社平工資有關。為什麼我要這樣說呢?主要是在平時工作中,常有老同志為視同繳費年限上訪。比如我們當地有位退休人員,75年到供銷社工作,臨時工,大概81年到縣機械廠工作,89年到磷肥廠工作,92年轉合同制並開始由廠裡繳納養老保險費,到退休時,92年前沒有視同繳費年限。任憑人社局工作人員怎麼解釋,本人就是想不通,自認為75年參加工作就有工齡了,為什麼17年的工齡就不算數了?多次到市、省上訪,多年一直無果。

提醒朋友們,自己所認為參加工作的工齡與審批退休認定的繳費年限(含視同)不是一個概念,切莫看到調資結果就貪沒好氣。


溫馨社保


糾正一下題目的用“詞”,應該是工作時“社保實際繳費年限”,而不是未繳費的“工齡年限”;還有“工資”應改為“養老金”。

因為你的工作年限(工齡)再長,國家社保政策實施以後,不承認“工齡”時長,以“實際繳費年限”核算養老金。

你雖參加工作,而沒有參加社保並繳費,退休核算養老金時,人社局社保中心只累計計算你的“實際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指數值,根據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核算養老金。

當然了,你如社保政策實施前,已是固定工了,那一階段工作年限,人社局認定為“視同繳費”,並核算“過渡性養老金”。

雖然,社會保險繳費政策規定,只要你申請參加社保繳費,繳費實際年限滿足15年以上,才能年滿法定退休年齡,申請退休,領取養老金。但是,你只有社保繳費15年限,養老金算出來肯定少,如果你繳費年限達到20年以上、30年以上,40年……,到退時,你的繳費年限長,個人賬戶餘額多,退時參照的“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又高,結果算出來的養老金肯定高,有的甚至翻倍,翻幾番。

這就是,多繳費多領取,長繳費多拿養老金;少繳少得,不繳費就領不到養老金的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