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济源市区的小铁路

以前,济源曾经盛传过一段顺口溜,叫《济源十大怪》:“愚公移山山还在,泱泱济渎不通海。荆条根儿作梁材,老城东门朝北开。西滩能把水比败,臭(溴)水路牌街边栽。火车没有汽车快,男女老少话带把。打听清楚才恋爱,娘咦声声不见外。”这“火车没有汽车快”,说的是济源市区曾经的一道风景线。所谓小火车,其实是一条窄轨铁路,总站在济源西关,北通克井,向东到梨林分开,一条经沁阳通往温县,一条向南通往孟州。

“那小火车老慢慢,一小时跑不了三四十公里,不过,真不少拉东西。没有小火车前,拉煤拉石头啥的,全是凭人力拉的。

消失在济源市区的小铁路

小铁路不光给群众带来了方便,也曾为济源带来过荣耀。1965年4月,铁道部地方铁路局在济源召开了勤俭建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55个人面对济源的小铁路发出了连声赞叹——当时全长35.7公里的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既没有专家,也没有内行;在当时物质、经济都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从开工到初期通车仅用了11个月,工期比计划提前了半年,投资仅用112万元,比全国平均指标节约了三分之二,平均每公里造价只花了3.2万元。当初修铁路时,需要大量的钢轨、枕木、道砟,这三样东西的采购费用占铁路修建总费用的60%左右,如果由物资部门订购,不仅价格高,而且运输不便,到货时间也不能保证。于是,济沁铁路筹备处就发动群众,寻找这些物资来源。大家自己找来沙子运到工地上;到河滩找鹅卵石、到孔山上开采石渣;找来低价处理的坑木和山区采伐森林时留下的木材……这个奇迹的背后,是人们修建铁路时火一样的热情。

济源的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因为交通条件的制约,这些资源都运不出去。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全县人民在大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济源县委、县人委提出了 “以自有原料为主、以地方工业本身积累资金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综合性企业为主、以就地销售为主、以服务农业为主”的方针,积极稳妥地发展地方工业;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三年调整(1958-1965)期间,济源建成了冶炼厂、炼铁厂、电厂、榨油厂、农机修理厂、肥料厂以及济源煤矿、铁矿和硫磺矿等一批中小企业。道路是往企业运送动力的血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济源开始修建小铁路的。

从那本《济源地方铁路志》的《历年运量情况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铁路对于工业发展运输方面的推动作用:1960年,运送煤炭计9637吨,1961年运送煤炭计63517吨;到了1978年,煤炭运送量已达365682吨。小铁路像一个血脉网,把燃料运送到各个企业里和百姓家中,间接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此外,在这张表中,还明确地记载着历年来运送钢铁、矿料建材、木材、水泥及各种轻工业物资和农业物资的数据:1965年,运送钢铁40吨,1976年,钢铁运送量达1055吨;农机农药化肥的运送量由1966年95吨发展到了1982年的19953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