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个美丽的东西,冬天的雪景更是格外迷人

你知道雪是怎么形成的吗?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有的朋友说,那不是雨吗?说对了。但当空气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蒸气就会凝结形成小冰晶,当小冰晶越聚越多,无法在空气中漂浮时,就会下落,形成降雪。

雪是个美丽的东西,冬天的雪景更是格外迷人


其实大家不理解,降雪其实是降水的另外一种形式。只不过降雨是液体状态,以水分子的形式下落,降雪则是固体形态,以小冰晶的形式下落。

雪和云密不可分,云是有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有的云是降雨云,主要是小水滴,有的云是降雪云,主要是小冰晶,还有的云是小冰晶和小水滴共同组成的,是以雨夹雪的形式降到地面的。

雪是个美丽的东西,冬天的雪景更是格外迷人

当空气中的温度过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冰晶,有气体不经过液体状态而是直接凝结成固体的这种转变,在物理学中叫做“升华”。当云层中同时存在冰晶和温度过低的小水滴时,就会形成雪花,温度低的小水滴比小冰晶更容易蒸发,当小冰晶上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不再蒸发时,温度低的小水滴却没有停止,依然继续蒸发。蒸发的水蒸气就在冰晶的表面上升华凝结,体积逐渐增大,形成了松枝状的六角形的小冰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雪花。

雪是个美丽的东西,冬天的雪景更是格外迷人

雪花

那么,水蒸气在空气中是如何凝结的呢?说到凝结,不得不提的是凝结核。什么是凝结核?凝结核就是大气中漂浮的非常微小的固体物质。一项实验表明,如果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那么空气中的水汽也很难凝结成小水滴。如果空气中含有水汽却没有足够的凝结核,那就需要人工降雨了。

下雪有什么好处?降雪首先有利于冬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雪中富含水分,第二年春天雪水融化,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水分,在冬季还能起到保暖作用。雪还能有效减少噪声,实验表明,雪能够吸收大量音波,对音波的反射率极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