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乡土记忆里有没有一样东西让你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的稻田


这个每个人都有吧!

我是90后的,记得小时候住在一个破房子里,家里还没有通电,每天都是点蜡烛,姐妹几个在一起玩,有点温馨的感觉。

后来父母跟哥哥姐姐都去了外面,留下我跟奶奶,我跟奶奶住的时候,都是奶奶干活,帮我洗澡,煮饭,在我印象中奶奶就没让我干过活,每到傍晚时,农村家家户户开始烧饭,就会散发出一个味道,闻到那个味道我觉得特别好,跟奶奶讨要一毛钱去买冰棍,奶奶去别人田里捡别人收获后不要的小个番薯跟小芋头煮给我吃。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回来了,还多了一个妹妹,过后奶奶去世了,我就回到姐妹父母身边生活了!奶奶去世后我记得亲戚哥姐经常说的一句就是:你还记得奶奶不?奶奶又煮番薯芋头给你吃了。

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奶奶去世的那天晚上我还跟我奶奶睡,第二天醒来听到所有人都在哭,奶奶都病得快不行了,一个陪床的人都没有,过后听他们说是早上去看我奶奶的时候就发现我奶奶掉床底下没气了,长大一点后我觉得可能是我奶奶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不想让孙女跟她一个死人睡在一起,怕被人说晦气,自己挣扎着掉床底下,每次想到我心里都挺难受的。

父母回家后家里就通电了,但是还没有人用煤气,那时我七八岁吧!每天得自己烧洗澡水,得烧火煮饭煮菜,得打水。

后来大姐出去工作了,我就得跟着二姐去捡柴回家烧火用,小时候不愿意做的事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挺享受的,一边捡柴一边玩。

最怀念小时候跟小伙伴一起开心的玩闹,那种快乐真的是现在的人体会不到的,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都能在一起疯玩。

后来家里生活好多了,二姐也出去工作了,家里就慢慢的都开始用煤气洗澡炒菜了。

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好了,但是很怀念以前那种烧火做饭的生活,走在路上都能闻到味道感觉好好,以前经常有人刮锅灰,现在不用烧火都听不到刮锅的声音了。


小纯的日记


我的乡土记忆里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奶奶家的小阁楼,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我的爷爷想当年在村里也算是个人物,家里还算比较富裕,养育了我爸兄弟四个。大爷和二大爷家住在离我们家大约100米左右的院子里,我们家跟三大爷家和爷爷奶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爷爷奶奶住在我们两家的中间,他的房顶上盖了个小阁楼。在我印象里,阁楼就是藏宝贝的地方,我和堂哥堂姐经常上阁楼上去偷好吃的,拿好玩的东西。爷爷年轻的时候喜欢养蜜蜂,然后每年都把所有的蜂王浆留到过年,我跟着父母出来以后,每逢过年回家,爷爷都从阁楼上把蜂王浆拿出来给我们吃。还有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爷爷和大爷还有堂哥他们都会打气枪,然后带着我们家的老狗去打野兔子,经常满载而归,阁楼上挂满了兔子皮,那时我们家每逢盛大的节日,就是吃兔子肉。我们家的亲戚也特别特别的多,十里八乡的都认识我爷爷,爷爷也是我们这些儿孙辈最崇拜的大人物。

转眼爷爷已经去世40多年了,由于年代久远,他去世的时候我年龄还小,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也就这些了,可他老人家慈祥的笑容始终映在我的脑海里。现在,他住的小阁楼也早已拆迁,可是小阁楼上的故事,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它是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和大家共勉。




我的退休生活


不觉间离开故乡二十余年。我的故乡是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庄。大概300多口人。在我的记忆里,小小村落,袅袅炊烟!夏天池塘边大柳树上的鸣禅。冬天落在干枯树杈上叽叽喳喳的喜鹊。羊肠的乡间小路,长长的牛车车辙。放羊的人儿甩着鞭子走过大运河的河坡。像一片云般,一会儿滚到这里,一会儿跑到那里。

无论我走到哪里,亲爱的故乡我你都会落进我的梦乡。淡淡的乡愁另我挥之不去,让我最难忘记的是那甜甜香香的爆米花,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初冬,所有的庄家都已归仓。那时节的冬天好像比现在来的早,百草枯萎,地上树上落着白白的霜。我们都穿上棉袄,说起我们的棉袄袖子,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捂脸]。孩子们因为爱用袄袖子擦鼻涕,总是油光光的。惹得叔叔大伯们开玩笑。[我想静静]每当这时,总会有个老爷爷来崩爆米花,他亮开嗓门‘’爆米花咧……‘’我们的小心眼里就如长了草,那爆米花的香味直钩我们的馋虫。

那时的爆米花很朴素,没有奶油的,更无巧克力的,它就是纯纯的爆米花。最高级的是加糖精的,那个要贵一些的。崩爆米花的老爷爷支一个炉子,里面加满砟子,一手拉着风箱,咕哒咕哒地响着。一手摇着放入爆米花的铁葫芦,还不时歪着头看看压力表。我馋的不行总是央求娘崩糖精的,娘拿起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掉了些许瓷的搪瓷缸,舀起满满一下,又用手抹下去一些,打开兰花手绢摸摸为数不多的钞票,小心翼翼地递给我一张最小面值的。我风也似地跑出去。我们一个个把脖子伸的长长地目不转睛地盯着。爆米花熟了,我们的心也跟着按捺不住。老爷爷大声吆喝‘’起开点,起开点。‘’我和小伙伴捂着耳朵,躲的远远的,只听地动山摇一声,白花花的爆米花落到网子里。不知谁大喊一声,抢啊!十几只脏兮兮的小手伸向爆米花,烫的龇牙咧嘴……

时光如流水,带走了童年,倏而中年,倏而春天,倏而今夏。但那香香甜甜的爆米花却还是那不变的味道。



淡凝1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脑海里有许多关于乡村记忆,那些人那些事在我心中永远抺不掉。

我的奶奶是个小脚女人。她从小就被卖给我爷爷当童养媳。她曾经告诉我,她在我爷爷家生活中有次得重病差点死了,但是她最终挺过来,活了下来。后来她生了三个儿子。但我爷爷却早早去世,留下她一个寡妇独自养育三个儿子长大成家。其中的艰难大家也能想到。

奶奶告诉我,我爷爷是个脾气暴躁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很重的男人。平时生活中稍不注意就会用茶杯扔过去砸我奶奶,我奶奶的额头被砸的鲜血直流。我奶奶说她唯一的女儿在她走亲戚时,我爷在孩子嘴上抹上鸦片给毒死了。原因竟然是让我奶奶喂养我爷爷他哥哥家的孩子。

我爷爷对他自己的孩子们也是简单粗暴,导致我父亲在我爷爷去世后从来没有给他爸上过一次坟。几十年来,我爸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说过他爸的只言片语。可见我爸有多痛恨自己的父亲。我爷爷究竟是一个多么奇葩的怪胎,对别人永远比对自己的妻子儿子要好。

我的小脚奶奶一直活了八十三岁才去世,得的是胃穿孔。奶奶我好想好想你!





丁香姑娘寻梦


我就是一个农民,心里装着很多乡土的记忆。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村南面的小路边栽了一排柳树,每年春天柳树刚发芽的时候,我都会爬到柳树上折下一些柳条做柳笛,夏天的时候,也常常去柳树底下捡知了猴。

随着时光的流逝,转眼四十多年过去,家乡的风貌早已改变,村南的小路变成了平坦水泥路,只留下一棵当年栽的大柳树矗立在路旁,每次走过大柳树的时候,我会禁不住多去看上它几眼,心里也会涌显起许多想象。

大柳树啊,你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见证了家乡的变化,更见证了我的成长……。


蓝树叶875


我的故乡在济南,济南可是家家有泉,泉泉有水的好地方,小的时候泉水清澈甘甜,怎么喝也喝不够,所以我从小就喜欢喝水,后来分配到外地工作,我妈妈特意托人给我捎来一只暖水瓶(那个年代暖水瓶也要凭票供应),可她老人家哪里知道没有了泉水我也就没有了喝水的欲望。


生活就像一团麻


给我留下深深烙印的应该算是橘子吧!

小时候(9几年吧)我们家承包了一大片橘子园,好几十亩!那时候我的学费,家里的一切开支,都是要靠这片橘园的!

那时候橘子吃的都不想吃了,心里想长大后再也不吃橘子,但现在长大了最爱的水果偏偏还是橘子!


先生后生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虽然现在我住城里,但乡村里的点点滴滴经常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村里的那座石桥,横穿南北,所以我村就两条街,叫前街后街,桥南边蹲着两座石狮子,威风凛凛,是我村的标志,夏天桥下有水,孩子们去耍水,妇女们在那里洗衣裳,热热闹闹一片欢乐景象。

桥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挂着一个铁钟,大集体那年代,敲钟就上工,钟一响,男男女女,有的带着小孩,都到桥边集中,男的抽旱烟,女的拉家常等着开会派工,晚上男女老少,孩子们都去桥上歇凉,拍大腔的,讲故事的,小孩捉迷藏的,热闹非凡,当时,那就是村里的娱乐场。

关于这个铁钟还有个故事,有一天队长刚敲完钟,忽然有人说不好了,钟把不兰砸了,大家回头一看吊铁钟的蝇子断了,一下砸到我二婶头上,人就昏死了过去,幸亏当时我村住着解放军,是人民解放军救了二婶。

至今,我每次回去都要去桥上走一走,看一看,回忆一下往年的岁月。


茶香醉美人


有啊。我小时候吃水就是到土井里去挑,每逢大雨,井里井外汪洋一片,你挑着水桶胆战心惊地趟着水睁大眼睛找到水井拨开杂物灌两桶不知漂浮着什么的浑水挑回家去,放到水缸里澄一个昼夜开用,那味道叫一个复杂!可惜你品尝不到了!


漫卷诗书喜欲狂i


我来自农村,虽然已融入城市,但是我还是喜欢回老家。那低低矮矮的土房子,滑滑溜溜的泥巴路,傍晚的袅袅炊烟,从院墙外偷偷探进头来的树枝,半夜三更就打鸣的🐔叫声,满山跑的小孩子,庭院里盛开的花,还有爸爸妈妈做的柴火饭,我的根在那里,所以不管它什么样子我都爱那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