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作品根本不可能結集出版,就沒必要再寫下去了,你咋看?

醉心創作


我個人不贊成這種觀點。以自己為例,因為從小父母管教極嚴被迫‘留守’家中,閒來無事就只能看書。內容很雜,什麼都看。看的多了,自然產生寫作的興趣。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雖然技不如人,但是自己樂在其中。現在自己頭條的粉絲不多但是也很感動有欣賞自己的人,寫的文章呢有閱讀量很低的,也有爆文。不管是讀者的點贊或者評論都讓我開心,成就感滿滿。偶爾遇到收藏和轉發我所寫的,陪感榮幸,是對你寫作的肯定,那種愉悅心情真的是拿錢都買不到的。

“以文會友”一直都是我寫東西的初衷,每每寫出一篇文章,結交到懂你的朋友,和他們討論分享觀點和認知,那種感覺就像古人所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人生在世,得一知己足以。所以哪怕我的作品提前被告知根本不可能集結出版我也不會放棄寫作。不違背初衷,自己樂在其中就好了。


宮商角徵羽哆瑞咪發嗦


說說個人的親身感受,本人09年開始電子工程師的工作,同時業餘寫作,開始寫博客,當然都是熟人看看,自己寫的很開心,每天晚上只要打開電腦,全身就像打雞血一樣,這個時候的寫作純粹是開心,後來看到一位老工程師寫的《程序員的愛情》居然出版了,我開始謀劃著寫一本類似的小說,於是我的第一本小說寫出來了,發到網上,有一定的點擊率,當然這種點擊率轉化不了金錢和其他任何任可,開始有點小失望,在彷徨的時候,忽然接到網站的電話,說央廣之聲買了這本小說的音頻版權,雖然錢不多,但畢竟是一個承認,我欣喜若狂,似乎就此打定堅持寫作的決心,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也是一個無比焦慮的開始,接著我著手寫一部更上檔次的小說,這次一下子寫了15萬多字,發到一鳳凰文學的一個文學比賽上,雖有些點擊率,但沒有任何後續,我初步判定這本小說野心太大,自己的能力駕馭不了。我又開始著手一本自認為有市場有技巧的小說,發到天涯文學上,又是隻有一點點擊率,沒有任何其他受益,我開始了失望,決定就此擱筆,放棄一段時間後,又捨不得,當時劉慈欣的科幻比較火,我看自己有一定的科學基礎,又有一點文筆基礎,決定寫一本科幻小說,沒想到這是一個更大的失落的開始,投到著名的科幻雜誌很快就收到退稿信,發到網上點擊率還不如先前的小說,又一次陷入了絕望,我又打算就此擱筆,沒想到突然又收到一個網站的簽約邀請,先是在公眾號上連載,收到一點稿費,接著又出版了,雖然出版了,但基本沒什麼購買量[捂臉][捂臉],也不好意思找熟人宣傳,害怕別人問怎麼沒賣出幾本,但到底又把我從低谷拉了回來,我又偷偷摸摸寫了第二部,一年多前就寫完了,發到第一部連載的公號上,這個公號卻打算停更了,編輯幫忙投稿到出版社,這次卻沒有幸運了,我自己投到一些平臺,至今也沒下文,原本構思好的第三部寫了個開頭,實在沒信心往下寫了,這次武漢新冠大疫封閉在家本是個寫作的時機,可是內心焦灼,下不了筆,不是不知道如何寫,而是陷入寫了又有何意義的愁悶中,每天無事看看頭條,昨晚註冊一個頭條的賬號,今天看到這個問答,就敲出了這麼多字。


虛實有話說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看過美劇《生活大爆炸》。

Leonard作為一名科學家,要給母校即將畢業的學弟學妹們做一個speech。

或許你在學校格格不入,

或許你是學校裡

最矮小、最胖的,或最怪的孩子,

或許你沒有任何朋友。

其實,這根本無所謂。

但我的重點是:

那些你獨自一人度過的時間,

比如組裝電腦,或者練大提琴,

其實你真正在做的是

讓自己變有趣,

等有天別人終於注意到你時,

他們會發現一個比他們想象中更酷的人。

希望有一天我終於看到你的作品時,你比我想象中更酷。


楚犢子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的答案是肯定要堅持下去,因為希望是這個世界上比鑽石還寶貴的東西。

首先,我覺得“根本不可能出版”這個說法太絕對。從現在的狀態就篤定未來,以一種靜止的、一成不變的思想看問題,否認事物的發展,這個觀點明顯是錯誤的。因此,不必為一個本身就是錯的說法內心糾結。

其次,現在的網絡這麼發達,出版書籍只是作品集結、被認可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各種自媒體平臺琳琅滿目,可以滿足各種文字愛好者的需求。說不定哪天,您的某篇文章成為網絡爆款、某個故事被拍成電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再者,寫作就是通過文字表達一種思想,記錄一種生活。凡愛寫作之人,不論文字好壞,都是熱愛之人,寫作首先是可以愉悅自己的。當然,每一個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獲得成功,但回頭看看那些成功之人,不都是日復一日的堅持中才獲得別人的認可的嗎?寫做不能一蹴而就,沒有捷徑可走,用心體驗生活,寫出自己的思想,堅持才是硬道理。

最後,古人云:但問耕耘,莫問收穫。有所成就的唯一途徑是在無為中順勢而為,而不去想這種順勢而為是否有效。否則,你會在不知不覺中思慮太多、貪求太多,從而扭曲了你與所為之事之間的關係,或者扭曲了所為之事,結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變了質、目的不純、充滿偏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靜子讀書記


我覺得寫作不應該是為了出版,不能因為沒人看就不寫了,寫作應該是一種愛好。中國歷史上的文人墨客不知道有多少懷才不遇,直到後人研究才湧現在歷史當中的,蔣介石更是寫了一輩子日記,也沒想過要出版。

寫作應該是一種感情的抒發,隨心而欲,有感而發才是精髓。機械的為寫作而寫作創作出來的東西也是沒有靈魂的,有時候連快消品都稱不上。現實生活中當然也有好多人純粹為了金錢而創作,但那種都是快消品,都只能得到一部分人一時的認可,不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任何波瀾。當然寫作也不一定就奔著流芳百世,如果純粹為了“掙稿費”那就先練好自己的文筆,研究同類的作品與自己作品的優劣,然後在進行定位創作,至少能讓自己的作品能在同類產品中成為佼佼者。

現在是自媒體時代,自己寫不寫,跟作品出不出版沒多大關係,只要自己喜歡,且有精力和時間,大可放心大膽地去創作。只有經歷時間和大眾的考驗你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塊寫作的的料。


足下三尺


嘿嘿😁,清淡一笑許多無奈瞬間拋出:我這個被憂患家庭結出的小苦瓜,當小學三年級看過《苦菜花》,詫異人的感情還能這樣吐出,十來歲就有誓將“自己的不幸”著書立傳,別人十七、八早婚早育,自己二十三歲還在謀求改變,最終,農村的兩個大姑娘之一,嫁給“夢想中的文學老師”,結果一敗塗地。那時的長篇就開始了,但生活的苦難才剛開始:之後發過些豆腐塊,去年通過“中國鄉村雜誌作家認證”,相繼寫出的短篇也不少,正在整理十篇想投“頭條”。感覺走走看,好作品還是有前途的。


金涯


寫的作品不可能出版,也就是說不可能面世,不能面世的話,人也不知道看不見你寫的作品,如果你是指望著書掙錢💰我看就別寫了,但你堅信你的作品是佳作精作,上世是遲早的事,而且有一天還會火,你就堅持寫完,等著那一天發行,活著等不到作品面世,死了作品發行也有意義,證明你付出的時間有結果了,雖然你看不見了,但你的名字留存是有意義的。



粉墨兒4


寫東西其實跟喝酒打牌養花釣魚一樣,都是興趣愛好,殺時間的一種方式而已,能結集出版更好,不能的話就當玩唄。你見過誰當不上冠軍就不釣魚了、喝不過人家就不喝酒了?笑。

工作之餘,我也喜歡寫點東西,也有人說:“你寫這些誰看呀?!”我說:“自己看。”有時候,偶爾在報刊雜誌上發表點豆腐塊,心裡能美幾天,寫作的信心倍增,刻意為之反而覺得很累,一點兒都不開心。所以,帶著功利心去寫作會很累的(以此謀生的另當別論,累也得寫呀😭)。

只管耕耘,莫問收穫。拿起筆來記錄生活點滴,抒發心靈感悟,開心就好啦。


潁水蕭蕭


寫下去和出版是兩回事,以前沒出版,還不是在寫嗎。現在出不了版,你還是可以寫呀,怎麼了,覺得寫下去就沒有意義了?別人說你出不了版,你就不寫了?別人說啥就是啥,那你活著被別人左右了,還有啥意義。你看雞鴨魚,活著還得被人吃,它們要是這樣想。它們就不活了唄。



一個小精靈1314


寫作到出版,的確要付出辛苦和感情。當然自已的作品能出版面市,讓更多的人們去欣賞去閱讀,是對以往付出艱辛與心血的慰籍和回報,可為快樂幸福。但自已的文字沒有出版,就.失去了寫作的激情,我認為不妥。我平時也好寫點東西,只當成愛好。有時候見物生情留點文字,也是一種樂趣。我把寫作當作心態的調控器,原來我性情急燥,現在寫點東西查查資料,逐漸心態靜了下來。修心養性筆下生花。出版是快樂,自我欣賞也是一種滿足和欣慰。閒遐時翻翻自已寫的東西也會陶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