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大气磅礴,道尽梁山好汉们的豪气万千;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头”,朴实野性,充满西北汉子的荷尔蒙气味;

“咿——呀,一剑飘飘,一声笑傲”,快意恩仇,挥洒出一个侠骨柔情的武侠世界。

你知道这些经典影视剧配乐,都是谁写出来的吗?

还有陈凯歌《霸王别姬》的荡气回肠,周星驰《大话西游》的愁怨苍凉,张艺谋《活着》的悲悯众生。以上所有的配乐,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赵季平。全国14亿人,我相信至少有10亿人听过他的作品,但知道他名字的人却寥寥无几。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赵季平1945年8月出生于甘肃平凉,父亲赵望云是著名的长安画派创始人,家里艺术氛围浓厚。从小生活在西安的他,是听着秦腔,吃着羊肉泡馍,看着碑林博物馆里历代名家的墨迹,爬着西安的古城墙长大的。1964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深入学习民乐和西洋乐。毕业后分配到戏曲研究院里,一待就是二十一年。在这期间他跑遍了关中、陕南和陕北,钻研秦腔、碗碗腔、眉户、铜川梆子各种剧种,各种乐器。也正是这段时间的深入学习,让他对民族文化充满了自信心,他深深爱上了中国本土的民族音乐,学会了从高厚和博大的黄土地中汲取创作灵感。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赵季平与父母亲的合影



与电影结缘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的革新开始,赵季平就带着自己独具一格的民族音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他先后与几十位影视导演合作,为数百部影视剧创作出无数带有民族情节和时代精神的经典音乐作品。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张艺谋、赵季平、陈凯歌

与电影的结缘是从1983年的《黄土地》开始的。一天的下午,张艺谋带着陈凯歌敲开了赵季平的房门。他们想找一个年纪相仿,艺术追求一致的人为电影《黄土地》作曲配乐。也就是从这时侯,他们开始了持久的艺术合作之路。

赵季平在《黄土地》中大量使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元素,来传递表达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走向。在苦难面前,人们往往无言,而信天游或许是那对命运不公的嘶吼和宣泄。

《黄土地》中的音乐和歌曲之多,在当时也实属罕见,完全不同于以前的电影,甚至还被人看做是一部西部音乐片。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1987年,张艺谋拿着《红高粱》的剧本又来找赵季平。这次赵季平以榆林采风时听到的充满泥土风味的打夯歌为基础,写出了《妹妹大胆往前走》这一土匪情歌,直白粗犷。

“高粱地”的经典场景音乐还首次使用超常规的做法,大胆启用了36支唢呐模拟人生呐喊,4支笙排列成音团,与电影画面结合之后,那种强烈的冲击力和野性,让人震撼发抖。

还有影片中野蛮热烈的《颠轿曲》和奔放洒脱的《酒神曲》把生命的欲望和原始,人热烈狂野的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部张艺谋的处女作品一出,就拿下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此后他与张艺谋的合作更是日出不穷:

  • 《菊豆》中的音乐以空洞悠长的埙音,营造出染坊恐怖阴森的气氛,表达了人物在伦理和情欲中挣扎的微妙情绪,与人性的压抑。
  • 使用京胡孤苦凄凉的音调,女声的哼鸣,京剧的“过门”等元素,塑造出一种阴森幽怨气氛,刻画出《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女人们的无奈命运与悲凉归宿。
  • 《秋菊打官司》中,赵季平更是大胆,剧中几乎没有太多唱词和配乐,寥寥几声陕西碗碗腔的节奏和几次老人的呼喊与月琴弹奏穿插剧中。配合着秋菊一次次的上告,老人的呼喊声就像是落后的乡村文明对现代法治社会的一次次虚弱的抗衡。
  • 《活着》里悲怆的板胡和高亢的秦腔交叉出现,把苦难之中小人物富贵起起落落的一生推进下去,把时代的混沌和普通中国人的隐忍演绎的入木三分。


1993年,赵季平与陈凯歌完成了《霸王别姬》这一华语电影史上的奇迹。大家都知道李宗盛为电影写的《当爱已成往事》,但剧中程蝶衣和段小楼的大量京剧唱段以及四十多段配乐,这些都是出自赵季平之手。

为了深度的描绘人物性格,他曾两易其稿,配乐中像潮水一样起伏的交响乐,和用来人物内心刻画的京胡的不同调性,表现出人物思想和时代之间的碰撞。《霸王别姬》中丰富的精神内核、高超的艺术技巧加上这一系列绝妙的声画组合,更是让这部电影成为巅峰之作。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说到为《大话西游》的创作很有趣。初次看到剧本,赵季平差点崩溃,觉得故事过于离奇,到片场后更加令人崩溃:

“去的时间正在拍在牛魔王体内斗殴的那段戏,片场到处挂着五脏六腑,肠子,非常恶心。”

直到创作结束之后他还是觉得这电影莫名其妙,所以没有让人署名。不过阴错阳差,赵季平的音乐还是成就了《大话西游》。

他在卢冠廷《一生所爱》的基础上,加入陶埙,二胡,萧等民族器乐,给《大话西游》增添了一丝古典的味道,让影片跳脱出红尘俗世的爱恋本身,带有一种更广袤的空间感和格局。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电视剧作品

说到他的电视剧作品,最被人熟知的应该就是央视版《水浒传》里的那首《好汉歌》了。加上剧中大气庄严的《公道在人间》、婉约柔情的《渔家傲》、奢靡华丽的《宫廷舞彩》、悲凉愤懑的《林冲夜奔》等众多插曲,完整的呈现出了旧时绿林好汉的别样风采。

粗狂豪放的《好汉歌》是赵季平去冀、豫东、鲁西南采风,将山东地方小调《锯大缸》结合河南民间音乐加以改造成就出来的。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继《好汉歌》之后,赵季平又创作了《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白鹿原》、《大宅门》、《乔家大院》等电视剧主题曲。在他的作品中一直流淌着民族的血液,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风。


《新闻联播》在 2015年报道了赵季平,专题名字叫《赵季平:我的音符生长于泥土之中》。在节目里,他给大家普及了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文字谱,他说,他有21年的时间,是和民间艺人泡在一起的,生命中,血液中,流的就是对民族音乐的敬畏和喜欢。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我写这篇文章,除了想让赵老师被更多人知道,我还想说,现在总有那么一大堆伪中国风歌曲,辞藻堆砌起来,几句古诗词硬拗,曲风雷同,几个简单和弦翻来覆去,丝毫没有精神内核。

其实,中国风不是各种矫揉造作,不是文艺范,它是有魂的,中华民族的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