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下了火車,我傻眼了。井南站是石太線上一個非常小的小站。在這個風雪交加的早晨只有我一個人下車。我也是第一次坐火車到天長古城,風雪特別大,五米以外,白茫茫的什麼也看不到。我只好按著站臺工作人員給我指的方向摸索著前進。

雪不停的下著,好像還有越下越大的陣勢。我步履蹣跚的走在崎嶇的小路上,想起水滸傳裡林沖火燒草料場的場面,心裡難免有一點膽。

雪,可以把這個多彩的世界變成一個模樣。離開車站,轉過一個門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樣子,白茫茫的什麼也看不到。沒有了路,沒有可以借鑑的標示,不能辨別方向。我站在那裡踟躕著,返回候車室,等11點的火車,還是繼續前行?此時正好來了一個路人,他也去古城,我跟著人家奔古城方向而去。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事情是這樣的,這天早晨一睜開眼,窗外的雪景震撼了我。去井陘拍天長古城多好的機會啊。於是,我收拾了一下行裝,立刻奔石家莊北站。早晨七點有一趟路過井南的火車,石太鐵路線上還保留著一趟綠皮車,那種見站就停的慢車。它的保留為鹿泉和井陘的山區老百姓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上車以後給井陘史志辦的何克寧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我要去天長古城拍片,萬一有困難希望她能找人幫助我一下。風雪特別大,公路停運,萬一趕不上返回的火車,又沒有旅館,咋辦?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等我到達天長古城的時候,風雪已經漸漸的小了。我站在東門外的石橋上看著前方的古城,心中充滿了憧憬和自豪。我好像橋欄杆上那個斑駁的小獅子一樣,凝望著變遷的歷史,堅守著自己的使命,堅守著自己的理想。

我腳下的這座橋叫”逸仙橋“,此橋為連拱形式,全部用青石砌成,因此稱“大石橋”。大石橋建成後不久,便遇上綿河兩次大洪水,大石橋東端六孔橋墩被沖垮。到了1929年才將東端六孔橋墩補修完整,竣工時邀請城關一帶知名士紳商議給橋命名,因當年孫中山坐火車到山西視察,曾在當時的井陘車站停車,接見了井陘地方官員和當地知名士紳,於是大家決定將此橋命名為“逸仙橋”,並鐫刻匾額嵌於橋孔之上。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我是通過河北省博客聯盟組織的“重走井陘古驛道”活動了解了天長古城的。在那個難忘的夏天,我們十幾個人組成的小分隊,在何克寧的帶領下走遍了古道上的村鎮。把那些千年歷史的遺存留在了我們的鏡頭裡。我們的行走,豐富了我們自己,也大大的促進的歷史遺存的保護。這裡是東門,雖然已經破敗,但不減當年的威武。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天長古鎮位於井陘縣西部,距縣城15公里,名起於漢代,唐設天長軍,後晉改為天威軍,自宋熙寧八年(1075年)至公元1958年,一直為歷代井陘縣治之所。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商賈雲集,資源豐富,素有“燕晉通衢”之稱;該鎮有悠久的文化古蹟,近千年歷史留下無數名勝古蹟,其中國家級文保單位2處、省級文保單位9處、市縣級29處、未定級的有重要價值的歷史遺存40餘處,2008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天長鎮形如簸箕倚立,綿河瀠於前,北嶺居於後,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由於縣城的遷出,古城在半個世紀裡基本未遭到建設性破壞,較好的保存下來,留下了眾多獨具特色的文化遺產。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天長古鎮依山傍水,四周極為開闊,因建在大山深處的一片平緩河谷處,加上受城牆包圍限制,所以多少年來,天長古鎮內的規模一直沒有多大變化,顯得非常小,也非常奇特,用當地百姓的古諺語說:“井陘縣簸箕城,周圍下雨中間晴”。從南向北望去,城內地勢逐漸上升,呈北高南低,北窄南寬,猶如簸箕倚立之勢,故當地人將天長古鎮俗稱為“簸箕城”,但多數居民習慣稱古城為老縣城。近年來,若說天長古鎮的標誌,自然繞不開井“宋古城”。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這座四周城牆圍繞的古鎮,建有東西南三座城門,因北牆築於北嶺之上,所以未建城門。三座城門構成了城內相應的東街、西街、南街,古鎮東西、南北街道呈“T”字形佈局。而城外設東、西、南、北四關統稱城關:東關位於東門外,出東門為城壕街,街南建有小南門。東關東頭的北面是北關,南關在城南部並與城隔河相望。西關在西門外。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順著東關街前行不遠有一處Y字形的路口,徒步向古城外東南角走去,大約走了十幾米便來到一座叫“觀音閣”的歇山頂二層樓閣,人稱之為“小南門”。樓閣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明隆慶時在門樓上鑲有“燕晉通衢”題刻石額,城門上建有大悲閣,供奉觀音菩薩和三官。清康熙元年,又在城門上擴建了香壇亭,供奉老張爺、財神爺、送子娘娘,閣中至今還尚存清代碑石。民國時期,在城門的外圍又進行了再建,並在門楣上嵌有“山環水抱” 石額。由此可見,小南門的建築物經歷了自明代至民國四個時期續建和改建,目前是天長古鎮保存較完整的城樓。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南甕城門稱“會源門” ,南城門上建有單層閣式建築,又稱“覽秀樓“,我找到守衛城樓的老鄉,爬到城樓之上。城樓之上,白雪茫茫。向下遠望,古城蒼茫。我選擇多種角度拍下天長古城的甕城,並同時用手機拍攝併發布一條微博。”茫茫大雪,巍巍太行,我在古城之上,把美景與您分享。“不一會兒,贊聲一片,閱讀一萬。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再看看古城牆,這裡的城牆與其他的城牆大不一樣。這個始建於明洪武九年的天長古鎮城牆,它不是用磚砌成,而是用大小不一,圓溜溜的河卵石或鑿得方方正正的石頭很齊整地壘砌而成。據說天長古城牆初建時,主要是夯土成牆,嘉靖二十二年,南城牆被水沖毀,為防水患在重新修葺時,南城牆和東城牆全部改砌成石壁,以河卵石毛砌為壁,成為一座獨具特色的石城。修葺的同時,又在東、西、南三門外各增加了一個甕城和在城牆建弩臺十九座,用以護衛城池。

歷史學家梁勇在他的文章裡介紹說,天長鎮的城牆,是一座軍事防禦設施,並非北宋創建的。此前唐代的天長鎮必有城牆。這座城垣除了箭樓、城門是明代以來用青磚堆砌之外,外層幾乎都是河卵石砌成。這不僅是一道神奇的歷史風景,體現了建造者就地取材的智慧,從戰爭防禦來看,這些表面光滑的河卵石,也增加了敵兵攻城的難度,加上城牆各門的甕城,構成這座兵城的第一道防線。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天長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唐代的天長鎮是井陘古道上一座重要軍事堡壘,背靠山巒、面對綿蔓河。唐代大詩人王維過井陘時,以“井邑傅巖上,客亭雲霧間。高城眺落日,拯浦映蒼山”之句讚美這裡的山水風光。

天長鎮控扼井陘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城垣堅固、城牆箭樓巍峨雄偉。在唐末五代歷史上,這裡發生過一系列重要戰役,給這座古城留下了悲壯的記憶,也顯示出在北宋之前這座軍鎮的規模。


人說井陘是一座地上博物館,天長鎮就是璀璨夜空裡的一顆明星。鎮內現有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多處,河東井陘古瓷窯遺址,天長古城、文廟、城隍廟、顯聖寺、通濟橋、龍窩寺、秦皇古驛道,皆山書院、王家庭院、逸仙橋,舊縣衙、都堂府、觀音閣等三十餘項。天長鎮可謂名符其實的歷史古城,文明勝地,文物古鎮。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人傑地靈,人傑與教育相關。從東門沿街向西走幾米,就到了東靠城垣,西臨縣衙,距今已有二百餘年曆史的皆山書院。“皆山”,取井陘乃巖邑,四顧環山之意。皆山書院是井陘文化的發源地,原名為“學宮”,始建於明代。清乾隆四十二年,改名為“皆山書院”,是當時井陘縣的最高學府,威名遠揚,吸引各地學子紛紛來此求學。據說,皆山書院出過進士7人、舉人百人、秀才不計其數,對井陘教育事業的發展壯大功不可沒。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牆角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古城已經失去了過去的繁華,但它仍然像暗香的臘梅一樣,有著讓人眷戀的風采。

許多景色還沒有來得及拍攝,我不得不草草收兵。因為我必須去趕11點的火車。不然在這個大雪天我會遇到麻煩。

走過逸仙橋,來到國道上,非常湊巧遇到何克寧,她說:我剛到,正想給你打電話。河東村的祭祀活動馬上就要開始,咱們一起走吧。拍完以後我帶你到縣城。

於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又讓我碰到了。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井陘民間有著豐富的祭祀活動,只是幾十年來幾乎統統荒廢了。重新拾起來要感謝縣文聯的馬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中,他走遍井陘的角角落落,挖掘出不少精彩的內容。

河東村的這場祭祀活動是紀念神農氏的,整個活動的主題是告訴人們不要忘記農耕,不要忽視了種田。一定要把最大的力量放在種田上。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在當今社會以利益為最高原則的時候,全村老百姓傾城而動,來祭祀神農,來弘揚種地為先的精神不能不說是值得人們欽佩的。

農村的空村化不能不說是當今社會一大問題,人可以住在城市,山區那些土地呢?僅僅靠平原上的耕地能養活全中國人嘛。
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城市僅僅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廣大的農村生活著絕大多數農民,如何提高農業的現代化,如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一定是重之又重的問題。
祭祀神農,我們的祖先能告訴我們什麼?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孩子們高興了,我叫他們跳起來。明天是他們的。

下午兩點,兩個饅頭一碗大鍋菜,吃完渾身熱乎乎的。告別古城滿載而歸。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最後,謝謝我的朋友——何克寧,她讓我與井陘結緣,讓我成為井陘的義務宣傳員。

圖片中間的一位是何克寧,邊上是廊坊的朋友。

獨闖,風雪太行宋古城——天長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