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有些教师脱产驻村扶贫?

八戒要八戒


一线教师没多少,家长担心冇必要;扶贫工作任务重,统筹兼顾干事业!

让教师安心教书,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让一线教师安心教书,是学生和家长共同之期待。

1、我所在村正好有一组教师,他们每人都联系了一户贫困户,按照统一安排和部署,对贫困户进行帮扶,直到贫困户脱贫。

2、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学学校校委会成员,大部分都没有直接带班;而且年龄相对大一些,社会经验比较丰富。



3、并不是每个扶贫工作队员都要求驻村,每个组只有带队负责人要求驻村;其他扶贫工作队员只要按照统一安排和布置,完成基准目标便可。

4、朋友所说教师,范围有些广,比如我们这里,虽然没有高校;但职业学校、进修学校,还有党政系统中党校;这些教师许多就是高级专家,或者是担任了相应职务部门或单位负责人。



他们脱产驻村扶贫,本身就是自身业务之延伸;或者是本身职责之所在,没什么可说。

5、相对而说,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抽调学校教师脱产扶贫,的确对学校教学有一定影响;如果能考虑全面些,就更好一点。

6、而且扶贫工作,不同于单纯教学工作;牵涉面更广,接触人员也更多;需要更多部门加以协调才能完成。

而学校教师,由于一些职业习惯;在于老百姓沟通方面与乡(镇)和政府工作人员相比,还是有些不足;特别是一些外地教师不懂当地方言,与一些年纪比较大村民沟通时,总觉得不够顺畅。

7、能够参与扶贫这项工作,特别是参与驻村扶贫;对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一种难得锻炼机会,使其加深对社会、对时代之认识;对责任、对担当之理解。

8、因而对教师脱产驻村扶贫,只要不是一线教师;我认为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集体,都有益处;如果抽调一线教师,则须慎重。



以上是我个人之观点,希望对朋友能有所帮助;若有疑问,欢迎到我作品主页(海峰乡村题材原创作品)评论处留言、探讨。


朋友:看完了,顺手关注;是积善之举,必有福祐!



教师脱产驻村扶贫在当前聚焦打赢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并没有什么不妥。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下的国家战略,每个行业都不能置身事外,为了脱贫,有关部门动员了非常多的力量。

比如说往村子里派驻驻村第一书记,专门负责扶贫,这些第一书记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机关公务员,有的是各个部门的技术人员,从性质上来说,他们跟教师脱产并没有区别,都是从自己熟悉的岗位和专业领域来到了新的岗位和领域。

这对投身于这场战斗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新命题,都是新挑战。

相比较来说,教师脱产驻村扶贫更加显得重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扶贫先扶智,在扶智方面,教育领域,教师职业具有较大的优势。

而教育扶贫是最容易破解贫困代际传播的举措。

读书改变命运,倒不是非得说读书可以考上什么什么学校,而是通过读书来扩大视野,提升见识能力。

教师脱产到贫困村去扶贫,可以利用自身教师的专业优势,发动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对贫困村开展智力扶贫,尤其是帮助他们的后代去读书去识字,走出代际贫困的怪圈。

当然,可能教师脱产之后被派去驻村扶贫,不光光是要做教育本行业的一些事情,还会牵涉到一些具体的事务中去。

这是不可避免的,同样的,对于从其他行业参与到这样的扶贫工作中的人来说,都存在这个问题。

谁也没有特殊,谁都要重新面对并迎接挑战。

相比起来,教师因为职业关系,比较善于学习,更加能从这项挑战之中脱颖而出。

当然,驻村扶贫是辛苦的。

作为教师来讲,驻村扶贫可能意味着你要离家千里,与家人几个月才能见上一面,可能意味着你要白加黑,五加二,没有了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可能意味着你要离开舒适的办公环境,在简陋的村庄里度过较长的一段时间。

但,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体验呢?

生在中国,又遇到脱贫攻坚这样的国家战略,能够亲自投身其中,这是一种何其幸运的人生财富。

这种经历,对教师来讲也是一种学习!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尽信书不如无书。

大多数教师现在教书育人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却忽视了广袤的社会熔炉和实践才是更能让孩子们成长的知识乐园。

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仅有北上广的繁荣,也有山区农村的疾苦,这种客观现实对比的差异能让每一个投身其中的人感同身受,受到极大的震动,才能更加深刻的领悟知识和教育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相信,经历了这样的扶贫体验,教师的职业境界也会提升的!


欢迎文末评论交流,点击关注不迷路,交个朋友好沟通!


小风子桥牌


教师扶贫这是一新鲜事物。教书育人他们是有一套,而扶贫则是另一回事。但是如果教师从农民的利益出发,研究农村贫困的原因,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出有对针对性的扶贫措施这是教师优势所在。然而教师的思维能力极强,只怕早就知道农村贫困的原因,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好生活,更加知到目前中国是僧多粥少,只怕农民的粥多了,自己的粥会减少。要不喊了那么多年的口号,只见雷声大而不见雨点到呢?国家对教师的扶持教师是心知肚明的,那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国家把教书育人放到何等重要地位那是路人皆知,从工资待遇不断提速就可见一般。如果教师把自身致富的经历用于扶贫,向政府说明农民的作用如何如何大,比如农民生产粮食的伟大意义,农副产品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决定作用,对国家的安全,全体人民的幸福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一定会采纳教师的分折意见,把收入向农民倾斜,那时农民一下子就脱贫致富了。只怕教师不会这样子真心帮助农民致富。因为现在全社会只看到了农民的弱点,如不读书,少文化,不努力,不争气,特别是你想富为何不去读大学改变自己呢?大家觉得农民穷是活该!因此既便自己去扶贫,也不能太好死了农民。农民无论如何种粮食种菜去满足城市人民的需要,农民的利益却总是无人理会。即便中央下达振兴农业的号召,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农民所得太少,与巨大贡献不符。因此充分相信教师们不仅能教书育人,更能在扶贫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贡献!


老乡2439


教师脱产扶贫并没什么毛病,自从扶贫攻坚战以来,时间紧,任务重,要在2020年全国全面脱贫,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特別是以县为重点,县直各单位都有扶贫点,教育局是一个大单位,可能分配的任务更重一些。所以派出教师参加扶贫工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们希望参加扶贫工作的同志把真正扶贫工作做好,不要搞报表扶贫,这样对政府和扶贫对象都不利。

很多扶贫工作者都很辛苦,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


王老歪49681976


扶贫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各行各业都应支持,教育行业自然也是责无旁贷。很多学校都安排有专人驻村扶贫,下面我就来谈谈教师驻村扶贫那些事。

驻村扶贫是新苦的

山村道路崎岖难走,夏季既要防备蚊虫的叮咬,还要担心蛇和马蜂的光顾;下雨时还要注意塌方和泥石流。最让人恼心的是:有些地方没有信号,打个电话还得跑到山顶上,吃饭得自己做,有时忙了就弄点泡面凑和着点吃。



很多人认为驻村扶贫比上课轻松,真还不是那么回事。

平时走村窜户,了解扶贫户家庭情况,宣传扶贫政策,帮助农户制订脱贫计划,最重要的是整理扶贫资料。有时还得为那些家里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干点活,比如:家人生病了,什么东西坏了的事都来找你帮忙,还要帮忙为贫困户的农产品找客户。




有人认为驻村没事可以回家,那可不行。

扶贫村都在山区,交通不便,县上还经常派人检查,我校的驻村老师有一次因父亲过生日刚回家,听到县上去检查,什么也顾不上就赶紧赶回了扶贫村。



既然驻村扶贫这么辛苦,为什么还有人去?

确实没人愿去,要么是硬性摊派,要么是在政途上有想法的年轻人去锻炼。另外教师驻村还会导致学校教师紧张,其它老师任务加重。

总之,教师驻村扶贫比较辛苦,还会对学校的教学造成损失,但为了早日完成我国的脱贫任只有继续坚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