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谈钱不俗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就要早谈常谈

01

案例1

有一次一位妈妈找我咨询,女儿上一年级,她发现孩子会偷偷拿她钱包里的钱。数额不大,也就5块,10块的。拿了钱就买点尺子,橡皮,其它一些小玩意儿。她第一次发现的时候很生气,觉得这是偷窃行为,性质恶劣。把孩子狠狠的训了一顿。后来,孩子是不拿她钱包里的钱了,但是去拿那些她和老公随手放在家里各个角落的零钱。而且越来越小心翼翼,以防被大人发现。她还是会生气,会训斥,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案例2

之前跟一位朋友聊天,说起自己正在上中学的儿子,很是生气。说孩子有个坏毛病,就是花钱大手大脚。给的零花钱总是不够,其实已经比其它一些同学给的多了。她偶尔给钱的时候说几句,让孩子省着点用,孩子还不高兴,觉得家里根本就不差钱。朋友觉得,儿子这么大了,却一点都不知道钱的来之不易,根本不会过日子,特别在意物质的享受。说了,也不听,没用。她特别担心孩子将来出问题。

案例3

有一次回家跟老妈聊天,听她说起一位远房阿姨特别可怜。老伴去世,留下她一个人身体也不好,没有了经济来源,只能靠很少的退休金维持生活。有两个女儿过的挺好,家里也有钱。可是,对我那位阿姨却特别小气,过年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给买,还总惦记着那点退休金。还总是跟别人说,她们挣点钱也不容易,以后还要留给孩子上学,买房子。

经常会有人开玩笑说“谈钱很俗气”,“谈钱伤感情”。可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钱,我们总是会谈到钱,会想到钱,会需要钱,会赚钱,会花钱。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钱,或多或少。

《茶花女》中有一句经典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我们是会成为金钱的奴隶还是成为金钱的主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而我们如何选择,离不开从小树立的金钱观。我们如何看待钱,如何取之有道,如何支配使用,这是钱的问题,是物质问题,也是价值观的问题。

致父母:谈钱不俗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就要早谈常谈

02

什么是金钱观?就是我们对金钱的看法和态度。金钱观不是年龄决定的,而是成长中的点滴经历和经验潜移默化,慢慢形成的。而童年的影响至关重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童年能够决定人的一生,而是说人生前十来年的经历,养成的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作为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我们就一定要跟他们谈钱,经常谈,给他们传递正确的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如果我们想要让孩子成为钱的主人,对待钱的时候不迷失,不被钱所掌控。一定要从小就跟孩子探讨、交流关于钱的话题,关于钱的思考。分享5个具体的建议:

1、首先要告诉孩子父母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得来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绝对正确,可很多人的大好前途,美好人生都毁在这点上。用不正确的途径去得到自己不应该拿的钱。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要一次次的告诉他爸爸妈妈的钱是从哪来的,是如何得来的。通过付出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报酬。

付出劳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比如说爸爸是设计图纸,妈妈是写文章,爷爷是盖房子,司机叔叔是开车,清洁工阿姨是打扫卫生,轮滑老师是教小朋友轮滑。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工作付出自己的劳动,然后赚到钱,可以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自己需要的东西。

在我们家,从小晗晗上幼儿园开始,认识钱,对钱有概念开始,我们就经常会跟他谈钱,谈我们的收入。还会跟他解释工资和奖金有什么不一样;我还会告诉他,除了我的工作,我写文章也会得奖,有时候也能赚到钱;也会告诉他,赚钱的方式有很多,但一定不能去做违法犯罪的,伤害别人的事情来赚钱,也会给他举例,解释。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创造各种机会,去跟孩子谈钱,谈钱相关的话题,渗透正确的观念。

致父母:谈钱不俗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就要早谈常谈

2、抓住各种机会,让孩子能够看到,能够体验,能够理解,钱来之不易。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看人挑担不吃力。如果只是我们跟孩子说,赚钱不易,他是很难体会到的。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这确实是个问题。他们从小就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宝,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即使父母苦也不会苦孩子。

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够体会到赚钱的辛苦,钱来的并不容易。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做,也是我自己使用过的方法:

(1)带孩子上班或者加班,让他了解你的工作,亲眼看到你的辛苦。小晗晗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历了太多次这样时刻,并不是我们故意制造的。而是我们自己带孩子,还要忙工作,经常加班,只能带着孩子一起。

小晗晗经历过很多次,我和爸爸太忙,忙着接着他赶回去加班,三个人一起吃快餐;也看见过我们一边吃着盒饭一边工作的样子,有时候太忙,都没顾上吃,最后扔掉;也和我们一起经历过,加班几个小时,回家都很累的样子。

他亲眼所见,他和我们一起经历过,这种感受是不一样的,和我们告诉他的不一样。他会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他会自己说我爸爸太辛苦了,赚钱并不容易。

夏天的时候,经常看到公路边上卖葡萄的阿姨,大爷大妈,我就想着如果是我,一定要带家里的孩子来体验。可以利用周末的时候,让他们尝试一天,感受就会不一样的。

致父母:谈钱不俗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就要早谈常谈

(2)带孩子去体验,去尝试别人赚钱的工作或者事情。比如说一起去摆地摊,一起去卖报纸,帮大人洗车。这些都是花很小的成本就可以让孩子去体验的,也许刚开始他会觉得新鲜,可真正经历过以后,她一定能体会到不容易。

记得小晗晗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他觉得清洁工阿姨的工作很好,捡易拉罐都能赚钱。我就跟他说,我可以带着他一起去体验一下。把我们家楼下那个垃圾桶里的易拉罐都找出来,就算完成任务。我还可以给他相应的奖励,他特别开心。那刚好是个夏天,很热,我们下午去干活,还戴上了手套,拿了翻垃圾桶的小棍子,还给他准备了一个踩的小凳子。

结果,一打开垃圾桶他就捂着嘴巴说味道太难闻,要吐了。但还是尝试了,捂着鼻子,踩着凳子,拿着棍子找易拉罐。然而,很快就结束了,满头大汗,败下阵来。说这个任务太不容易了,太辛苦了。从那以后,见了小区打扫卫生的奶奶热情的很,都快成偶像了。因为,理解了他们的不容易,也知道了,没有一个工作是容易的,没有什么钱是容易赚到的。

致父母:谈钱不俗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就要早谈常谈

3、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知道钱,对钱有概念开始,就要一次次的告诉他,什么是“我的钱”,什么是“你的钱”,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有什么区别。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自己知道,其实他们不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是在偷我们的钱,可孩子心里根本不觉得有什么错。因为没有人告诉过他家里的钱是谁的钱,怎么区分,怎么用,什么途径才是被允许的。在我的记忆里,从小晗晗3岁上幼儿园开始,我就一次又一次,抓住各种机会清楚的告诉他这两个概念和区别。

我跟他说,我和爸爸说了给他的钱,就是他的钱。他可以自己保管自己的钱,放在自己想放的地方,也可以让我们帮忙拿着。这由他自己来觉得。他还可以使用自己的钱,可以拿去买一个雪糕吃,也可以买一个旺仔牛奶,也可以由自己决定。

除了他的钱,家里其它的钱都是我们的钱,我和爸爸的钱。放在哪里保管,怎么使用,用多少,买什么都由我和爸爸决定。如果他想要拿我们的钱,用我们的钱必须经过我们的同意。

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我给他一个硬币,我都会跟他说,这是我给你的钱,就是你的钱了。你可以把它收起来。有段时间他在家里玩开超市,我们会花一两块钱买他的东西,我就跟他说,买东西的钱也是你的钱了。

一次次的说,观念就会深入人心。小晗晗现在已经上二年级了,从来不会拿我们的钱,我喜欢在家里到处乱扔零钱,可他一次都没拿过。

致父母:谈钱不俗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就要早谈常谈

4、教孩子合理的使用钱,在日常生活中先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儿童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模仿,在他还没有亲自实践很多事情的时候,他早已经开始向我们学习了。他看我们如何做,然后以此为自己的基础经验。所以,在合理使用钱,居家过日子方面,我们可以这样做:

(1)做家庭收支预算,带着孩子一起,全家讨论一起做。比如说发工资了,爸爸和妈妈一共发了10000块钱,这是收入,那先剪去要存下来的钱,接着预算到下个月发工资之前会使用多少钱,那些是一定会发生的项目,哪些是有可能发生的。可以每个月固定时间,一家人坐下来一起做,这就是在教会孩子如何管理,分配自己的钱。也可以在去逛街购物,逛超市之前做购物预算等等,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孩子也很容易参与和理解。

这个过程非常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间接的教会孩子使用钱要有计划,有钱的时候要储蓄,以备急用,要合理的分配自己的钱。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不乱花钱。

致父母:谈钱不俗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就要早谈常谈

(2)在花钱的时候,随口分享自己的的理由。这对我们来说很简单。比如说去超市买东西,拿起一个东西看看要买,因为这是家里的必需品;拿起另外一个东西不买,因为家里有相似功能的东西,就没必要再花钱;走过零食架钱,看了看没买,因为这些东西吃了对身体不好还会发胖;走到酸奶那边买了几瓶酸奶,喝点这个对身体好;看到某个东西,太贵了,换一个价格适中的买了,因为我们家的钱是有限的,买适合的,负担的起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随口一说,孩子也就那么一听,可是日复一日就有了意义。我们并不是为了向他解释什么,而是告诉他有些钱要花,有些钱不用花。买我们需要的东西,买我们能负担得起的东西。并不是具体的告诉他,以后他买东西就买酸奶,不能买垃圾食品。而是传递一种观念、理念。

致父母:谈钱不俗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就要早谈常谈

(3)给家人花钱让孩子知道,给家人准备礼物可以让孩子参与,用我们的行动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不是自己花钱才有意义。

快过年的时候,我们会带着小晗晗一起逛街购物,给爷爷奶奶,给外公外婆买礼物买东西;过生日的时候,我会和他一起偷偷的给爸爸准备礼物,给奶奶选蛋糕;我们花钱买好吃的和爷爷奶奶一起分享,爸爸会准备红包给太爷爷太奶奶;我们也支持他给舅舅家的妹妹准备礼物;我还会当着他的面支持腾讯公益,哪怕是很少的钱。就是想告诉他,虽然钱很重要,赚钱很难,但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致父母:谈钱不俗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就要早谈常谈

5、给孩子零花钱,给他提供实践的机会。所有的理论还要结合实践,才能真正的变成孩子自己的东西,才更深入人心。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可以给孩子与年龄、认知所匹配的一定的使用钱,管理钱的机会和权利。零花钱就是最好的实践方式。当他有了钱,就要去考虑如何管理钱,如何合理的使用钱。有机会去实践,就更能理解我们教会他的那些东西,我们传递给他的观念。不管做的好还是不好,都是成长的经验。

经常会有家长咨询,到底要不要给孩子零花钱,总是担心孩子乱花钱,管不好自己的钱。我的建议是一定要给,特别是上小学以后。正是因为孩子还不具备管理钱的能力,我们才更需要创造机会,让他从小钱开始锻炼能力。

零花钱带给孩子成长的好处,不管是对于培养财商,还是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

致父母:谈钱不俗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就要早谈常谈

兰海老师在《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一书中写到:

价值观的建立是从小开始逐渐形成的,它的树立调整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累积而成。而它的重要性是成年之后才体现,但那时的改变为时已晚。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写到: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发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

最好的教育就在日常生活里,最好的教育时机就在童年,在孩子小的时候。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在一点一滴的小事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我是晗晗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8岁男孩的妈妈,也是职场达人。与你分享我的育儿故事,我的成长经历,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做优质父母,遇见更好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