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老人要把養老金從銀行提走?

靜水禪音3


這個問題問的好奇怪,不取幹嘛,大多數老人又沒額外的收入,就指望這點養老錢過日子呢。


清清小溪78679508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養老金,作為離退休企業職工的唯一收入來源,本來就不多,每個月就指望著這點錢過日子,不得不支取啊!

每月養老金一發放,銀行網點8:00不到就有好多老人,不就在排隊領取養老金麼!城市裡的生活,水、電、煤氣、物業費,哪一樣不收錢,而老年人的養老金,本來就不算多,還得支持日常開銷、看病住院,當然能節省一點是一點了!

我家隔壁就是一對老夫妻,每月只有4000多元的養老金。理論上來說,在三線城市,也足夠日常開銷了!可每天一大早,也就5點左右,老兩口就乘公交去開發區買菜,圖的就是能便宜一、兩毛。奶奶,每天晚上還出去撿紙箱和塑料瓶賣,日子過得很是簡單!


可到年底,也省不下幾個錢。除了看病開銷之外,每月還得貼補兒子1000元(前年分家、買房)、孫子好幾百(偷偷給)。然後,女兒、外孫每週還得來“掃蕩”一次,吃拿卡要!

城市中,像這樣“工作退休、人不休”的老人,並不算少!年輕時,辛苦了一輩子;年老時,本以為可以安享晚年,卻不曾想還要處處貼補子女!

這樣一來,本來就不多的養老金,更加捉襟見肘。自然,每月都得將養老金提走,貼補家用才行啊!

另外,還有一點,近兩年退休的老年人還好,會使用手機銀行,將養老金轉走、亦或者購買理財產品!但絕大多數的老年人,手機只限於接打電話,觀念又比較保守!寧願麻煩一點,先將養老金支取出來,然後再購買國債(或存銀行)。反正要親眼看到現金存放到銀行卡(或存摺)裡才能放心!

而我個人所接觸到的老年人,普遍都缺乏安全感,覺得現金才是最靠譜的!這恐怕也是老年人支取養老金的原因之一吧!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還有一點,現在老人把養老金錢取出另有原因,我們子女就經歷過老人過世後存摺上有餘額4仟多不到5仟,因久沒有取錢,我去取錢銀行說不行,原因是我父親7至8年末取錢,銀行凍結丁我父親的存摺帳號,銀行說要我去公證並單位開證明才可以辦理取錢,我認為銀行這些規定是無理的,銀行光知存錢上帳,久了還凍結帳戶,叫你去辦那些他們規定的手續,真的是沒有道理。


付曉虎461


每個月的25號,郵政儲蓄門前就早早的排滿了人,這些老年人都是等著領退休工資的。

我到了2020年就68歲了,退休工資已經領了七年。我用的是儲蓄卡,啥時候用錢?啥時候到自動提款機來取?我是用儲蓄卡取錢和存錢都會操作。

大多數老年人都不用銀行卡,都說卡里面看不著自己的錢有多少。用存摺呢,上邊寫著自己的錢數,而且到月就早早的來把錢取出來,然後再存到其他的銀行卡上能。

要說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是老年人嘛,或者說是思維和思想已經老了。我鄰居老李頭和我同歲,他兒子花1300元錢,給她買了一個智能手機,他不會用。到街裡手機店裡,換了一個價值100多元錢的老年手機。虧了1000多塊,這就是老年人。


劉井隆


回老家跟爺爺生活了一段時間,確實發現只要每月的養老金一到賬老人家就會立刻叫上自己的同伴,去銀行排隊把養老金取走。雖然養老金不多每月也只有幾千元,但這個習慣應該是從好幾年前就已經培養出來的。

老年人喜歡扎堆去領錢這也是國內非常常見的行情,但是卻忽視了一個道理,現在擁有養老金的老年人也喜歡扎堆的去把銀行的錢存放到另一個銀行中,而這個銀行一定是自己所信任的,首先就是當前的農村信用合作社。

我爺爺就是這樣每次從農業銀行或者工商銀行把自己的養老金取出來之後,留出一部分的生活費用,會把其他大部分的資金存放,農村信用合作社中。並且不購買任何的理財產品,哪怕是活期餘額上存放10多萬才會考慮購買一定的定期儲蓄。



所以這可能與老年人多年來養成的習慣有關,第2個就是與自己所信任的銀行有關,如果發養老金的銀行並沒有剝奪自己的信任,那麼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會把養老金取出來之後,轉移到自己信任的銀行中去儲存。


晴天財經閣


現實中每到養老金髮放的日子,代發銀行的網點總是人滿為患,可以說社保基金髮下來的養老金,100個人老人了,95個以上會取走,這是為什麼?簡單的來說,就兩個字,為了——生活!

養老金金額

我所在的銀行就是我們當地的養老金代發銀行,所處的城市為一個偽二線城市(經濟達標了,城建跟不上),我們當地的養老金水平,除了公務員以及事業單位的人員(基本都在五千以上,還有不少八千以上甚至破萬的),而其餘的養老金水平基本都在3000元以下,甚至不少都是在2000元以下的,可以說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對於大部分老人而言,養老金就是他們每個月的生活保障金,在一個偽二線城市,一個月在怎麼節約最少一兩千都是需要的,說實話,如果並非雙方都有養老金,單靠其中一個人的,可能還不夠兩個人養老,特別是家中還有孩子需要老人支持的,那麼更是捉襟見肘。理論上根本無需一次就把金額都全部領走,但是現實中,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省去跑銀行(很多老人都不喜歡去銀行),因此很多都會一次性全部取了。

這就是大部分老人一發養老金馬上就要領走最主要的原因,為了生活。

信任感

當然了並非每個老人都需要養老金回去救濟的,那為什麼不缺錢的人也要領走了,這是因為代發的銀行不是四大行,在很多老一輩人的眼中,銀行只有四大行才是可靠的,其餘的銀行都不可信,所以每次一發錢,就要立馬領走去轉存到四大行裡,並沒沒有宣傳過,不過效果並不大,這是根深蒂固形成的一種思維慣性,短時間內很難讓其轉變這個思維,所以說四大行就是躺贏的,這也是四大行給出的存款利率最低的原因之一,不怕沒存款,總有人只相信它們。


鯉行者


這種現象很常見,一到開社保工資的日子,銀行門口就排起了長龍。人們早早的拿著小馬紮排在銀行門口,就為了能拿到一個靠前的號,早點把養老金取到手。

部分老人辛辛苦苦了半輩子,每月拿到一千多的養老金,老兩口日常花銷都在裡面,有時還要為孫子孫女搭補一些,所以一大早就來到銀行門口排隊取錢。

有些老人每月開三四千的工資,孩子事業有成,平常也花不到養老金。但是他們依然很早來排隊,在他們眼中,只有拿到手裡的現金才是自己的。活期存摺出現的時間還長一些,而銀行卡對於老年人來說是新興事物。部分新潮老人能夠熟練的運用銀行卡存取錢,但絕大部分老人還不能熟練的運用。很多人把錢攢起來,攢成一萬兩萬的整數,再來銀行存個1年期的定期存單。

在這裡提醒各位叔叔阿姨,把錢放在存摺或銀行卡里面更安全,隨用隨取也方便。儘量避開發工資高峰期去辦理取款業務,可以晚個兩三天再去,這樣可以減少排隊等待的時間。銀行一般下午會比上午的人少一些,建議錯峰辦理。


河小葵話理財


這種情況的確是很多的,我們公司曾經有一段在郵儲銀行有賬戶,那時候去郵儲銀行辦業務的時候就發現,經常會在每個月特定的那幾天,看到很多的老人,大多都是七八十歲的樣子,排著長長的隊伍在取養老金。錢雖然不多,也就是一兩千塊的樣子,可一定要都取出來。

通過大致上的瞭解,總結出老人取出養老金的原因有這麼幾個:

  • 七八十歲的老人們,沒有手機支付的方式,什麼微信,支付寶都沒有。網上銀行就更別提了。他們的習慣就是支付現金,每個月都要把錢取出來,現金攥到手裡的時候才是最踏實的。錢花不了再存上。這也是年輕時養成的習慣。

  • 說到儲蓄,我曾經聽說過老人們年輕時儲蓄的方法,就是把幾個月,或者是半年以上的工資結餘存到銀行裡,存成死期存單,也有死期存摺。對於現代社會的我們,真的都沒有見過這種“設備”。我跟我奶奶說可以把錢直接放到微信或者支付寶的理財裡的時候,她看我的眼神是持懷疑態度的。

  • 還有很多的老人把取錢的過程當成了一個社交的機會。您別不信,真的是這樣。他們每一個月的同一天來銀行取錢,就像是約好了一樣,時間都差不太多。排隊的這個時候裡,他們可以聊聊天,聊聊各自的身體,各自的家庭,各自的愛好。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大家都幹了什麼,誰家有什麼新聞,哪個已經離開了大家。這些都是聊天的內容,也是他們樂此不疲的事情。

這些老人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和原因,總是在發養老金的這幾天聚集到銀行。其實作為銀行我覺得確實應該把這個情況重視起來。因為老人排隊的現象會影響到其他的顧客。

  • 很多老人會忘記密碼,在嘗試了很多次以後,都不對。

  • 很多老人還會因為手發抖而籤不了字。而銀行的窗口職員又有規定不能代簽。

  • 很多老人由於排隊時間過長而觸發身體的不適。尤其是一些慢性病的患者。

這些老人容易發生的情況就造成了每個老人辦業務的時間很長,如果和正常的窗口混雜在一起,就給其他辦業務的年輕人增加很多等待的時間。

因為這個現象已經成為了常態,就應該重視起來。

很多人都會說,老人怎麼會都要集中去取錢呢? 我看應該是特殊情況,不見得每個月都這樣。其實真的是這樣的,因為我們其他人去辦業務的時候都是每個月見過的,集中在那幾天都會出現老人排隊的現象,我相信,銀行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這裡工作不會見不到吧?


既然他是真實存在的現象,銀行就要把這個情況重視起來,並予以解決。這才是人性化的管理。其實很簡單,只需在發養老金的這幾天,增設一個臨時的窗口,由專人來辦理老人的業務。並且,還可以在窗口外,增設一個流動的大堂經理,可以在外面協助老人填單子啊,簽字啊,等等等等。這樣會保護好老人,也會使得老人方便了很多。

其實也方便了其他人,如果是拿號的時候夾雜在一群老人的中間,會等很長時間的。別問我怎麼知道。

大家好,我是北京城市專家@北京範兒。有關北京相關的問題您都可以向我提問。


北京範兒


養老金取出來,是缺錢用啊!每到養老金髮放的日子,銀行都會有老人排隊著急領取養老金,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為什麼有些老人要把養老金從銀行提走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過,每當養老金髮放的日子一到,銀行就排起長隊,退休人員們寧肯等候幾個小時,也要一個個排隊把養老金取出來,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中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第一,之所以退休人員著急把養老金取出來,當然是因為缺錢用!0

你會發現,排隊提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裡,大多數是企業退休人員,他們養老金水平低,手頭緊,上個月的養老金已經花完了,所以急著拿錢,非取不可。

要知道,退休生活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對養老金水平比較低的企退人員來說,要繳納每月的水電燃氣費、手機話費,買菜做飯都需要錢,現在物價上漲,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尤其是水果、豬肉漲價比較厲害,像蘋果都十幾塊錢一個,真的是買不起啊!

而且對於退休人員來說,一大筆支出是每月的醫藥費,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都是需要長期用藥的。

當然,也有的人養老金比較高,他們取出來還要接濟子女,給孫子孫女們買玩具、衣服、零食之類的,要知道,現在小孩子的東西是比較貴的,有時候一雙鞋就三四百元;有的人還幫子女還房貸之類的,幫助子女減輕經濟生活壓力。

第二,有的人要排隊取出來,是因為他們用的是養老金存摺,而且他們不會使用手機銀行,微信支付寶之類的工具。

而養老金存摺就必須要去銀行才能把錢取出來。

而且很多退休老人習慣用養老金存摺,他們喜歡這種紙質版的東西,上面有一條條的明細,一目瞭然。

對於使用養老金存摺的人來說,他們更習慣於把錢取出來,用來存定期或者是買理財產品,或者是買國債。

第三,有的人是更喜歡用現金,更喜歡落袋為安的感覺。

有的退休老人對於現金有著一種痴迷的信仰,他們會覺得錢不拿在手裡就不心安,就把錢取出來,拿在手裡才會覺得落袋為安。

尤其是養老金上漲補發的月份,排隊領取養老金的人更多,因為會有一大筆幾個月補發的錢到賬,此時,他們著急排隊去取,是為了看看自己的養老金能漲多少錢,同時也核對一下金額對不對。

第四,有的退休老人把排隊領取養老金當做一種社交娛樂活動。

因為會有很多認識的退休老人一起去銀行取錢,這也是他們見面聊天、溝通感情的一個機會。

不過以後,養老金的發放方式有一個大的變化,退休人員都要通過社保卡來領取養老金了,因為人社部要求在2019年年底前基本實現養老保險待遇,通過社保卡發放。

所以,對於退休人員來說,還是要儘量學會手機綁定社保卡,學會使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這樣就免去了排隊領取養老金的辛苦。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留言討論。


思之想之


老年人每個月到時就把養老金從銀行提走,其實是普遍的情況。在上海每月總有那麼一兩天看到一幫老年人在銀行排隊取錢,現在在小縣城也能看到這種現象。

可能是現在年輕人基本都很少存錢,有點錢放到微信支付寶就可以,去銀行存錢取錢的太少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排隊取錢不理解,才提出這樣的問題吧。實際上對於老年人來說,每月去取養老金,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01、手裡有錢才有安全感

雖然現在年輕人都很少用紙幣,但老年人生活的那個時代,他們基本都是按月領工資度過工作歲月的,總認為錢拿到手裡才有安全感,如果把手裡的錢換成那一串串數字,他們心裡可能就缺乏那種安全感了,所以只要養老金髮下來,他們肯定是希望早點把錢拿到手的。

02、每個月的錢不夠花

不少人都認為老年人大多退休工資高,如果不補貼點給子女,好像錢用不完似的。

其實很多老年人都是吃苦受窮過來的,他們還是很有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只不過中國式的父母,自己再窮再困都不想讓孩子受罪,自身有一點錢,還得補貼家用,有的恨不得全部給子女。

再說也不是所有老年人的退休養老金都很高,像現在農村老農民一個月才幾十元的養老補貼,有的老年人可能靠那點錢養不活自己,還需要子女補貼才能生存,所以每個月都在等著養老金髮下來用。所以對於這些老年人,只要養老金髮下來自然就會馬上取出來。

03、多姿多彩的生活環境造成的

現在的老年人生活在這個多姿多彩的時代,雖然我們腦海裡,總認為老年人跟不上新時代,很多商家甚至為了那些跟不上時代的老年人,設計了老人手機、老人食品、老年服裝等。

在我們小區就住著一個高幹老年人,退休金應該有七八千左右吧,但她時常跟我們說,錢不夠用。我們可能不理解,其實她給我們算算賬,確實有點緊張。因為她每年計劃的兩趟出境旅遊,基本就把自己的退休金花得差不多。所以她說自己時常要靠子女補貼給她用的。

其實很多人忽視了一個最大的因素,就是人都是害怕自己變老,雖然老年人確實年齡有點老了,但他們還是希望有人認可他們,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用的產品都貼上老年的標籤。你看現在老年人穿的衣服,在色彩上普遍設計得比年輕人的要豔麗得多。而且現在很多老年人智能手機玩得也很好,就是抖音、快手也少缺少六七十歲的大爺大媽,有的老年人甚至比年輕人還要潮。這種人老心不老是積極向上的表現。老年人在物質條件滿足的情況下,也過上豐富的精神生活,只是很多時候需要錢來支撐這些需求。

其實養老金是多是少,是否缺錢花,大部分老年人都會因為固有的生活方式,總是希望早點把養老金錢取出來。至於取出來的用途可能多種多樣,這裡就不多展開討論。但老年人每個月去取養老金的那種心態肯定是快樂的,能保持這份快樂也是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在此也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做到尊老敬老,祝願天下老人都能安享天倫之樂!我是裁縫方師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給您帶來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